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18與衛20!
拉網式尋找魚群,朝著東沙島群方向而行。
不需要遷就衛19,航速開到最高,速度可快多了。
隨著高速拉網式尋找魚群,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轉眼間來到了凌晨,已經是新的一天到來。
兩艘主力漁船都沒有太大的發現,魚群稀稀散散,完全沒有必要下網,也沒有下網的價值。
沒有什麼好說的,按照原計劃航行著就是。
當時間來到凌晨一點十五分的時候。
“唰!”
探魚設備反饋主屏一個刷新,又或者說並沒有刷新,只是覆蓋到的範圍隨著漁船的前行更大。
只是感覺有個閃爍,但也只是感覺而已,實際上並沒有閃爍和刷新,是探測到新的海域範圍,又恰巧出現了紅點。
這種情況在漁船上很正常,他們也早就見怪不怪,因為時常會發生。
只是這次不同。
漁船還保持著高速的速度在前行。
探魚設備反饋主屏顯示出來的紅點越來越多。
幾乎是在五分鐘之間,就有大量的紅點,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基本上可以確認,這個魚群不會小,因為到現在為止,已經屬于中型魚群偏大,除非是再往前沒有魚,不然這個魚群達到大型魚群規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各單位注意,各單位注意。”
衛宏沒有先呼叫衛20,而是開啟漁船廣播,先讓甲板做好準備再呼叫衛20不遲︰“做好下網準備…下圍網,至于說那一張圍網,等候通知。”
“甲板收到!”
“呼叫衛20…”
“衛20收到。”
衛順第一時間回應,夜班的時候,由自家堂哥主導,他偶爾也會在有發現的時候主動呼叫衛18,可也分情況,像這個魚群所處的海域是在他們兩艘主力漁船的正前方,他這邊的探魚設備可以探測到,衛18同樣也可以探測到,無需他通知或是提醒︰“是不是準備下網。”
“對。”
衛宏也不意外自家堂弟有這麼一問,他雙眸緊緊盯著探魚設備片刻,大量的紅點還在出現,這個魚群的規模被探測到的越來越大,已經是大型魚群,且還在快速擴大,可見這個魚群比想象中的還要大,也是漁船還沒有靠近到9公里的範圍,不然實時漁訊可以看到這個魚群更詳細的情況,但也不妨礙到他做出下網的決定︰“準備下圍網,至于說是衛18與衛20各自下圍網還是共同下圍網,還需要將這個魚群探測更清楚些再做決定。”
“按照現在探測到的情況來看,這個魚群規模很大,移動的速度也沒有那麼快,如果有必要的話,共同下圍網,再下一次50公里長度的圍網。”衛宏有這個想法,卻沒有真正做出決定,所以並沒有把話說死,還留下了不少余地。
“好的。”
衛順只回兩個字,沉吟片刻後才問道︰“是否靠過來,拉近兩艘船的間距。”
“靠過來吧。”
衛宏很清楚此刻已經沒有必要再分開拉網式探魚,因為已經發現大型魚群,魚群所處海域位置也是他們的正前方,接下來還極有可能下50公里長度的圍網,必須兩艘主力漁船配合才行,單艘船也能下,可會拖慢進度,收網的時候單艘船還沒有辦法收︰“衛18也會進行小幅度調整,注意一下航速。”
注意一下航速,說白了就是要有意識的降速,別太快了。
關系到的是安全,不能大意。
“收到。”
“……”
衛宏接下來沒有多言,專心開著船,既往前,又朝左側靠,也就是往左前方航行,調整的航向角度並不大。
衛20反著過來,是朝著右前方靠。
探魚設備探測到的範圍越來越大。
三分之一的反饋主屏被紅點佔據,說一聲密密麻麻真的不過份。
已經到達大型魚群中等的規模,到現在還沒有探測到整個魚群,只能說明這個魚群特別大,保底是大型魚群偏大,特大魚群的機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至于說有沒有可能是超大型魚群也有很大的機率,絕對超過百分之六十。
超巨型魚群都可以期待一下。
“甲板注意…”
衛宏再次朝漁船廣播喊話,現在已經可以進一步做決定,雖然還不是最終決定︰“確定與衛20聯合下圍網,50公里長度的圍網,大網孔還是小網孔等漁船再靠近一些再做決定,有些準備工作可以先做,不能做的等候通知。”
“甲板收到。”
漁船與魚群的距離飛速拉近。
10海里。
8海里。
6海里。
5海里。
此時衛18與衛20兩艘船的間距已經拉近到不到30米的距離,並肩而行。
探魚設備的反饋主屏,被紅點佔據了三分之二。
超大型魚群無疑。
更重要的還是,這個魚群還沒有完全探測出來,足見這個魚群有多麼巨大。
超巨型魚群的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麼高的機率,跟百分之百又有什麼區別呢?
“哥…這個魚群太大了。”衛順很是激動,隨著探測到的範圍越大,他越是激動,這個時候說話的口吻都有一些哽咽,實在是出海這麼多次,這種奇觀真不多見。
超巨型魚群他們不是沒有遇到過,只是次數很少。
問題是幾乎是百分之百達到超巨型魚群,那麼超越超巨型魚群的機率有多高呢?
不會低于百分之七十。
可見有多麼恐怖。
要是達到超越超巨型的魚群,他們出海這麼多次,絕對是首次遇到。
這種情況下,難道不應該激動嗎?
現在不比以前,以前的時候,漁船上只有30公里長度的圍網,一張圍網下去,捕到的數量有限,哪怕是兩艘主力漁船分開下圍網,下兩張長度30公里的圍網,一加一大于二。
可問題是海上捕魚下網,有時候不能都是一加一大于二。
特別是魚群在海里的形狀,你下兩張圍網,必然會驚擾到魚群,導致魚群四散開來,最終的收獲可想而知,捕到的數量有限。
更何況,下圍網的時候,還是要盡可能下在魚群的外圍,不能貼近魚群下網。
這樣一來,會浪費不少圍網的長度,等同于最終圍網圍中魚群的範圍有限,不可能是一網下去里頭圍中滿滿都是魚。
這才是下圍網不可能捕到理論上數量的真正原因。
現在不同。
他們有50公里長度的圍網,別看與兩張圍網比起來少了10公里長度,可只下一張圍網是短了10公里不假,不代表著捕中的就會比下兩張圍網長達60公里的低,還要看最終下網是否把控完美。
而此時,漁船距離魚群來到4.8海里的距離。
……
喜歡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請大家收藏︰()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