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派人將王二喜尋了過來,將皇爺的旨意宣讀了一遍。
王二喜跪下聆听後,叩了個頭,接過旨意,才慢慢起身,開口說道︰“干爹放心,兒子這就去山海關。”
“好兒子,你即刻啟程,路上一切小心。”
王二喜帶了兩名隨從,出了廣渠門,一路向東。圍城的八旗兵並未阻攔,放他們過去。
他們一路不停,次日寅時趕到了山海關外,三人皆已疲憊不堪。身邊小太監對著城上高聲喊道︰“陛下委派我等前來,有大事,快開城門!”
守軍借著火把一看,是三個人,听說是皇上派來的,快速前去稟報。過了一刻鐘,城門打開。高第、夏國相、胡國柱得知有天使到來,快速前來迎接。
高啟潛得到消息後,也不敢怠慢,親自前去迎接。
入城之後,他們來到山海關的將軍府。王二喜先是代表朝廷對眾人進行了一番勉勵。
高啟潛一路上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是陛下派人來下旨勤王,那可就糟了,自己可不想和韃子作戰。半路上又听稟報,人已經被接到將軍府去了,趕忙又命人︰“快,前往將軍府。”
高啟潛趕到後,見天使已經展開旨意了,快速沖了進去,跪在最前面,聆听聖意。
王二喜將旨意宣讀完後,便轉身離開了,也沒有和眾人過多交流。
高啟潛听完之後有些懵,心想︰什麼意思,仗不打了?
十日之後,清廷的禮部官員來到山海關外四十里處的清軍大營,將朝廷的旨意宣讀了一遍。範文程跪在地上,雙手接旨,大呼謝恩。
“三日前,就已經接到了攝政王的飛馬快報。信中多爾袞表示,疼惜自己,但事關重大,派別人去不放心。洪承疇和阿巴泰在一起,兵敗後也不知道現在在哪,讓他去不合適,就你最合適。但你的身子本王很是心疼,因此讓你做左副使,可以少說話多休息。”
範文程很是感動,心里也覺得,多爾袞對自己真是賽過皇太極。他咬了咬牙,看向兩位禮部的官員說道︰“好,為了大清,老夫就是馬革裹尸又有何妨,捂蛋出使也要去。事不宜遲,咱們立刻動身。”
三人上了馬車,在奴僕和十名清兵的護衛下,來到山海關前。
範文程的家奴打馬上前,對著城上守軍大聲呼喊,說明了來由。
守軍听後,只回了一句“等著”,便轉身離開,迅速去稟報。
良久,城門大開,王二喜親自帶著人出城檢查了一番,確定無誤之後,對著馬車內喊道︰“里面的人听著,咱家是明皇派來迎接你們的,你們現在就可以隨我們入關了。不過你們的護衛不能騎馬,咱家可以給他們再安排兩輛馬車。另外,馬車由我們來駕駛,所有的簾子都要縫上,不準探頭往外看。”
範文程听後,哼了一聲,本想反對,但信中攝政王十分看重自己,只能將怒火先壓在心里。他撩開簾子,對著護衛吩咐了一番,看了一眼車外的公公,眼神似是要記住這張臉。
王二喜也不客氣,一揮手,兩輛馬車被牽了出來。韃子們上了車,簾子被縫上,才進入了山海關。王二喜只點名要了二十名守軍,<typo id="typo1174" datatag="開1174">看<typo>著馬車,一路向著京師而去。
高啟潛看著離開的馬車,心想︰難道朝廷真要和韃子議和?這要是成了,咱家是不是也就能回京師了,也不用在外成天提心吊膽了。要不自己也跟著回去,以免陛下再把自己給忘了。嗯,對!他上了一匹馬,向著離開的車隊追去。
兩名伺候的小太監,快步在後面追︰“高公,高公,您等等我們啊!”
高啟潛快馬追上,看向王二喜,客客氣氣地說了一下自己的意思,希望其回京之後在陛下面前提一提自己,以免陛下把自己忘了。伸手從兜里掏出一張一千兩的銀票,以袖遮手,遞給王二喜,並打探京師的情況到底怎麼樣了。
王二喜也不客氣,接過銀票,只說︰“京師現在沒多大事,其他的咱家也不知道,只是陛下派自己來傳個旨。至于您想回京啊,回去之後見到陛下我會說的。”言罷,繼續帶著車隊前行。
高啟潛那叫一個氣啊,一千兩就買了這麼一句話,虧大了。他撥轉馬頭,怒喝一聲︰“駕!”返回山海關。
馬車在路上行駛了三天,終于到了廣渠門外十里處。
清軍見車隊來了,迅速將其放行。寧完我趕了過來,上了馬車,跟著車隊向著城門而去。
入京之後,由于這些人的身份很是特殊,禮部的人暫時將其安置在內城的館驛歇息。
入城之後王二喜就回去復命了。見到皇帝之後,他將事情講了一遍︰“人已經到了,安置在內城。”至于高啟潛的事情,他是只字未提,全當耳旁風。心想︰想回來,你回來干什麼,搶我干爹的飯碗?還是回來爭寵?
