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洪武元年

第66章 老朱真是窮瘋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煌貴冑 本章︰第66章 老朱真是窮瘋了

    就在朱重八朱皇帝耐心教導小朱同學怎麼用人時,楊少峰楊大知縣卻在寧陽縣擺爛。

    反正旱也旱了,蝗蟲也起來了,自己能做的也都已經做了,大明湖里蓄了水,第二個人工湖還在挖,百姓該捕蝗的捕蝗,該除草的除草,小寡婦們天天忙著蒸包子燒雞蛋湯,那些傷殘士卒們也承擔起了衙役的職責,自己這個知縣大老爺可不就閑下來了?

    然後,楊少峰楊大知縣就讓人帶了桌子和躺椅,直接跑到了城東的人工湖那里開擺。

    正所謂開擺一念起,剎那天地寬。

    當楊少峰擺正了心態之後,頓時就覺得身旁倒水扇扇子的小丫頭長得挺清秀,覺得地里的那些莊稼苗長得真招人稀罕,就連那些鴨子搖搖晃晃捉蝗蟲的樣子都十分好看。

    尤其是那些半大孩子拿紗網捉蝗蟲的模樣,更是讓楊少峰楊大知縣想起了自己下河摸魚、下地捉蜻蜓和螞蚱的童年時光。

    可惜的是,楊少峰楊大知縣剛剛回憶到初中階段,跛五就匆匆趕來,而且一見到楊少峰就愁眉苦臉的說道︰“縣尊,包子鋪那里沒鹽了。”

    楊少峰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說道︰“無妨,本官那里還有常平章給的一斤多鹽呢,你先拿去用。”

    說完之後,楊少峰就再次眯上了眼楮,打算繼續回憶初中時期的美好時光。

    不就是一點兒鹽嘛,先拿去用著,回頭攢上一波蝗蟲賣給徐達和常黑炭,有錢了再買唄。

    對了,當時給本官寫情書的那個班花叫啥來著?

    可惜本官當時太傻,那封情書都沒好好保存下來。

    不過也不能全怪本官,主要是她寫的也太大膽太露骨了,本官當時那麼純潔……

    正自胡思亂想時,卻听得跛五低聲說道︰“縣尊,不止是包子鋪那里沒鹽了,是咱們整個寧陽縣城的百姓家里都快沒鹽了!”

    被跛五這麼一說,什麼初中時的班花校花,什麼情書,全都在一瞬間化做星光散去,楊少峰激靈一下從躺椅上翻身起來,望著跛五問道︰“什麼玩意兒?都快沒鹽了?”

    他娘的,要是只有包子鋪缺鹽,楊少峰楊大知縣那里還有之前常遇春強抓壯丁時給的一斤多精鹽,完全分點兒出來給包子鋪先用著。

    可要是整個寧陽縣縣城的百姓家里都缺鹽,那就不是一點兒鹽兩點兒鹽的問題了——寧陽縣本身不產鹽,想買鹽就得去兗州府!甚至還有可能在兗州府甚至益都都買不到鹽,只能去江南采買。

    皺著眉頭來回踱了幾步,楊少峰楊大知縣最終還是無奈的長嘆一聲道︰“這樣兒吧,本官先把太子殿下給的那一百兩銀子拿給你,再給你寫一條道公文,你帶人兗州買鹽,若是兗州沒有的話就直奔益都看看。”

    “等把鹽買回來了,每斤加價一文錢賣給百姓,本官的一百兩銀子還給本官,剩下的就當做兄弟們辛苦一趟的跑腿錢。”

    只是轉念一想,楊少峰又改變了主意︰“本官現在能動用的銀子全加起來大概有二百兩左右,再加上太子殿下賞賜的二十匹綢緞,你全部帶去,全部買成鹽。”

    跛五傻傻的看著楊少峰︰“縣尊,這鹽……可不是光有錢就能買來的,須得用八斗未脫粒的麥子才能換回來三斤鹽,每戶限三斤。”

