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獵獵,塵土飛揚,大軍如長龍一般蜿蜒前行。
這是一場簡單到堪稱簡陋的誓師送行。
沒有鄉老攔路敬酒,沒有三牲祭祀,沒有墳香祝禱。
只有楊少峰這個寧陽縣知縣攔路敬酒,而且敬的還不是真正的酒而是一碗涼開水,十幾個衙役和兩百多個從軍中退下來的傷殘士卒給將士們分雞蛋,分包子,分饅頭。
除此以外,就只有寧陽縣的兩千多個百姓在道路兩邊圍觀,可是跟常遇春帶過來的三萬大軍比起來,兩千多個百姓反倒更像是被圍觀的對象。
但是常遇春可一點兒都不覺得這場誓師送行儀式簡陋,反而有些心驚。
當過了寧陽縣,行軍到泰安附近扎營的時候,常遇春便對朱重八朱皇帝說道︰“這楊知縣……不簡單,末將這才明白,他為什麼會力邀末將帶兵從寧陽經過。”
朱重八朱皇帝點了點頭,抬頭望向北方,“韃子完了,經此一事,天德帶領的那支隊伍不好說,可是你帶領的這支隊伍……”
扭頭看了看大帳外面來回巡邏的士卒,朱重八朱皇帝又接著說道︰“咱也不知道他們能回來多少,但是他們肯定會嗷嗷叫著去殺韃子,只怕咱這個皇帝也攔不住他們。”
常遇春嘿嘿笑了一聲,“您會攔著他們?”
朱重八朱皇帝同樣呵呵笑了一聲,反問道︰“咱為啥要攔著他們殺韃子?殺光了韃子,這天底下的土地就全是咱大明的,以後老百姓就不怕沒地種,咱又不傻,攔他們做甚?”
略微頓了頓,朱重八朱皇帝又望著常遇春問道︰“說起來,你有沒有覺得將士們在出征前後,已經變得不太一樣?”
常遇春微微一怔︰“不太一樣?”
朱重八朱皇帝嗯了一聲, “不太一樣,很不一樣。路過寧陽之前,他們眼中有對韃子的恨,但是在路過寧陽之後……”
沉吟一番,朱皇帝才又接著說道︰“這麼說吧,你現在縱兵去寧陽縣劫掠,你看看有幾個兵能下得去手的?”
常遇春低頭琢磨一番,額頭上先是冒出一絲冷汗,過了一會兒之後卻又抬起頭來哈哈大笑。
“恭喜上位,賀喜上位,”常遇春連著聲的恭賀朱重八朱皇帝︰“得楊知縣一人,怕不是能勝過十萬士子。”
朱重八朱皇帝笑了笑,扭頭喊了一聲二虎,吩咐道︰“傳信給跛五他們,讓他們以後踏踏實實的留在寧陽縣當百姓吧。”
等二虎拱手應下,朱重八朱皇帝才又對常遇春說道︰“你說你這是走了多大的運,居然讓你撿著這麼一個寶貝?”
“可不是末將運氣好,”常遇春再次哈哈大笑,“是上位天命在身,老天爺才把這麼個寶貝送給咱大明,只是恰好讓末將給撿到了。”
朱重八朱皇帝伸手指了指常遇春,隨後站起身來,“行了,咱這個皇帝想看的,該看的,基本上都已經看過了,也該回京師了。”
常遇春起身相送,只是在送到營外之後,朱重八朱皇帝卻又說了一句︰“那個啥,咱妮兒和標兒的婚事,是不是該提上日程了?人都說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是吧?”
听到朱重八朱皇帝再一次提起朱標和自家女兒的婚事,常遇春的臉色不禁黑了下來,“閨女還小,她娘還想讓她在身邊多留兩年。”
朱重八朱皇帝嘖了一聲,又咂吧咂吧嘴,“你看你小氣巴拉的那個樣兒,咱閨女嫁給標兒,也就是從你家搬到宮里,又不是遠嫁,啥時候回娘家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說完之後,朱重八朱皇帝便直接翻身上馬,扭頭望著常遇春說道︰“好好打,保重自己,等你回來,咱帶著標兒和閨女來寧陽縣接你。”
常遇春頓時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這朱皇帝前半句听著還很正常,後半句就再一次拐到了自家閨女和他兒子的婚事上面。
常遇春有時候都想抓著朱重八朱皇帝喊一句︰哪兒特麼有這麼當皇帝的啊混蛋!
……
從常遇春的軍中離開之後,朱重八朱皇帝沒有再折回寧陽縣,而是直奔徐達軍中而去。
但是老天爺似乎是有意折騰朱重八朱皇帝。
當朱重八帶著二虎一路緊趕慢趕來到徐達軍中之後,卻收到了馬皇後的回信,得知常茂、常升兩兄弟護送著自家老二、老三還有錦兒、玉兒前往寧陽縣的消息。
按照馬皇後信里所寫的時間來推算,老二和老三他們差不多再有十來天的時間就能到兗州府。
然後朱重八朱皇帝就陷入了糾結。
雖說跟朱標比起來,朱老二和朱老三在朱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要差了不少,但是在不涉及朱標的時候,老朱又會想起來朱老二和朱老三還有朱老四和朱老五也是馬皇後所生。
簡單來說就是馬皇後屬于“老婆,孩子,熱炕頭”當中的老婆,朱標屬于孩子,朱老二朱県v橢炖先 垪晹釵悒|朱棣、老五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