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過去了,外朝對新政的非議之聲也小了許多,只因為,自上次朝會過後,崇禎就沒有對外再提起新政之事,這無疑是讓許多官員松了一口氣。
有命官說,陛下也是怕動搖了大明的根基,因此不敢再染指新政。
也有命官認為,陛下這是恪守祖制,是一代明君,亂改祖制非明君也。
就在勇衛營的兩萬南征大軍回到京師的第十天的傍晚。
崇禎皇帝宴請女婿一起吃了個飯。
這頓飯可不簡單,周皇後親自下廚炒了幾個小菜,太子朱慈郎也在。
“今日是家宴,也是朕為義明出征前夕的餞行宴。”
黃義明屁股只坐了一半,能和皇帝坐在一塊吃飯,在封建王朝這是無上榮光,也從側面反映出,崇禎對女婿的即將南下,是抱著多大的期望。
宴席上,朱慈郎就靜靜地听著父皇和妹夫的交談,不插話,主打一個認真听、認真學習。
而王承恩就站在一旁,伺候皇帝。
“義明,勇衛營的軍隊花名冊朕已經看過了,目前在冊官兵有正兵四萬人,輔兵六萬人。
按照你的方案,僅留下兩萬人駐守在京再安排兩萬人負責在北方推行,剩下的六萬人你率領南下,這種安排,內閣大臣們只怕不能安心啊。”
“陛下,京師有三大營,也有四萬人,加上留守的兩萬人,就有六萬人,況且臣留下的有一萬騎兵、一萬火器兵,守城火器兵足以,騎兵守城本就無用,留下也只是為了安撫人心罷了。”
黃義明充分地闡述了自己的意思,況且朝廷在九邊也已重新做出調整,京畿附近也有駐軍,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是留下的勇衛營太多,那十面網的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良久之後,崇禎終于點頭︰“義明,江南就交給你了,這個擔子可不輕啊。”頓了頓,瞟了一眼靜听中的太子,接著開口,“朕深知,成功與失敗,皆在一念之間,朕只有一件事要托付你!”
黃義明一看老丈人這嚴肅的語氣,趕忙站了起來︰“臣恭听陛下教誨。”
“幫朕把太子照料好,一旦變法失敗,又或是北方出現變故,你手中有數萬精兵,一定要護好太子,輔他登基,誰若敢阻攔,不論何人,著你殺無赦,將來或是做個江南半壁的安逸皇帝,或是北伐,朕都允!”
崇禎還是將埋藏在心里的話給說了出來,這是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不成功便成仁。
北方有變,這話里埋藏著更多的意味——皇兄天啟怎麼死的,正德怎麼死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太多了,也可指關外的遼東。總之一句話,若是朕死,你要保護好太子。
黃義明被深深地震到了,反應過來後,趕忙跪下抱拳道︰“臣、臣、臣敬遵陛下聖意。”
朱慈郎更是有些六神無主,趕忙跪下,砰砰叩頭︰“父皇、父皇,兒臣、兒臣!”
正端著新出鍋的菜來到屋內的周皇後,看見這一幕,心髒也撲通跳了一下,手中的盤子脫手,摔了個粉碎。她不知皇兒和女婿這是怎麼了,反應過來後,趕忙也跪下︰“陛下、陛下您!”
家宴的氣氛一下子就掉入了冰點,很是凝固。
崇禎也覺得說的有些過于嚴重了,但長久以來的各種事情,讓自己不得不做好最壞的打算。他的語氣又緩和了一些︰“都起來、都起來。”
眾人這才起身,周皇後還沒從驚慌中回過神來,只以為兒子和女婿這趟江南之行怕是要玩命,心中很是不舍,但陛下決心已下,她也不好再說什麼。起身後,來到黃義明身邊︰“義明,皇兒的安全,本宮就拜托你了!”
“請娘娘放心,我一定護好殿下周全,而且陛下還安排了錦衣衛,殿下定然安然無恙。”
崇禎安慰著說道︰“霃兒的周全,皇後不必擔心。義明啊,朕本打算讓你等�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