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

第488章 沒有完美的下網方案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紅燒茄子02 本章︰第488章 沒有完美的下網方案

    開啟備用發動機組。

    對于發動機而言,壽命就是最大的負擔,也是備用,應急用的發動機組。

    可機械這種東西,你要是一直不開,也是對其壽命最大的損害,有很多人家里的小家電,長期不用,等某一天需要用到再去開啟,結果發現開不起來,因為已經壞掉。

    同樣,發動機組也是如此。

    唯一不同的是,因為現在有專職的船工負責,做一些基礎的日常維護,倒不至于長期不開啟損壞,但使用壽命絕對會有影響。

    需要知道,這可是漁船。

    長期在海上航行,無法避免會接觸到水,而海水有著高強度的腐蝕性,使得機械更容易損壞。

    這又是專職船工存在的意義。

    有其維護,確實能夠讓漁船各方面延長使用壽命。

    隨著備用發動機組啟動,油料給足,動力提升。

    從原本的三十多節漸漸提升,來到40節。

    之後停留在42節。

    跟在陸地上開飛車沒有什麼區別。

    本來與衛20的間距就不遠,在42節的航速之下,衛18很快就追上。

    魚群進入到探魚設備的探測範圍之內。

    也很快就進入到實時漁訊的覆蓋範圍之中。

    確實是馬步魚無疑。

    繼續加速。

    需要去到另一側,再大角度轉向追逐魚群,不過並不是走直向,保持直行,而是根據現實情況進行調整,因為當衛18調整航向切過去的時候,魚群就已經變成漁船的左側方,是可以朝著左舵小角度調整,這樣可以節省一些時間和距離,與魚群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至于驚擾到魚群就可。

    只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漁船自然是怎麼省時怎麼來。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很快,衛18在42節航速之時,既保持與魚群一定的距離,也與衛20保持一定的間距,重新追上,有種衛18與衛20將魚群護衛在中間位置,然後一路直行。

    備用發動機組關閉。

    衛18的航速回落到33節左右,這個航速與衛20持平,他們畢竟已經來到印度洋海域,距離陸地還有一定的距離,風浪相對比較大一點,將油門推到最高,也無法發揮到35節的最高航速。

    “已經探明魚群的情況。”

    衛勝第一時間呼叫,他早就想要呼叫,因為有無人駕駛聲吶探測器的原因,水下航行極快,要不是要保持距離,生怕聲吶探測器超出範圍與漁船失聯,他能更近摸清楚魚群的情況︰“是一個特大型的魚群,現在的游動情況也良好,可以滿足下圍網的條件。”

    “那便下圍網。”

    衛宏現在看得更加清楚,魚群就在實時漁訊的覆蓋範圍之內,哪怕沒有全部覆蓋,可也覆蓋了大多數,魚群的情況他更加清楚,也已經敲定了下網方案︰“漁船保持航速,開到魚群的前頭上,然後從兩側開始下圍網,畫一個反9字形下網。”

    “這個方案是最佳方案,不過也有弊端,最後兩艘漁船必然會匯合到一起,需要特別注意,別搞不好自己的船給撞上了,在下網的時候既要保持安全的間距,又要盡可能靠近一點,會比較難辦,在海上漁船想要精妙的操控很困難。”

    “可如果不盡可能靠近一點下網,兩艘漁船中間的間距太大的話,魚群就從這間這個空檔里游過去,會圍中不少的魚。”

    “兩艘漁船各下一張圍網,必然要從魚群的正中央直下切過去,無法避免有些魚游走,但這已經是最佳方案了,畢竟這個魚群是特大型的魚群,這麼大規模的魚群,只下一張圍網可惜了,下兩張圍網能夠盡可能捕到更多。”

    衛宏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有先進的漁船又如何,還有實時漁訊也能夠如何呢?

    有時候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總有些時候無法掌控。

    原因還是在海里,還有就是魚群不是死的,一直都在游動著。

    他能夠做的就是盡可能制定相對比較好一點的方案,從而捕到魚群之中佔據比較多數的魚。

    而無疑!

    現在這個方案就是為盡可能捕到這個馬步魚群中多一點的魚。

    “也只能這麼做了,是要冒點險,但應該問題不大,打一個前提量下網,在魚群前頭10公里左右開始下網,到達魚群游動方向正前方中間位置,兩艘船降速,調整好間距之後再加速,那個時候魚群也差不多該撞網了。”

    衛勝也是老船長,他很清楚在海上捕魚,就從來沒有完美方案的說法,這個方案同樣有諸多的缺陷︰“為安全考慮,可考慮到安全問題,就有更多的風險,萬一魚群突然換了一個方向,搞不好一條都捕不到,可又不得不這麼多。”

    “而且…這是馬步魚,個頭不大,就是有點長,恐怕不能下大網孔的圍網,中型網孔的圍網也不太好,魚可以從網孔鑽過去,除非是橫向,才能夠擋得住魚。”衛勝考慮的也十分全面,現在他已經不再主導,而是將主導權交給衛宏,但有一些致命的地方,他也會指出來,方便衛宏進行參考。

    “嗯,就下小網孔圍網。”

    衛宏何嘗不知道這些呢,只是下小網孔的圍網,也會產生另一個問題︰“下最短長度的那張吧,最長的那種不合適。”

    就兩個規格。

    一張10公里長度,一張是30公里長度。

    小網孔的圍網就這麼兩張。

    本來可以下30公里長度的小網孔圍網,這樣才能爭取捕到更多,可也要結合魚群的情況。

    面對著馬步魚,還真不能下30公里長度,原因很簡單,個頭不大,長相比較修長的魚類,游動的速度更快。

    結合他們的下網方案,兩艘漁船用反9字形下網,中間兩艘漁船要挨近,在快要挨近的時候,必須早早就降速,會嚴重拖慢時間。

    這個時候如果下30公里長度的圍網,時間是遠遠不足的,搞不好魚群早一步就鑽出包圍圈內。

    那麼是否可以將提前量更遠一些呢?

    比如說,漁船開到魚群前頭20公里遠的位置開始下網,下30公里長度的小網孔圍網,不就解決這個問題了麼?

    答案是不行。

    因為中途魚群改變方向的機率更高。

    相比起10公里長度的小網孔圍網,不需要提前量太遠,魚群的改變方向的機率更低。

    ……

    喜歡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請大家收藏︰()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方便以後閱讀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第488章 沒有完美的下網方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第488章 沒有完美的下網方案並對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