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穎也去了湖南,參加了《新還珠格格》的選角,不出意外,還是和之前一樣,繼續當選了晴兒一角。
這一點,陳旭其實是知道的,趙莉穎早就告訴自己了。
陳旭也覺得晴兒不錯,最起碼,不會像紫薇小燕子那樣,被懷舊版本的粉絲們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罵。
少女時代的演唱會也準備好了,4月23日在鳥巢開演,8萬多張門票不到半小時就銷售一空。
少女時代和公司就在北京,所以第一站只能從北京開始。
去年成龍、張藝謀都在鳥巢辦活動,干脆少女時代也有樣學樣。
也幸好童娟提前半年就開始做準備了,要不然,短時間內還真準備不好。
沒辦法,第一次辦演唱會,沒那麼多經驗。
這也得虧童娟就是本地人,家里人幫忙找的人聯系的,要不然,辦起來只會更慢。
票價也按照陳旭的指示,普通票便宜點,內場票貴一點。
陳旭知道少女時代的號召力,也知道現在有錢人多的是。
陳旭想讓更多普通人來看,差價都從那些不差錢的人身上找補。
“預留的門票都留出來了吧?”陳旭問道。
黎夢點點頭,“留了,听你的,留了100張。”
說完黎夢回了自己辦公室,拿過來一個小盒子,里面裝著100張門票。
一開始陳旭讓留票,童娟還有些不以為然,她都怕票賣不出去。
結果還是證明陳旭是對的,門票不到半小時就賣光了,要是不預留,一張多余的票都不會有。
陳旭把票拿在手里,這些都是送人情的。
像韓三平、蔣雯麗、雷軍、自己老師家這種,不管人家要不要,自己都是要去表示一下的。
幾千元的門票,可比送煙酒更高檔,更加招人喜歡,也更加讓人容易接受。
就這,陳旭還擔心票不夠送的,畢竟只要想送,能送的人實在太多了。
公司的事務一圈轉悠下來,陳旭又讓宋文投了個叫做聚美優品的小公司,這才約了寧浩晚上一起吃飯。
結果一見面,陳旭就看出寧浩有點強顏歡笑的感覺。
“怎麼了?什麼情況?有煩心事?”
陳旭和寧浩也不是外人,直接問了出來。
“別提了,之前不是《無人區》沒過審嘛,前幾天又提交了一次,結果還是不行...”寧浩一臉沉重的說道。
陳旭這才想起,自己電影都上映好幾個了,寧浩的《無人區》還沒過審呢。
陳旭忍不住嘬了嘬牙花子,自己沒拍過這種黑暗題材的影片,沒體驗過這種過審的難度,都差點忘了其他導演的困境了。
就像之前贊助過的三位導演,三個人中,只有一位過審了,可以上映,其他兩個也是改了之後還不行,又要修改。
但是再改,就怕整個故事的內核都要變,就不是之前的電影了。
所以這兩人也在糾結,要不要出國參賽,試一試能不能拿獎。
但是拿獎也沒那麼容易,不是名導名角,故事又不是特別好,人家國外電影節也不一定能給你獎啊。
就像之前的名導陸川,去了什麼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拿到獎之後可以回來吹一吹,但是人家也是好幾千萬的成本,主角都很出名,最起碼不是小成本電影啊。
不舍得塞錢,人家國外野雞電影節,也不一定會把獎頒給你。
所以這兩人確實還在糾結,只能一邊修改一邊打听國外的情況。
“咱這好歹也是中影投資的電影,你沒找韓三平幫幫忙?”陳旭這麼說道。
寧浩搖搖頭,“找了,但是也沒用。他看了我的電影也直搖頭...”
可能別人有一個刺,拔掉就好了。就算刺多一點,找找人也能只看大刺,放過小刺。
可是寧浩就不一樣了,他渾身是刺,即使打了招呼,也實在不可能完全通融。
所以寧浩的電影只能再次尬在了這一關上。
陳旭知道《無人區》最終還是上映了,于是只能安慰寧浩道︰“沒事,慢慢來唄,他還能一輩子不讓咱過咋滴?”
寧浩苦笑了一下,“是啊,只能听你的,暫時放一放再說。”
“對,沒毛病,來,喝一個...”
兩人喝起酒來,把這事撇在了一邊。
但是兩人的話題自然還是離不開電影。
兩人聊起了陳旭的《那些年》,寧浩羨慕之余,又說起了《一路向南》。
聊完《一路向南》,話題自然到了張偉濤的身上。
“這小子,最近好像和光線傳媒鬧掰了,被打擊的有點慘,前一段時間還找我抱怨了呢。不過這一陣又有公司聯系他,準備請他當導演呢。”寧浩和陳旭說道。
之前因為《一路向南》,光線傳媒賠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啊。張偉濤和光線傳媒鬧掰,陳旭是一點不意外。
“哦?又準備開新項目?”陳旭驚訝道。“不怕繼續賠掉褲衩子?”
當然,陳旭後半句話沒說出口,畢竟張偉濤只是和自己鬧掰了,但是他和寧浩還算是朋友。
寧浩點點頭,“對,之前的時候不順心,現在有電影拍了,又高興起來了。對了,上次聚餐,袁姍姍也去了,他還向我推薦袁姍姍呢。袁姍姍那個殷勤勁,真是沒法看。唉,明明跟著你干就很好,怎麼就是不听呢?”
陳旭擺擺手,“人各有志嘛,之前失敗了一次,不都說是光線財務掣肘的緣故嘛,這次要是沒有別的因素,說不定就大火了呢?”
之前媒體采訪張偉濤成績不佳,張偉濤把一部分鍋甩到了資金不足上,這實際就是明目張膽說光線傳媒拖後腿了。
就因為張偉濤這麼說,才惹得王常田不開心,導致兩人關系更加惡劣。
寧浩無語的翻了個白眼,“你可拉倒吧,你自己就是制片人,你能不懂這些?哪個劇組能隨便花錢,不用控制成本的?”
陳旭嘿嘿一笑,“導演風格不一樣嘛,比如像你,肯定不會超預算,但是別的導演就不一定了。比如卡梅隆,不就是這樣的人嘛,人家動不動就要追加投資,投資越多,人家票房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