奮斗在洪武元年

第248章 朱皇帝︰事情不簡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煌貴冑 本章︰第248章 朱皇帝︰事情不簡單

    朱皇帝一只手抓著馬皇後的手,一只手屈指在桌子上敲了兩下,說道︰“咱總覺得,這狗東西好像還有很多好東西沒拿出來,而且咱總感覺鹽田這個事兒不簡單。”

    馬皇後微微一怔,問道︰“不簡單?”

    朱皇帝嗯了一聲道︰“表面上看起來就是把洪州變成鹽田,可是你真要是靜下心來慢慢捋捋就會發現,這里面涉及到的東西方方面面,絕不僅僅只是一塊鹽田那麼簡單。”

    “旁的不說了,就說這鹽田,咱是把洪州的百姓都變成鹽戶?還是讓他們繼續做農戶然後抽空來煮鹽?”

    “把百姓變成鹽戶,百姓願意嗎?如果讓他們抽空煮鹽,能供得上需求嗎?這賦稅什麼的又該怎麼算?”

    “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咱只要一想就感覺一團亂麻。”

    “尤其是賦稅的問題,咱現在都不太放心讓別人去問。”

    自從楊大知縣在奏本里提到胭脂水粉和糧食都是三十稅一的稅率之後,朱皇帝就隱隱約約的感覺大明的賦稅制度有問題。

    很明顯,人離開了胭脂水粉之類的玩意兒不會死,但是離開了糧食就很可能被餓死。

    那麼,這兩者之間的稅率保持一樣,是不是就有點兒說不過去?

    略微停頓一會兒,朱皇帝又接著說道︰“最主要的是,咱想著讓標兒在寧陽縣多待上一段時間,好好跟著那個狗東西看一看,學一學,這可比讓王瓊從中轉達要強。”

    听到朱皇帝這麼說,馬皇後便也不再阻攔,反而微微點了點頭,應道︰“那就讓老二和老三他們兩個也跟著去,不過……”

    馬皇後話鋒一轉,說道︰“寧陽縣如今已經富庶若斯,你剛剛也說,整個大明都找不出第二個像寧陽縣一般富庶的縣。”

    “等到標兒和老二、老三他們從寧陽縣回來,你有沒有什麼新的打算?是讓你那個好女婿繼續做寧陽縣的知縣?還是打算把寧陽縣升格為州?又或者是調他去外地做官?”

    朱皇帝略微沉吟一番,最後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咱現在還沒想好。”

    當初把寧陽縣升格為中書省直轄的時候,朱皇帝想的是把寧陽縣當做一塊試驗田,有什麼新=政策之類的先在寧陽縣試行以觀察效果,好的話就全面推開,不好的話就直接撤銷。

    可是朱皇帝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寧陽縣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就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寧陽縣百姓的生活也逐漸變得富庶起來,這時候再把寧陽縣做為試驗田,其實就已經不太合適了。

    可是要把寧陽縣升格為州,朱皇帝又隱約覺得不太合適,畢竟寧陽縣的丁口數量就在那里擺著,勉強升格為州並沒有什麼意義。

    即便是從附近的兗州府、濟寧府和泰安府劃一些縣給寧陽,再把寧陽縣升格為州,也不過是讓楊大知縣再重新復刻一遍寧陽縣的發展路線,這麼做的意義同樣不是很大。

    至于說把楊大知縣調到其他州府去做官,不僅會涉及到繼任的知縣能不能把寧陽縣搞好,同時還會涉及到寧陽縣以後是否由中書省直轄的問題。

    總不能隨著楊大知縣調走,寧陽縣也再一次調整為由兗州府管轄,知縣也降到七品吧?

    再說了,把他楊大知縣調去別的州縣,是不是又要讓他從別的州縣重新開始?

    眼下又有哪個州府適合他楊大知縣?

    一想到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朱皇帝就忍不住微微嘆息一聲道︰“再看看吧,起碼短時間內咱是不打算給他升官了。”

    ……

    就在朱重八朱皇帝為了楊大知縣未來的安排而頭疼時,楊大知縣卻正在寧陽縣的磚窯前發呆。

    躺椅,茶桌,茶具,茶葉。

    這四樣東西幾乎已經成了楊大知縣的標配。

    一開始的時候,還只是劉廟村為了阻攔楊大知縣下地干活而搞出來的,後來慢慢的就變成了整個寧陽縣的潛規則,無論楊大知縣走到哪兒都會有人把這四樣東西布置好,為的就是能讓他安安心心的躺著擺爛,千萬不要生出什麼干活的心思。

    至于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自然是因為楊大知縣曾把麥苗當稗子給拔掉,因為楊大知縣曾把真高粱當成石茅拔掉。

    稗子和麥子長得幾乎一樣,石茅草在民間更是有假高粱的說法,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老農也偶爾會有走眼的時候,更別說像楊大知縣這種沒有種過地的人,很容易就會弄混,從而誤傷真正的麥子和高粱。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毀了一點兒麥苗和高粱,各閭各社的老百姓就算是心疼到滴血也能忍下來,畢竟自己家的地都是大老爺給分的,被大老爺誤傷幾根麥子和高粱又能算得了什麼。

    真正讓寧陽縣的百姓們無法接受的,是楊少峰這個知縣大老爺光是操心縣衙里的事情就已經夠累的了,要是自己這些人再讓大老爺下地干活,傳出去還不得被其他地方的人笑話死?

    所以,楊大知縣可以躺在躺椅上擺爛,也可以坐在田間地頭上看著寧陽縣的百姓干活,只要偶爾能出現在田間地頭上就行。

    換成磚窯、水泥窯等地方也是一樣。

    楊大知縣可以盡情的擺爛閑逛,但是想親自動手去和泥巴是絕對不行的,最多最多也就是讓他楊大知縣親手做上一模具的磚坯,就算是體驗過生活了。

    無奈之下,楊大知縣也只能在磚窯各處轉悠兩圈,時不時的向跟在身邊的王老歪問幾句話。

    “等這兩個新窯建成了,一次就可以燒六萬塊磚了是吧?”

    “蓋一座院子得用多少塊磚?”

    “幾爐磚搭配一爐瓦?”

    “是不是還沒有弄瓦的模具?”

    “在土徹底凍住之前,大概能燒出幾爐磚?”

    “要是燒那種特別粗特別大,能讓一個人站在里面的陶瓷管子,咱們寧陽縣能不能燒出來?”

    “……”

    面對楊大知縣這一連串的問題,王老歪整個人都麻煩了。

    自個兒現在待的這座磚窯是轉爐窯,也是一座大窯,每爐能燒兩萬塊磚,如果再起兩座同樣的磚窯,那麼每爐就能燒出來六萬塊磚。

    可是誰敢說蓋一座院子要用多少塊磚?

    不應該是先確定好院子的大小再確定用多少磚瓦的麼?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洪武元年》,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洪武元年第248章 朱皇帝︰事情不簡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第248章 朱皇帝︰事情不簡單並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