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有未來嗎?

第540章 結婚五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富再人 本章︰第540章 結婚五問

    五問之箋

    ——兼答關于禮物、友誼、瑕疵、彩禮與距離的正式陳述。

    謹啟者︰

    承蒙垂詢,敢不罄誠以復。以下五端,皆關乎情、關乎禮、關乎人生抉擇;既蒙下問,便當條分縷析,逐一具答,庶幾不負雅意。

    一、關于禮物︰我喜歡什麼?

    禮物之為物,其貴重不在價簽,而在“被看見”。若君所贈,能于萬千繁華中獨見我之幽微,則尺素寸心,亦可抵連城。

    1. 書籍︰倘得君手選一冊,扉頁題簽兩句,道破我近日徘徊之思,則墨香與筆跡並陳,勝卻珠玉滿堂。

    2. 手作︰若君親烹一湯、親植一卉,或親織一巾,凡經肌膚之親、時間之淬者,皆能令我知“此物之外,尚有君心”。

    3. 體驗︰音樂會之雙人票、遠山之露營夜,皆可把“物”轉化為“共同經歷”。經歷者,日後回憶之窖藏,愈陳愈烈。

    是故,禮物之形不拘一格,惟願其里印有一句潛台詞︰“我知你”。

    二、關于男女之間純友誼︰可有乎?

    此問自古聚訟,今試析之。

    1. 形而上之可能︰友誼之本質在于“共善”亞里士多德),而非“共欲”。男女之性別差異,固可引起欲望,然亦可化為對差異之欣賞。若雙方以“敬”字相守,以“界”字自防,則欲望退潮,友誼顯影。

    2. 形而下之條件︰

    ? 雙方需有清晰邊界感,不曖昧、不試探;

    ? 不利用性別優勢攫取情感或物質便利;

    ? 彼此之伴侶或未來伴侶能坦然接納。

    3. 經驗之結論︰世間確存“柏拉圖式異性友誼”,惟其稀有,故需更高自律。自律愈嚴,友誼愈純。

    綜上,純友誼非不可能,然其維系成本遠高于同性友誼;非意志堅定者,不易全始終。

    三、關于我身上應改之點︰敢以何律自律?

    自我檢視,最需革除者,乃“過度自省以致踟躕”。

    1. 表現︰遇事反復權衡,常失先機;對人過度體諒,反令界限模糊。

    2. 危害︰時間成本內耗,決策效率折損;他人或誤讀為優柔。

    3. 改進︰

    ? 設“截止點”制度——重大決定以72小時為限,到期即行;

    ? 每日留30分鐘“不反思時段”,任情緒自然流動,防自我批判之泛濫;

    ? 引入“可信他者”監督,定期听取外部反饋,免陷自我循環。

    若君肯以諍友之姿隨時提醒,則改良之效,當可倍增。

    四、關于彩禮︰若論娶我之儀,其數幾何?

    此事關乎禮、關乎義,亦關乎雙方家庭之現實負荷。

    1. 原則︰彩禮之設,原在“成禮”,非“交易”。故其數當以“不傷兩家之和”為度。

    2. 具體︰

    ? 基礎︰以本地近三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之兩倍為上限,確保不舉債;

    ? 彈性︰若君家境寬裕,可將部分彩禮轉為“小家庭啟動基金”,直接用于置業或教育儲蓄;

    ? 象征︰保留一項“傳家之物”,如玉鐲、如老琴,重精神傳承,輕貨幣衡量。

    3. 共識︰最終數目,願與兩家父母圍桌共商,求得情理兼顧。禮之貴,在“和”,不在“多”。

    五、關于相處模式︰個人空間與親密黏度如何配比?

    1. 理論框架︰人格心理學將人分為“安全型”“回避型”“焦慮型”。我自測近安全型,可獨立,亦樂親密。

    2. 實踐方案︰

    ? 工作日︰實行“7525”模式——75時間各自深耕工作、閱讀、健身;25時間共享晚餐與散步。

    ? 周末︰實行“5050”模式——一日留給共同探索遠足、展覽、訪友),一日留白,各自會友或獨處。

    ? 假期︰可連續黏合,但須提前預留“可撤退空間”,如分房閱讀一小時,以充電回神。

    3. 溝通機制︰每月末設“關系盤點夜”,以溫和語氣復核此配比是否失衡,及時調整。

    結語

    以上五端,或關乎物,或關乎心,或關乎俗禮,或關乎邊界。答之不盡,然誠意已竭。倘蒙不棄,願與君執手試驗此五問之答,于日常煙火中一一驗證。歲月悠悠,謹以此函為記。

    謹頌

    時祺

    某 謹上

    甲辰年季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還有未來嗎?》,方便以後閱讀我還有未來嗎?第540章 結婚五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還有未來嗎?第540章 結婚五問並對我還有未來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