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洪武元年

第62章 楊知縣的龐大計劃和現成的大冤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煌貴冑 本章︰第62章 楊知縣的龐大計劃和現成的大冤種

    王瓊笑了笑,說道︰“用這麼大的一個湖養魚,大小是夠了,也確實能養挺多魚,但是魚兒多了就需要喂食,敢問楊知縣,你那湖里可有什麼水草之類的東西?”

    “下官之前可是看過的,從湖底到邊緣的位置可都沒有什麼水草,要想讓水草自己生長出來,還不知道要多長時間,在此之前,楊知縣打算讓魚兒先餓著?”

    “而且湖里灌水之後,一開始必然是又黃又髒,魚兒放進去必死,這麼大的一個湖,沒有十天半個月的時間,湖水可清不下來。”

    听到王瓊的擔心,楊少峰卻是笑了笑,說道︰“本官當然沒種什麼水草,不過,養雞場里卻有的是雞糞,只要發酵過後就能拿來喂魚,而且本官還打算在湖邊種一些蘆葦和蓮藕,不僅魚兒也能吃這些東西,蘆葦和蓮藕的睫葉還能拿來造紙。”

    “而且王舍人可以放心,本官也不是打算一開始就養魚。”

    “本官想的是等水清下來之後,而且要等干旱過去之後再開始養魚。”

    身為一個合格的釣魚佬,雖然楊少峰不一定釣過多少魚,但是卻很清楚魚兒喜歡吃什麼,也清楚魚兒最喜歡的生長環境,包括各個品種的魚所喜歡的水層。

    更重要的是,這麼大的一個人工湖,如果單純的只是用來防旱未免有些可惜,就算是再加上養魚也是同樣屬于浪費資源。

    按照楊少峰楊大知縣的規劃,等干旱過去之後就會讓人在湖邊種一些蘆葦和蓮藕,以後就能利用蘆葦和蓮藕的睫葉想辦法造紙。

    這也是楊少峰楊大知縣最為看重的一點。

    紙啊,尤其是衛生紙。

    他娘的,就因為紙是一個稀罕物,以至于楊少峰楊大知縣也不得不使用廁籌來解決問題。

    經常使用廁籌的都知道,那破玩意兒很容易造成菊部地區有血,楊少峰楊大知縣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次因為使用廁籌而菊部地區有血,早就巴不得弄個造紙工坊出來。

    而且造紙也不單單只是為了衛生紙,同時還因為楊少峰楊大知縣的另外一個謀劃。

    眾所周知,大明初期很缺官員,或者說很缺少讀書識字的人。

    比如寧陽縣,整個縣城就一個楊少峰楊大知縣識字,很多事情都找不到一個可以幫忙的佐貳官。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有大量的讀書人才行,而想大量培養讀書識字的人,就必須得有學堂,有足夠的書籍教材,還得能足夠量的紙張讓學生練習寫字。

    那麼問題來了︰紙呢?

    大明朝不是沒有紙,但是能夠用來印刷書籍的紙都是稀罕物,價格根本不是平民百姓能用的起的,印刷出來的書籍更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

    要不然的話,朱標也不會提議賞賜給楊少峰一套四書五經。

    所以,楊少峰楊大知縣在一開始想到挖人工湖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利用人工湖種植蘆葦和蓮藕之類的玩意兒,然後再利用蘆葦和蓮藕的睫葉來造紙。

    或者說,楊少峰楊大知縣的規劃有點兒復雜。

    第一步,先想辦法搞一個造紙工坊,造出來的紙要分兩種,一種是廁紙,另一種是印刷紙。

    第二步,搞一個印刷工坊印書。

    第三步,開辦學堂,紙坊的紙經過印刷工坊印刷成書,由縣衙花錢購買之後供學堂使用,其中學堂又要分為幼兒園和小學級別的社學,中學級別的縣學。

    第四步,把縣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抓到縣衙里當牛馬使喚,讓楊大知縣能夠輕輕松松混日子。

    這四步規劃,需要以年為單位進行。

    不過沒關系,反正楊少峰楊大知縣還年輕,有的是時間慢慢推進這四步規劃,而且旁邊就有一個現成的大冤種可以利用——只要不把最後一步計劃告訴他,在只說前三步計劃並且美其名曰宣揚聖人教化的前提下,王瓊這種讀書讀到迂腐的書呆子絕對會用心幫忙,說不定他自己就會主動去找老朱和小朱幫忙。

    事實也正如楊大知縣所料,王瓊王大冤種在听完楊少峰楊大知縣的描述前三步規劃之後便立即表態︰“待到秋後,只要楊知縣修書一封,下官便想辦法從京城給你搜羅兩個懂造紙的工匠!”

    兩人說說笑笑間,很快就來到了劉廟村的人工湖邊上。

    瞧著渾濁的河水注入到湖里,哪怕只是浸濕了一小片湖底,楊少峰楊大知縣也是倍感開心。

    “等到大明湖灌滿了水,”楊少峰笑著說道︰“秋後便不至于顆粒無收,這場干旱也就不再致命,或許還能給陛下和朝廷省下一些糧食?”

    然而讓楊少峰楊大知縣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濃眉大眼的王瓊居然會在這時候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楊知縣可曾听說過,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楊少峰微微一怔,隨即便試探著問道︰“王舍人的意思是?”

    王瓊呵呵笑了一聲,說道︰“下官可什麼都沒說,只是問楊知縣有沒有听說過這麼一句話。”

    楊少峰當即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自己拿王瓊當大冤種,王瓊又何嘗不會拿國庫當大冤種?

    反正寧陽縣的干旱是明擺著的事兒,只是在有了人工湖之後,哪怕朝廷不肯撥付賑濟糧,寧陽縣的百姓熬一熬也能熬過去,但是朝廷如果撥付賑濟糧,寧陽縣的百姓就不用苦熬。

    熬與不熬之間,省下來的錢不會歸楊少峰所有,也不會歸朱重八朱皇帝和小朱常務副皇帝所有,更不可能歸王瓊所有。

    所以,為什麼要替國庫省錢省糧食?

    要知道,百姓沒有糧食吃可不會怨恨國庫,只會埋怨楊少峰楊大知縣沒能從朝廷要來糧食。

    想明白這里面的關竅,也明白了王瓊想要結交自己的心思,楊少峰楊大知縣便笑著說道︰“王兄此前可沒曾來過北地吧?”

    王瓊笑道︰“下官久在江南,確實未曾來過北方。”

    楊少峰笑道︰“既然這樣兒,王兄不妨在寧陽縣多盤桓幾日,正好看看寧陽縣青壯們是如何挖掘人工湖的——劉廟村這里的人工湖只是第一個,接下來要開挖的是城東的人工湖。順帶著,王兄也可以多看看北方百姓的日常生活,回去之後也好講給陛下和太子。”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洪武元年》,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洪武元年第62章 楊知縣的龐大計劃和現成的大冤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第62章 楊知縣的龐大計劃和現成的大冤種並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