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洪武元年

第243章 姓楊的,我上早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煌貴冑 本章︰第243章 姓楊的,我上早八!

    縣衙前的空地上,很快就搭起來幾個窩棚,離窩棚稍微遠一些的地方也壘起了幾個土灶,包子鋪的那些小寡婦們正在灶台前忙碌著,搬東西,和面,調餡,燒湯,幾乎是片刻不得閑。

    跛五湊到楊大知縣身邊,低聲勸道︰“縣尊,歇一會兒吧?”

    楊大知縣嗯了一聲,隨即卻又微微搖頭。

    “派去汶上、曲阜和兗州、濟南的那幾個兄弟回來後,讓他們第一時間來找本官。”

    “不弄清楚震源在哪里,本官這心里總是踏實不下來。”

    “對了,待會兒從縣庫里再搬些糧食出來,從百姓手里換一些面粉,做成饅頭和包子以後讓人送到千戶所。他們派兵來幫著咱們寧陽縣維持秩序,本官多少也得有點兒表示才行。”

    楊大知縣站在縣衙前的一處空地上,一邊在心里胡亂琢磨著,一邊對跛五吩咐道︰“讓人去跟那幾個百戶所的兄弟們和縣城里的百姓說一聲,現在晚上天寒,待會兒記得喝碗熱乎湯再睡。”

    因為楊大知縣的命令,整個寧陽縣三千多個百姓外加五千來個苦力,最後都是在屋子外面搭的窩棚,誰都沒能睡在屋子里面。

    畢竟窩棚那玩意兒只需要幾根木頭當支架,頂棚和四周圍的是高粱箔,就算是因為地震而倒塌也不會砸出人命來,頂多也就是運氣不好的倒霉蛋有可能會被砸傷。

    包括楊大知縣自己也是一樣,也是在縣衙前的空地上搭的窩棚。

    但是一直到第二天,被楊大知縣派去肥城、汶上、曲阜和兗州的衙役們折返回來,整個寧陽縣都沒有再發生一次余震。

    只有路上被地震時地殼變動撕出來的幾道裂縫,在靜靜的記錄著昨天下午的地震。

    “縣尊,肥城那邊兒也出現了地龍翻身,跟咱們寧陽縣差不多。”

    “縣尊,汶上縣那邊也出現了地龍翻身,可是比咱們寧陽縣要輕很多。”

    “縣尊,曲阜那邊也出現了地龍翻身,也是要比咱們寧陽縣輕一些。”

    “……”

    等到天色即將黑透,被楊大知縣派往其他方向的衙役們也先後返回。

    根據這些衙役們帶回的消息來看,應該是越往寧陽縣的東北方向,震級就越高。

    寧陽縣既不在震源中心,受到的影響也不算是很大。

    楊大知縣這才勉強放下心來,直接對跛五吩咐道︰“讓百姓們該回家住的都回家住吧,回去之前先檢查一下屋子有沒有裂縫什麼的,該補的就補一補。”

    “另外,讓各社各閭的社長閭長們統計一下百姓的房屋受損情況,看有多少是倒塌了的,又有多少是即將倒塌的。”

    “從醫館搬出來的藥材讓人再搬回醫館,從包子鋪和百姓家里借來的鍋碗瓢盆之類的東西也都還回去。”

    “讓那些學生都回文廟,明天恢復課業。”

    “城南的道路明天開始恢復修建。”

    “裂縫的那個預備倉讓人去修補結實。”

    “……”

    等跛五應下後,楊大知縣又對守在自己身邊一整晚的張副千戶說道︰“勞煩千戶所的兄弟們來寧陽縣幫忙維持秩序了,等過兩天都恢復正常了,楊某再帶著縣里的百姓前去勞軍。”

    張副千戶直接向著楊大知縣拱手說道︰“楊縣尊客氣了,寧陽縣百姓在楊知縣的治下安居樂業,即便是遇上地龍翻身也沒出現什麼亂子,我等在縣里也沒幫上什麼忙,要是楊縣尊再特意帶著百姓去勞軍,豈不是要愧煞我等?”

    楊大知縣哈哈笑了兩聲,又陪著張副千戶商業互捧了幾句,才目送張副千戶和千戶所的士卒們離開。

    只是在回到縣衙之後,楊大知縣的臉色就漸漸沉了下來。

    現在能夠確定的消息有兩個,一是寧陽縣並不在地震的震源中心,二是越往東北偏東一些的方向,遭受到的破壞就越大,只是不知道最終的震源處于什麼位置,也不知道最後的震級究竟有多高。

    好像地震有什麼縱波、橫波的區別?

    也不知道這一次的地震究竟是縱波還是橫波。

    要是震源位置離得寧陽縣不是很遠,震級又偏高一些,那麼寧陽縣就必須做好應對災民的準備——萬一真有百姓因為這次的地震而流離失所,最後又來到了寧陽縣呢?

    除了要做好應對災民的準備以外,寧陽縣本身也有一大堆的問題需要處理。

    首先就是房屋問題。

    眾所周知,榫卯結構具有很強的抗震性,後世網絡上各種視頻恨不得都吹爆榫卯結構的抗震性。

    但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的房屋都是以青磚或者青石為底,上面是泥坯磚,再往上是房梁加上檁子,檁子上鋪一層高粱箔,高粱箔上面再鋪一層厚厚的麥秸,這就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的房子,這樣兒的房屋又哪里能談得上什麼抗震性?

    雖然這一次地震的震源中心不在寧陽縣,寧陽縣感受到的震動也不是十分強烈,但是對于那些飽經風霜的泥坯房子來說,即便是再輕微的震動都能算得上是極大的考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誰知道這一次會震壞多少座房屋?

    其次就是養殖場和畜牧場那邊的問題。

    別看楊大知縣一直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可是楊大知縣的心里也十分清楚,禽類和畜類在地震的時候很容易受驚,就算被嚇死都有可能。

    再次就是城南的道路。

    城南那條用土法水泥修出來的路又會因此而損壞多少?後面又該怎麼修補?

    還有像城里各個工坊,有沒有因為這次的地震而遭受破壞和損失?

    另外,寧陽縣既然有明顯的震感,那這事兒就得上報給朱皇帝和中書省。

    林林總總的事情一大堆,難免讓楊大知縣越想越是頭疼。

    直到沉默了好一會兒,楊大知縣才開始提筆寫奏本,等到墨跡晾干後密封好又讓人送往京師。

    緊接著,楊大知縣就讓人把暫代縣丞、主簿、典史的吳彥虎、陳墨和呂鵬三人找來了縣衙。

    “文廟那邊怎麼樣?有沒有房屋受損的情況?”

    一見到三人,楊大知縣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本官已經讓人去統計百姓房屋受損的情況,你們三個做為縣里暫代的縣丞、主簿和典史,也要幫著本官處理好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吳彥虎三人一邊拱手應是,一邊在心里瘋狂問候楊大知縣。

    姓楊的,我上早八!

    你狗入的是真拿我們當牛馬一樣使喚啊!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洪武元年》,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洪武元年第243章 姓楊的,我上早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第243章 姓楊的,我上早八!並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