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
“各單位注意,各單位注意,準備下網…”
衛宏果斷開啟了漁船廣播,先前有些偏激的操作,都將航速降到幾近為零,要是沒有發現魚群,亦或是只發現一般大小規模的魚群,斷然不可能這麼做,值得他這麼做的只有一個原因,發現一個巨大的魚群,也想要看看這個魚群到底有多大,才靠近一些,等到臨近魚群附近方才急切降速︰“下圍網,最小網孔,長度最長的圍網。”
最長的圍網,依舊是30公里。
哪怕是最小網孔的,也是30公里,大噸位的漁船可以下這種圍網,噸位小一點的也可以下這種圍網,卻是收不上來,因為漁船上的機械無法扯動網口纜繩。
不能只管下網,不管收網吧?
那樣沒有任何意義。
“明白,最長小網孔圍網。”衛二叔值夜班,第一時間重復一下指令,也是在給予回復。
假如指令沒錯,那麼駕駛艙內不需要再回復,甲板上馬上就會進行安排。
當然了,也可以進行回復確認。
只是衛宏並沒有回復,眼下他正在調整漁船的方向,為接下來下圍網做準備。
朝什麼方向下圍網是有講究的,即便是將漁船開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有在調整,可要是調整更標準一點,也是在為接下來圍網真正下海提供便利條件。
同時,調整航向,其實也是在調整漁船的方位。
別看航速已經下降至無限歸零的程度,可實際上還有一些慣性,是一直在航速著的,至少洋流就會讓漁船一直保持移動的狀態,除非是拋錨,不然始終無法靜止停船。
甲板快速行動起來。
這個時候點上,人最容易疲勞,可就算是有點疲勞,想要打瞌睡,也得給我強忍著,是在漁船干活,不是在陸地上,更不是在別的地方,絕對不允許偷懶,更不敢如此。
下網作業有一定的危險性,精神狀態不佳,也得強打精神,可別一個出神之際操作失誤,搞不好小命都丟了呢。
可真不是開玩笑。
“吱吱吱…”
“小船已下放,重復一遍,小船已下放…”
“好的。”
衛宏只回了兩個字,眼下各方的配合越來越默契,效率大大的提升,對于這麼快就將小船起吊,並且還將圍網的一頭固定到小船上,他沒有什麼感到意外,通過望遠鏡觀察一下,確保小船下海之後遠離漁船一點距離,他再操作開始加速︰“注意一下安全。”
“好!”
衛二叔更加簡潔,只回了一個字,夜間下網作業,誰都不敢大意,他剛才不知道在甲板上喊話多少次,全都是讓船員們都注意點,或是打起精神,為的就是大家小心一點,別有什麼危險。
船老大的責任很重大。
特別是在這個時候體現出來。
注意船員們的站位以外,還要觀察各方,重要的還是盯著圍網的下海情況,也需要時刻注意。
需要真正做到眼觀六路,耳听八方。
漁船逐步起速,從慢到快,很考驗駕駛者的技術,畢竟是剛剛下放小船不久,隨著開動,圍網慢慢的滑入海中,如果沒有下放長度多一些就加速,問題很大。
慢速前行,讓圍網放入海中最大的長度才是最優選擇。
當超過將近一公里的時候,就無需顧忌那麼多了。
這不!
直接將油門推到最高,便不去理會,只專注于兩項,一是實時漁訊的虛擬屏幕,二是調整航向,盡可能貼著這個魚群的邊緣來放圍網,可以保證圍網能夠籠罩更大的範圍。
只能說這個魚群像是睡著了一樣,慢悠悠的不怎麼動,這就給了他機會。
要是整張圍網都貼著魚群的邊緣下放的話,搞不好圍網放完,形成包圍圈之後,里頭全都是魚。
不過那是奢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真正貼近魚群邊緣下圍網也是痴人做夢,魚群又不是死的,你一貼近,全都受到驚擾跑光了,你還得保持一定的距離下網,才不會驚擾到魚群太多呢。
然而!
漁船出海捕撈,所形容的貼著魚群邊緣下圍網,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貼近,距離魚群有500米,乃至800米的距離下網,就已經算是貼近魚群下網了,因為這是極限距離,低于500米的距離百分之百會驚擾到魚群,故而,500米的距離是不行的,理論上都做不到,800米的距離下網,就已經是貼著魚群邊緣下網了。
衛宏這一次還相對保守一點,距離有950多米呢,也是為了盡可能不要驚擾到魚群太多,這麼好的機會,特別是魚群沒有怎麼游動,簡直是天賜良機,可別太靠近驚擾到,損失可就大了。
一切都很順利。
花費不少的時間,眼看著圍網都要下光,距離作為錨點的小船已經很接近。
此刻!
時間已經來到早上,東邊的太陽早就從海上露頭,都距離海面有一段距離懸掛著。
漁船的船燈早就關閉,因為光線已經很亮,根本就無法船燈來提供照明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距離不遠的情況下,肉眼就可以捕捉到小船的存在,充分表明圍網快要放完。
“還有最後的3公里。”
衛二叔隔一段時間就會匯報一下圍網剩余的長度,之前還是隔5公里匯報一次,隨著剩余長度越來越短,就不能是隔5公里,而是每500米匯報一次︰“2.5公里!”
“……”衛宏沒有回復,而是優先于操作漁船,第一時間降速,還是降到最低的那種,只讓漁船保持一丁點的動力,只有2.5公里的距離,甚至于順著慣性就可以沖過去,不需要提供一丁點動力都可以與小船匯合。
只是那麼做的話也有弊端,因為不可能掌握著百分之百精準,搞不好最後還需要依托漁船的動力來拖動一下圍網,才能與小船真正匯合呢。
保持一丁點的動力,也是為了接下來突然加速。
“2公里…”
“1.5公里…”
“距離小船還有2.1公里,相差600米左右,很理想的距離。”
“可以適當的提一下速,好等下拖動圍網一下。”
衛二叔只是給出建議,可不是在指揮駕駛艙怎麼開船。
不過這個建議是最佳方式。
衛宏沒有理由不執行,他也確實是這麼做。
很快!
與小船匯合。
小船被漁船吊上甲板,圍網兩頭鎖緊,下圍網成功。
接下來就是收圍網下方網口了。
只要圍網下方網口收緊,代表著這一網捕到多少魚已經穩了。
只是身具實時漁訊的衛宏,何止知道這一網穩了呢?要他說,簡直就是超級大豐收,還是勝過以往任何一次的超級大豐收。
……
喜歡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請大家收藏︰()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