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結束後的盛京,仿若被一只無形的大手攪動,瞬間沸騰起來。各旗營帳內,兵勇們往來穿梭,腳步匆忙而急促,嘈雜的聲響交織成一片。
正白旗營地,帳篷好似密密麻麻的白色蘑菇,在風中微微晃動。士兵們個個神情專注,忙著擦拭兵器。長槍的槍尖在日光下閃爍著森冷的寒光,好似隨時準備撕裂敵人的咽喉;長刀的刀刃被磨得鋒利無比,映出他們堅毅的面龐。
一位年輕的白甲兵,緊握著手中的弓箭,目光如炬,仔細檢查著弓弦,每一個動作都帶著即將奔赴戰場的期待。他身旁的士兵們一邊整理著箭囊,一邊小聲議論。
“听說這次入關,咱們要直搗明朝京師。”一個圓臉的士兵眼中滿是憧憬,聲音不自覺地拔高。
“那可不,攝政王親自領軍,還有多鐸王爺他們,明軍哪是對手!那些關內的明軍,不過是一群軟腳蝦,听聞咱們八旗軍的名號,怕是早就嚇得腿軟了。咱們每次入關那些明軍都是一觸即潰!”另一個瘦高個士兵拍了下圓臉士兵的肩膀,話語里既有對勝利的篤定,提及明軍時,滿臉都是不屑。
瓖白旗營地,氣氛同樣熱烈得如同夏日的烈火。將領們圍聚在一張巨大的行軍路線圖前,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手指在地圖上不停比劃,不時爭論幾句。
“此處山路崎嶇,行軍時需格外小心,謹防明軍設伏。”一位年長的參領,用手指著地圖上一處蜿蜒的線條,神色凝重地提醒道。
年輕的佐領則滿臉自信,猛地一揮手,仿佛要將所有擔憂都揮散︰“怕什麼,我瓖白旗將士各個以一當十,就算明軍有埋伏,又能怎樣?他們那些兵,都是一些廢物,哪有咱們在馬背上摸爬滾打練出來的本事。咱們一個人,能追殺十個明軍!”
營地的空地上,戰馬嘶鳴,馬夫們忙碌地穿梭其中,忙著給馬匹喂料、刷毛,仔細檢查馬蹄鐵,確保這些戰場上的“伙伴”能以最佳狀態出征。每一匹馬都被養得膘肥體壯,它們似乎也感受到了大戰將至的緊張氛圍,興奮地刨著蹄子。
王府之中,同樣暗流涌動。多鐸王府內,奢華的書房里,多鐸身著便服,卻難掩身上的霸氣,他來回踱步,地面被他踏出輕微的聲響。他的將領們圍坐一旁,低聲討論著戰局。
“王爺,此番出征,雖有十足把握,但也不可大意。那吳三桂據守山海關,關寧軍……”一位將領剛開口,就被多鐸打斷。
“哼!吳三桂?不過是個搖擺不定的小人罷了。只要我軍兵臨城下,他不降也得降。那些明軍,早已是強弩之末,根本不足為懼。這次出征,我率瓖白旗、正藍旗為主力,定要搶下頭功。倒是那豪格,此番被攝政王帶去山海關牽制關寧軍,不知會耍什麼花樣。一位部下說道,王爺您需多加留意與豪格相關的動向。”多鐸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王爺英明,豪格向來對攝政王不滿,此次同行,怕是不會安分。不過咱們手握重兵,又有攝政王坐鎮,量他也翻不起什麼風浪。”另一位部下趕忙說道。
多鐸眼神一凜,“哼,他若敢亂來,攝政王自會收拾他。”說罷,端起桌上的茶盞,猛地一飲而盡。
阿濟格王府內,阿濟格正與親信將領們飲酒暢談。
“此次出征,本王定要立下赫赫戰功,讓多爾袞那小子瞧瞧,我阿濟格也不是吃素的。那些明軍,在咱們八旗鐵騎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阿濟格滿臉通紅,大聲說道,手中的酒杯用力地拍在桌上。
將領們紛紛附和︰“王爺神勇,此番定能旗開得勝!這次入關,咱們多搶些金銀財寶,抓幾個明朝的達官貴人,讓他們知道咱們八旗軍的厲害!”酒過三巡,眾人的話題逐漸轉向戰後的封賞。
“王爺,若此番能攻克明朝城池,您少說也能再得幾個牛錄的賞賜。”一位將領笑著說道。
阿濟格哈哈大笑︰“到時候,少不了你們的好處。等打下明朝,關內的漢人女子都是咱們的。屋內眾人哈哈大笑!”