崇禎听後,當即點名︰“明日讓兵部的人去洽談,張鳳翔見過血,說話有分量,錦衣衛旁听就讓李若鏈去。此人生得魁梧,面相也凶,能鎮得住滿洲人,而且也是見過血的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日子,送進宮中的奏疏,大多都是反對議和,崇禎看的頭大。但為了祖宗的江山,他全部留中不發,也懶得再看下去,看了還火大。
館驛已提前被東廠番子包圍,上上下下全都圍了起來,就連窗戶都給封了起來。範文程與寧完我下了馬車,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當頭劉安,將其帶入房間,安排吃食,並語氣不善地說道︰“在屋內好好待著,任何人不得外出。”
範文程與寧完我,以及兩位韃子禮部的官員吃完飯後,便早早歇了,心里對南朝此舉做法很是不屑。兩個滿人更是覺得受到了侮辱,要不是事關重大,早就撂挑子了。
次日一大早,李若鏈帶著兩個千戶就來了,將韃子談判的使者接上馬車,帶入宮中。談判地點安排在了皇城的偏房。
偏房內,屋子不大,布置也很簡易。一張大桌子擺在中間,窗外的陽光正好能灑入屋內。範文程與寧完我,兩位副使走到桌子的東邊,背東而坐,大致意思是︰大清在東,我們清使得坐東邊。
張鳳翔與吳 靠北,向南而坐,意思是身為明臣,靠北,代表大明朝廷;向南,我大明起初來自南方。李若鏈與兩位千戶站在本兵身後,為其壯聲勢,三人看向兩個大漢奸的眼神都很不善。
待眾人依次坐好,牛二開始上茶。他之前為軍,現在為侍,第一次見這麼多大人物,心里還是有些緊張的,不過端茶的手卻一絲不抖。
張鳳翔端起茶碗,開口說道︰“諸位遠來,請。”
一番客套後,互相介紹了一下彼此的身份,兩國官方正式展開談判。
和談正式開始。寧完我清了清嗓子,似是要開口說話。範文程嗯哼了一聲,搶先說道︰“那個,首先啊,咱們明清結為兄弟之邦,明為兄,清為弟,這一點,想必你們也已經知道了,我家攝政王和你們的忠勇侯有過交談。”
張鳳翔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第一,你們明朝必須馬上給黃義明下旨,令他立刻歸還我大清太祖太宗的棺槨,還有炮擊皇陵的賠償,還得賠償我大清此次的開拔之資;第二,承認我大清,並且將關外之地全部劃給我大清所有;第三,你們每年要向我大清進貢白銀兩百萬兩,糧食一百萬石;第四,雙方互開貿易。當然了,我大清本著懷遠之意,作為回饋,每年向大明贈三百匹馬,和貂皮若干。”
說完之後,範文程感覺很是良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被搶了話的寧完我心里很不爽,面上卻無波瀾,附和一聲︰“對,這就是我大清的條件,你們還得保證,每年的進貢不能拖沓,必須準時,修皇陵的款子,需要立刻賠付。”
吳 雙手放在桌子下的大腿上,攥緊拳頭,已經有了想打人的沖動,多年讀書培養的品德讓他控制住了自己。
李若鏈和兩個千戶已經準備拔刀了。
張鳳翔抬了抬手,示意大家都別動,輕哼一聲,看向範文程︰“範大學士,本堂有一事請教,你是漢人嗎?听說你的祖上是範仲淹,不知是真是假啊?”
“嗯,不錯,範氏家族世代都是漢人,本官乃是第十七世孫,不知中堂大人為何發問?”
張鳳翔一拍桌子,怒聲叱罵︰“範文程,你身為漢人,卻做韃虜的走狗,出賣國家,還有臉說自己是範仲淹的後人!若是他老人家泉下有知,只怕恨不得半夜將你掐死吧。先前朝廷已經接報,我大明忠勇侯信中說的明明白白,努爾哈赤的棺槨是三年後歸,談得攏只先歸還皇太極的,還有白銀是一百萬兩,糧食是三十萬石,你們互贈馬匹五百頭,貂皮若干。
“我大明只承認你們,並將關外之地劃給你們。至于你說的什麼修陵,和開拔之資,真是可笑。且你們年年入關,劫掠殺害我大明多少官民百姓,還有臉提賠償?如今更是坐地起價。你這漢奸,給滿清當狗這麼多年,還能記住自己是漢人?爾等臉皮當真是銅牆鐵壁,厚顏無恥!”
範文程被面前的明朝兵部尚書罵得面皮直抽搐,端茶的手都抖了抖。
寧完我搶先說道︰“部堂大人,如今我大清強過你們明朝,你們就得听我們的。攝政王和你們的黃義明只是簡單的商議,不能作數,要不然今日我們又怎麼會坐在一張桌子上呢?您說是吧,況且我們提出的要求都是經過考量的,十分合理,還請中堂大人,不要耽擱時間,稟報明皇即刻簽約吧,我們也好早日退兵,還你關內太平,豈不是好事一樁。”
說完將提出要求的草稿扔到了明朝官員的身邊。
張鳳翔看著眼前的草稿,剛要開口,吳 實在是忍不住了,一把拿起草稿,撕了個粉碎,對著漢奸就扔了過去,大罵︰“去你媽的!”
李若鏈早就憋了一肚子氣,抽出繡春刀,帶著兩個千戶就走了過去,準備來個當場除奸。
喜歡大明忠勇侯請大家收藏︰()大明忠勇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