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米生完孩子沒幾天就去上班了。廠里照顧她,不讓踫冷水,比在家坐月子還舒服。那時候,有份工作比干不完的家務強多了,至少工資是看得見的貢獻。
李娜更是進了機關,社會地位高了,眼界也寬了。
今年過年,她托李米給爺爺奶奶送去了一份體面的年禮︰半斤肉、一瓶二鍋頭、二斤桃酥、五斤白面。在那個年代,這可是難得的好東西。
2月10日,李米休假,中午去找李娜吃飯。機關的食堂比不上肉聯廠,就普通的饅頭,白菜粉坨就算是好菜!
但李米不挑,都是從苦日子過了過來的,就這飯還差呀!李娜不天天在機關就吃這個嗎?
“小娜,”李米壓低聲音,神情凝重,“小月給奶奶寫信了,說她在鄉下過得不好,生了個閨女,那家人還老打她。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就那條件還敢這麼對她!”
李娜眉頭緊鎖,遞給二姐一顆橘子,聲音里透著無奈︰“二姐,我和月月是雙胞胎,能幫我肯定幫。可她的問題比二哥還難。二哥只要不結婚,等機會還能調回來。可月月已經嫁人生子,政策規定結了婚就回不來了。”
她苦笑一下︰“除非等政策變,可那男人會放手嗎?”
知青大量回城,得到80年代了,有很多女知青都回不來了,甚至有很多男知青也扎根農村了。
李娜雖然說是00後,但還知道那首著名的歌,美麗的西雙版納
也曾經听媽媽說過,就之前看的電視劇,就是那上海的知青回城後回到上海又沒戶口又沒房子…
他們的子女就是投奔回來父母這麼說吧,幾十年後在上海也是什麼都沒有,過得很慘。
李娜想起村里那位“太奶奶”,當年也是女知青,最後不也一輩子留在了農村?能考上大學返城的,鳳毛麟角。男的都難,更別說女的了。
“農村男人心硬,尤其是好不容易娶上媳婦的,死也不會放你走。除非你能在城里給他安排好工作和房子,可誰家有這本事?有這本事的,也不會讓女兒下鄉受苦了。”
“唉,這月月,怎麼就不等幾年呢?”李米嘆息道。
“二姐,你我都清楚,我們咱們兩個位置留在城里,可謂是孤注一擲。月月去的時候,我們誰都幫不了她。我自己都吃不飽,你剛嫁人也過得不順心。那200塊知青補助還被咱媽攥著沒給她。”
李娜的聲音低了下去︰“她以為挑個好地方就能過好日子,可現實哪有那麼簡單啊。”
她心里充滿了疑問︰妹妹是被逼的,還是真的撐不住了?
那個年代,一個城里姑娘嫁去偏遠農村,就像掉進了深井。交通不便,通信困難,一封家信要走幾十里路才能寄出。
能夠寄出李娜,懷疑是那男人家里想讓李娜他們這邊給寄一些物資過去!
求助無門,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一旦被鎖住,就很難再掙脫。
就是到了21世紀,那遠嫁的姑娘們又有幾個能過得幸福的?不過就是到最後不得不向現實妥協,不妥協也得妥協!
想到這里,李娜的心里像壓了塊石頭。她知道,這個年代的農村,對一個孤身的女知青來說,處處都是看不見的危險。
李米看著她,眼里滿是心疼。兩姐妹心頭都發沉。
李月下鄉的地點在錢塘江。
在2025年,這是個風景優美、經濟發達的好地方。但在物資匱乏的60年代,這里的日子卻異常艱難。
覺得胸口堵得慌。
李月下鄉的地點在錢塘江,李娜當時就反對這個點兒,讓李月去東北,可是李月不听。
李月生說喜歡那白蛇傳的故事,可問題是,你是去下鄉的,不是去錢塘江的省會工作的。
你下鄉的點兒離白蛇傳那兒遠著呢!
在2025年,這是個風景優美、經濟發達的好地方。但在物資匱乏的60年代,這里的日子卻異常艱難。
就現在就錢塘江農村土地貧瘠︰多是鹽堿地,收成微薄,口糧常年不足。
一年到頭農活不斷,尤其是雙搶時節搶收、搶種),累得人直不起腰。
生活困苦︰物資緊缺,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成問題。
相比之下,當時的東北真的是更好的去處。
更別說這時候的東北不缺吃喝,農村人條件也好,人家也不愁娶媳婦,你就想嫁人家還未必願意娶一個嬌生慣養的城里姑娘呢!
誰不知道東北物產豐饒︰土地肥沃,盛產糧食和各種物資。就有很多人活不下去了,尤其自然災害那三年都往東北跑的!
尤其是東北冬天天寒地凍,無法耕作,反而成了難得的休息時間。一年也就干半年活。
要知道東北在80年代之前,重工業一直很發達,是國家的經濟支柱。
…………
李月站在錢塘江畔,望著眼前這片貧瘠的鹽堿地,心中充滿了悔意。
她本該听姐姐的話去東北的。那里雖然冷,但物產豐饒,一年干半年活,至少能吃飽。
可她偏偏因為喜歡《白蛇傳》的故事,固執地選擇了這里。如今,理想的浪漫早已被現實的殘酷擊得粉碎。
無盡的勞作︰一年到頭農活不斷,尤其是“雙搶”時節,累得腰都直不起來。手上的水泡磨成了厚厚的繭子。
嚴苛的婆家︰婆婆總是嫌她干活慢、不會持家。丈夫一不順心就對她拳腳相向,尤其是在她生下女兒後,更是變本加厲。
絕望的處境︰她想過跑,但沒有介紹信寸步難行。寫信求助,也要走幾十里路去縣城寄,信能否寄到都不知道。
她曾天真地以為,只要挑個好地方就能過好日子。現在才明白,她下鄉的地方,離故事里的繁華杭州遠得很。
這里確實山清水秀的,可是窮也真窮啊。
她被困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就像一只被關在籠子里的鳥,看不到任何希望。
不還不如籠子里的鳥呢,籠子的鳥,做個觀賞物就可以了,還有主人投喂吃喝。
她一個女人在這個地方得比男人還能干,原來在這個地方同樣重男輕女啊,女人同樣沒地位。
誰特麼的以前說南方女人有地位的?
李娜要知道,李月這麼說只能是搖頭,說南方女人有地位的,說的是魔都女人。可沒說是南方農村的女人!
現在的她終于明白,雙胞胎姐姐李娜的反對是對的。東北才是那個年代更好的選擇。
但誰又知道呢,畢竟大家都沒去過東北,沒有踏入過那片黑土地。
並且如果知道在農村嫁人還挨打,並且丈夫也就這樣。那還不如學二姐找一個賺錢多油水足的老光棍嫁過去,哪怕是個二婚頭呢!
最起碼比這里生活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