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20收到!”
衛順負責衛20的夜班,現在已經獨當一面,根本不需要為之操心。
兩艘主力漁船前出。
平時不怎麼動用的備用發動機組也開啟,為的就是加速,迅速脫離船隊的平行航行,盡快的趕到魚群所在的位置。
沒有辦法,間距太遠了。
倒是衛18比較近,就在衛17的一側,只是兩艘船的間距較遠,直線都有30海里左右,這個距離可一點都不近。
要迅速追上魚群,最少需要跑超過35海里的距離,如果是按照35節的航速,需要1個小時的時間。
不加速是不行的,畢竟魚群也在游動著,要是魚群往他們船隊的方向來還好一些,要是與漁船相同的方向,要追上這個魚群恐怕得跑更遠。
38節…
40節…
41節!
航向自然也經過調整。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長時間,衛18先一步抵近,探魚設備終于有了反饋,確實是一個大型魚群,游動的速度並不快,甚至有點慢悠悠的。
衛宏並不激動,因為經過出海,船隊踫到魚群又不是一回兩回,沒有什麼激動的,早就見怪不怪。
還在以41節的航速朝著魚群所在的海域而去,要進一步抵近才行。
終于,距離縮短至10公里之內。
【魚類︰馬鮫魚!】
【評價︰一種價格高昂,營養含量豐富的魚!】
升級後的實時漁訊在分析方面也有了變化,最少評價一項有一些的變化,簡短許多,也更加突出價格。
同時,也沒有以前的‘非保護魚類’作為後綴,但他有理由相信,一旦踫到保護魚類,絕對會提醒。
現在的保護魚類可不少,像什麼黃唇魚等等,可是保護魚類,不允許捕,你要是捕到了也必須馬上放生,要是帶回去,一旦被查到,輕則罰巨款,重則入刑,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
列入到保護魚類目錄的,價格很高,有一些漁民還是會冒一下險,捕回去之後偷偷的賣掉,能賺一大筆錢呢。
可那是別人。
在衛宏的船隊里,堅決不允許,這麼大的船隊,隨便捕一點總價值都很高,哪怕是低價魚類,只要捕到的數量多,賣掉的總額會是一個天文數字,何必去冒那個險呢?
安安份份的,嚴格遵守法律很有必要。
從部隊里出來的人,也會嚴守這些,法律是紅線,不會跨過一步。
“衛20呼叫…”
衛順開著衛20已經追了上來,匯報一下情況︰“已經探測到魚群,相同的游動方向,恐怕得追上去,繞到魚群的前頭去。”
“調整一下航向吧。”
衛宏自然也清楚,因為不僅僅是探魚設備早就探測到,現在已經進入到實時漁訊的覆蓋範圍之內,他看得更加清楚︰“繞過去後,再開出去遠一些再掉頭。”
“下一張50公里長度的圍網,檢驗一下衛17的收網能力,衛17第一次出海,雖然理論上沒有任何問題,但還是果實踐過才清楚,借著這個機會測試一下吧。”
“當然了,這個群下一張50公里長度的圍網,也可以盡可能捕到多一些,要是放得好的話,最後這個魚群可以捕到七成以上,極有可能到達八成,接下來就看你的發揮了。”
衛宏嘴上是這麼說,可實際上心里頭還有一個沒說。
不是別的。
正是因為馬鮫魚的價格比較高,踫到了,船隊也有這樣的條件,自然是盡可能的捕到多一些了。
50公里長度的圍網比較長,圍起來的範圍更廣,確實是可以捕到這個魚群更大比例的馬鮫魚。
馬鮫魚捕到多了,其單價又高,一網下來總價值不就更高了麼?
而且,又可以讓衛17實際操作過一次收網能力,看看收這一張50公里長度的圍網是否會比較吃力,還有收網所花費的時間等等,這些可都是重要數據。
船隊出海捕魚不搞科研,可也跟科研沒有什麼區別。
收網會不會吃力,還有在實踐收網過程中有什麼地步需要改進,有什麼地方需要特別注意等等,都需要一次一次收網後才清楚,也好做總結。
再有就是收一張50公里長度的圍網花費的時間,也相當重要。
畢竟隨著衛17的到來,以後像下圍網,或是雙船單拖網等等,極有可能都交給衛17來收網,主力漁船繼續前發尋找魚群下網。
除了單船單拖網,以及單船雙拖網以外。
如果有可能的話,條件也允許的情況下,收網的工作都會交給衛19以及衛17,不讓主力漁船將時間耗費在收網上,總體捕魚效率大大提升。
兩艘船組成船隊,船隊分離,也不至于出現問題。
主力漁船所處海域彼此之間距離不遠,然後是衛17與衛19所處海域彼此距離不遠,可以讓船隊的人心里面安心,不會有在大海茫茫的那種孤獨感。
以前是條件不允許,現在條件允許了,自然要這麼做了。
這麼做還有另一個好處,便是衛17與衛19負責收網,收完網,魚獲全都在船上,不需要接駁再轉移魚獲,少掉一個環節,節省下來的時間和人力,可不少呢。
“明白!”
衛順不會想其他的,自家堂哥一聲令下,他執行即可,而且也確實該讓衛17收一下50公里長度圍網才行。
衛17建造之前的設計,就有考慮過收50公里長度圍網的問題,是根據這個來設計的。
黃浦造船廠的實力沒有問題,現在的科技,不僅僅可以通過計算來完成,還可以進行模擬,不出意外的話,黃浦造船廠當時肯定模擬過,確保沒有問題後,才正式確定設計方案。
可無論是計算還是進行模擬,盡管已經做到極限,但都比不上一張實際操作收網來得精準。
因為這是在海上,海上的情況多變,有一些因素也是計算不到。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問題肯定不大,即便是出問題,大概率也是收網的速度會相對慢一點,絕對不可能說無法將一張50公里長度的圍網給收上來。
收網,還是滾輪機與絞車的問題。
只要這兩者的動力十足,就可以收上來,考慮的還是這兩項的動力怎麼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