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一個報刊亭,掏出一毛錢買了份豫章晚報,順便問道︰“老師傅,請問滕王閣要坐幾路車過去?”
里面的頭發花白的老者補了兩個兩分的硬幣,詫異的問道︰“滕王閣?你去那里干嘛?”
“哦,我回家路過這里,想去看看這座名聞天下的古樓,欣賞一下天下第一駢文。”周知文縐縐的答道。
老者搖搖頭,“小伙子,滕王閣在我五歲的時候就被燒了,到現在已經50多年了;建國後就說要重建,但到現在一直都沒有重建,你去那里什麼都看不到。”
周知沒想到是這麼一個結果,一時不知怎麼回答,只得道謝離去。
……
從會稽到穗城,周知連續倒了四趟車,足足繞了一大個圈才到穗城,這一路花了近二十天,好在是終于到了。
這段日子里,周知仔細考慮了到穗城後,若是一天仍要東躲西藏,那不如直接跑過去對面。
依他的記憶,現在過去還有個抵壘政策,只要能平安到達市區,便能拿到身份證。
只是現在這個身體實在太差,估計游一公里都夠嗆,如果貿然下海,那不是下海,那是直奔閻王殿。
于是,周知開始注重起補充營養和鍛煉身體,每天蛋類葷腥不斷;
另外還在醫院門口花25元加9個袁大頭的高價,買到了三罐熊貓煉乳和兩袋英雄奶粉,這讓他的存款縮水不少。
為了每天都能喝上兩次奶,周知也是拼了。
當年在賣魚賣貓大學讀書時,有個好的穿一條褲子的兄弟。
那家伙是鵬城土著,曾說家里的大伯二伯三姑當年都參與偷渡這事,最後只有大伯成功上岸,二伯三姑不知所終。
家里只剩下當時十二歲的父親和不到十歲的小姑。
有次去這兄弟家玩的時候,恰遇到他大伯從香江過來,周知曾經好奇的問過當年跑路的一些情況。
或許是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兄弟的大伯于此事並無避諱,直言當年就是拿命去搏。
當時過去的路有三條,分別是東線、中線、西線;沒有什麼難易之分,條條都要命、條條都要運氣。
但無論哪條路都要有一個好身體,其弟妹當年就是因為體力不支才被海浪吞沒。
當時周知還陪著唏噓了良久。
但他兄弟私下說,他大伯這一類後期逃過去的本地人,其實很劃不來,如果當時不過去堅持一兩年,日子就慢慢好了。
就如現在家里一年只是分紅就有幾十上百萬,而他大伯冒著生命危險去了那邊,現在的日子跟他們比起來差的太多了。
周知也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他親爹有個好友,是一個九十年代回來投資辦廠的偷渡者,他們並沒有很多錢,但勝在人多,無數這樣的人回來投資,推動了當地乃至全國經濟的發展。
還有人說,正因為兩地貧富差距太大,導致出逃的人太多,才促使了改開,或許沒有因就沒有果吧。
現在的周知俯做臥撐能夠做到一百二十多個才力竭,爬起來還能接著做八十多個深蹲。
臉上已經有肉,手臂和大腿的肌肉已經初見規模,和一個月前相比壯實了很多。
體重在湘沙市轉車時,曾在車站貨運處的大磅秤上稱過,已經快四十三公斤,當時還遭了白眼;
雖然沒找到地方量身高,不過周知覺得自己肯定是長高了,誰讓自己做夢老是夢見從高處掉下來。
當然,除了鍛煉身體,周知也準備了不少後手,在湘沙就買了泡沫游泳圈和游泳鏡,用不用得到另說,但不能沒有。
出了火車站來到城里,周知詫異的發現,他到過的其他地方的人文景物老舊也就算了,這改開最前沿的地方現在居然和其他地方沒多大區別,依然和內地很多城市差不多。
周知不清楚的是,改開雖然開始了,但經濟特區的設立還要明年,那時國內大變革的洪流從此一瀉千里。
周知找了一個稍微偏僻的旅館,拿出介紹信遞給接待台一位穿著短袖白襯衣的女服務員,用普通話說道︰“同志,要一張床鋪。”
接過介紹信看了看,那女服務員抬頭看看周知,不解的問︰“你介紹信上不是有兩個人嗎?怎麼只要一張床?”
周知裝出無奈的樣子,“我那個同事在火車經過建寧停靠時,下去買東西,東西被偷了,去追小偷沒趕上車。我在這里等他幾天。”
現在單位職工長途出差,是不可能一個人的,單位也要考慮出差人員的安全;
這套話,周知早就編好,就等人問了。
那女服務員似乎有點想笑,隨即忍住,“你工作證給我看看。”
周知伸手在挎包里假意摸了一下,將一本紅塑料殼的工作證從空間里拿出遞了過去,那女青年看了看,“哦,你叫方國珍啊?”
說著又用懷疑的眼神看著周知,“你今年20歲了?我怎麼看你才十五六歲?”
周知笑道︰“我們廠里的人都說我長得比較臉嫩,但確實20了。”說著還挺了挺胸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接著轉移話題問道︰“對了,你們這附近的郵局在哪,我一會還得發封電報回廠,告訴我住在你們這里,他才找得到我。”
女服務員指了指門,“從這里出去左轉,走兩百米到大街,再右轉,走三百米就有。”
又看了看工作證上的相片,確實是周知的樣子,上面還壓著鋼印,就為周知開了房。
至于介紹信上寫的出差事由,她問都沒問,這兩年來這邊采購設備的人確實很多。
見服務員沒有對工作證和介紹信的真假產生疑問,周知也舒了口氣。
之前,他還有點擔心自己精心雕刻的木章,在相片右下角敲出來的印跡會和鋼章敲出來的區別太大,被人看出來不對;
現在看來並無什麼區別,足以蒙混過關。
之所以不用之前的介紹信,是知青探親的理由已經不能用了。
嶺南城里青年下鄉基本都在本省的農場或鄉下,極少有嶺南的知青出省下鄉。
再用知青身份容易引起懷疑,只好重新換個身份。
介紹信好說,只要是信簽紙蓋上公章,一般住個旅社、買個車票都不會有人懷疑。
公章更不在話下,繼承了原身一手篆刻技藝,刻個公章還不是手到擒來;
書房空間里的那顆縣知青辦的公章,倒過來,把屁股整平打磨一下,又刻成了公章。
難的是這個工作證,周知沒本事自己做個工作證出來。
便在豫章、湘沙火車站附近翻了好幾天的垃圾桶,工作證倒是找到七八本,勉強符合自己條件的只有方國珍的這本。
這時候的火車站,小偷多如牛毛,戴紅袖箍的聯防人員也有,但防不勝防,旅客一個不小心就要丟東西。
這年代的賊娃子還算講規矩,偷了東西只把值錢的拿走。
剩下的錢包、工作證、介紹信等不值錢的東西都會丟在火車站附近的垃圾桶里,失主如果有心還是能找回來的,不算把人逼到絕路。
喜歡穿越七九,我要娶祖孫三代的女神請大家收藏︰()穿越七九,我要娶祖孫三代的女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