而在洪承疇的居所,這位曾在明朝位極人臣,如今為滿清效力的謀士,正獨坐書房,眉頭緊鎖。他望著窗外的天空,思緒萬千。來到滿清之後,自己雖備受重用,但心中始終有著一絲難以言說的復雜情緒。此次清軍入關,只怕關內又要涂炭生靈。忽然,他腦子里浮現出一個人名,喃喃自語︰“忠勇侯啊,忠勇侯,唉。”
“清軍士氣正盛,明朝內憂外患,此番入關,戰端未開,唉,只怕是勝負已定。可這天下,真的要易主了嗎?自崇禎朝,是一敗再敗,如今雖有忠勇侯,此人倒是厲害,可要是對上八旗……只是……哎……”洪承疇喃喃自語。他想起自己在明朝的種種經歷,那些曾經的抱負與理想,如今都已化作泡影。“罷了,我既已投身滿清,便只能為其謀劃。只是,這百姓又將何去何從……”想到這里,洪承疇長嘆一聲,心中滿是無奈與糾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月二十八日悄然來臨。此時,距離出征只剩下兩日。駐扎在各地的八旗兵,浩浩蕩蕩地回到盛京集結待命。城外,塵土飛揚,馬蹄聲、車輪聲交織在一起。
八旗兵們身著鎧甲,隊列整齊,各旗的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正黃”“瓖白”“正紅”等字樣格外醒目。他們心中滿是對勝利的渴望,對明軍的輕視更是溢于言表。在他們眼中,入關作戰不過是一場輕松的狩獵,明朝的軍隊根本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只待兩日後的出征。。
大明京城的街道上,百姓們這些日子也在議論可能爆發的戰事。
“這一仗打起來,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遭殃。”一位老者搖頭嘆息道。
“是啊,只希望打完這仗,能過上太平日子。那些八旗兵雖然厲害,但也希望他們別太折騰老百姓。”旁邊的年輕人附和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安。
紫禁城的文華殿里,氣氛凝重壓抑。崇禎皇帝端坐在龍椅上,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焦慮。
下方的大臣們,除了各別幾個已經是心中有數外,其余大臣個個神色慌張,交頭接耳。然而,此時崇禎已不再頻繁召開朝會。心中暗自思忖。雖說京師如今已有十萬守軍,且忠勇侯等也已做好準備,但滿清戰力強大,始終是心頭大患。
“朕已調兵遣將,加強防備,可這滿清八旗,向來凶悍,此次來勢洶洶,不知能否抵擋得住……”崇禎眉頭緊皺,低聲自語。
實際上,崇禎已暗中布局。吳三桂並未如清軍所認為的那樣的回到山海關,其大軍已返回山海關,三千關寧精銳也已去往昌平。
退朝後,大臣們各自散去,紛紛趕回府中,開始著手準備應對清軍入侵的事宜。有的忙著調兵遣將,有的去戶部調集軍餉,整個北京城都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戰前氛圍之中。
崇禎邁著略顯沉重的步伐,踏入乾清宮。抬眸,目光徑直落在牆上懸掛的京師周邊地圖上,那密密麻麻的標注,好似此刻他紛亂如麻的思緒。一旁,遼東地圖靜靜懸垂,與京師圖相互映襯,仿佛在無聲訴說著局勢的嚴峻。
“唉……”崇禎輕聲嘆息,腦海中浮現出女婿的模樣,心中暗自思忖︰“此番大戰,也不知這孩子,還能不能再像之前那般,力挽狂瀾,為國再建奇功。對付李自成,倒是綽綽有余,可如今,對手換成了那如狼似虎的賤虜八旗,這仗,難打啊……”崇禎的視線在兩張地圖間來回游移,眼神中滿是憂慮與期待,時而伸出手指,在地圖上輕輕比劃,試圖從這山川關隘、兵力部署之中,尋得一絲破敵轉機 。
而在遙遠的山海關,守關將士們嚴陣以待,巡邏的士兵往來穿梭,警惕地注視著北方的動靜。他們深知大戰將至,不敢有絲毫懈怠。
喜歡大明忠勇侯請大家收藏︰()大明忠勇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