    楊少峰微微一怔,隨即暗罵自個兒愚蠢。

    他娘的,忘了大明朝的情況跟後世不一樣了。

    後世買鹽容易的很,隨便跑到哪個超市小賣鋪之類的地方就能買到,但是大明時期不一樣,鹽是被朝廷嚴格管控官營的,買鹽的唯一途徑就是拿鹽糧去換,而且還有一定的限額,不是想換多少就能換多少。

    更要命的是,大明時期的鹽並不是精鹽,甚至連後世的粗鹽都多有不如,說不定里面還摻有沙子和各種雜質,要是按照後世的標準過濾一遍,可能三斤鹽都過濾不出一斤精鹽。

    按照跛五所說的八斗未脫粒的麥子才能換三斤鹽,大概就相當于一百斤麥子換三斤粗鹽,過濾之後就相當于一百斤麥子換一斤精鹽。

    楊少峰咂了咂嘴,暗罵老朱真是窮瘋了,居然敢定這麼高的鹽價,也不怕老百姓再給他來個莫道石人一只眼。

    瞧著楊少峰臉上的神色反復變幻不定,跛五低聲問道︰“縣尊?縣尊?”

    楊少峰回過神來,琢磨一番後微微搖頭,說道︰“咱們寧陽縣哪兒還有糧食可以換鹽?寧陽縣城內城外五百余戶人家,收上來的麥子一共不足萬斤,朝廷賑濟糧運到之前,這些麥子就是咱們寧陽縣上上下下兩千余口百姓的命。”

    事情忽然變得麻煩起來。

    拿錢買不到鹽,這事兒還不能找徐達和常遇春幫忙,畢竟鹽是管控官營的物資,倒賣鹽是殺頭的大罪,哪怕徐達還有一個右丞相的身份也不行。

    至于說私鹽……寧陽縣隨便誰都能想辦法去買私鹽,唯獨楊少峰楊大知縣是絕對絕對不能有這個想法,畢竟楊大知縣現在不過是個七品芝麻官,完全沒有自污的必要,犯不上主動往御史手里遞把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私鹽這個東西也不是說買就能買得到,估計也沒有哪個私鹽販子會跑到大旱的寧陽縣來販鹽。

    暗自盤算一番,楊少峰干脆帶著跛五回了縣衙,然後一頭扎進了書房里,開始給兗州府和山東布政使司寫公文。

    主旨就一個,寧陽縣大旱,百姓缺少糧食,沒有多余的糧食可以換鹽,但是百姓又不能缺鹽,現在本官已經走投無路了,麻煩上面的大佬們給想辦法。

    然後,楊少峰楊大知縣又給朱重八朱皇帝寫了一份奏本,每一頁里都寫著寧陽縣百姓如何愛戴朱重八朱皇帝,如何感念大明常務副皇帝朱標的恩德,但是要仔細看,卻能從字縫里看出來,整份奏本都寫著“缺鹽”兩個字。

    寫好之後,楊少峰便將公文和奏本交給了跛五︰“勞煩跛五哥,這兩份公文,一份送到兗州府,另一份送到益都行省。這一份奏本,讓人快馬送往京城通政司。”

    待跛五匆匆離去,楊少峰又坐回了椅子上,開始閉著眼楮盤算。

    鹽的問題肯定能解決,自己解決不了還有兗州知府衙門,再往上還有山東行省,京城還有朱重八朱皇帝——在穩定大于一切的洪武元年,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朝廷就算是讓江南缺鹽都不會讓山東、河南這種剛剛收復的地區缺鹽,自己哭窮要鹽的奏本遞上去之後,多半能要來一大批鹽。

    然後,楊少峰楊大知縣就琢磨著該怎樣利用這批鹽做點兒文章,最好是能利用鹽來生錢。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洪武元年》,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洪武元年第66章 老朱真是窮瘋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第66章 老朱真是窮瘋了並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