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文理接過文件袋,文件袋上面寫著“絕密”。
他將里面的東西倒出來。
厚厚一疊資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這一份資料的封面上寫著一個數字。
055。
齊文理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啥意思,他翻開第一頁,是一艘戰艦的構造圖。
齊文理參與了國產戰艦的設計項目,設計圖他見多了。
但是當他看到戰艦上,居然有導彈發射井時,臉上露出驚訝無比的表情。
他猛然抬頭望向眼前的男人。
“首長,這是.....”
那男人只說了一句︰“你把這個看完,然後告訴我,是否可行,這就是你這一趟來京城的任務。”
齊文理知道他手中的這一份設計圖非同小可。
將導彈發射井安裝在戰艦上,這是何等大膽的想法。
如果這個方案可行,那麼這一艘戰艦,絕對是超越一切的超級戰艦。
華國的海軍實力將會突飛猛進。
哪怕是航母也扛不住這麼多導彈的攻擊。
齊文理深呼吸一口氣,開始耐心將手中這份東西看完。
他一頁頁的往下翻,越看就越讓他震驚。
這一份設計稿畫得很細致,各方面參數都給出來了,以齊文理的專業看得出這一份設計稿不是亂畫的,而是做了十分詳細的計算。
這一份設計稿,十有八九是從國外哪個實驗室搞來的。
齊文理將設計稿翻到最後一頁,發現後面沒了。
“首長,怎麼到了一半就沒了。”
“還有剩下的一些資料,他沒有給我們,說讓我們先看看。”那男人對齊文理說道︰“你就根據現在這些資料判斷一下,這個項目是否可行。”
齊文理一咬牙,問道︰“我能再看一遍嘛。”
那男人點點頭︰“行,你就再看一遍吧。”
齊文理又重新看一遍。
這一次,比起剛才要更加的仔細。
半個小時過去了。
那男人坐在齊文理面前抽煙,等待著他的答復。
齊文理將第二遍看完了,將手中這一份設計稿裝進原來的文件袋,放在桌子上。
“怎麼樣?”那男人問道。
齊文理望向對方,閉上眼楮點點頭,表示肯定。
那男人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他又問道。
“這麼說,這一份設計稿是可以實現的?”
齊文理回答道︰“這一份設計稿十分科學,也十分先進,它所描繪的戰艦甚至比漂亮國最新一代的還要先進,如果真的能夠將它造出來,再把導彈安裝在上面,那麼對于航母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甚至我們用航母殺手來形容它都不過分。
當然.....這都是我的初步判斷,更詳細的論證,需要組織各方面的專家來進行。”
“有你的這個初步判斷,我們就心里有底了。”
那男人臉上掛著喜悅的笑容,繼續說道︰“既然你初步判斷可行,那麼我們立刻組織專家組,來進行進一步的論證,我這就下命令。”
說完,他就打電話下去安排了。
齊文理也先回去,等待下一步指示。
將這一份設計稿交給京城的陳楓,其實在第二天就離開了。
南下長三角地區,視察他在長三角地區的項目。
陳楓剛到長三角沒幾天,一通來自京城的電話打給陳楓,表示非常感謝陳楓將這麼寶貴的設計稿贈送給國家,同時希望他能夠來京城一趟,參加專家論證會。
陳楓接到電話後,又立刻北上京城。
在京城,有專人去機場接他。
他在京城住了一晚後,第二天早上由一輛軍牌車將他接走。
一個小時後,這輛車將他送到了一個大院里。
大院的大門,有軍人把守,守衛十分森嚴。
車在大院里停下了,陳楓從車上下來。
看到前方的門口站著一個穿著軍裝戴著眼鏡看上去十分儒雅的中年男人。
那人見到陳楓從車上下來後,微笑地向前,向陳楓伸出手。
“陳先生,你好,我是齊文理,昨天打電話給你的人,就是我。”
“齊長官,你好。”陳楓握了握對方的手。
“別叫長官,我不太習慣,你叫我名字就行了。”
“好的,齊文理同志。”陳楓改了稱呼。
齊文理對于陳楓對他的稱呼十分滿意,笑著點點頭。
他說道︰“今天是各方專家來的論證大會,你貢獻了這麼寶貴的一份方案,理應來參加這個論證大會。”
“其實我並不懂軍事方面的東西, 這一份設計稿是我偶然得到的,就想著將它獻給國家,沒想到你們這麼重視。”
陳楓笑著說道。
這當然是假話,陳楓很清楚055戰艦的設計圖有多重要,這麼說,只是為了掩飾一些東西。
“懂不懂不重要,重在參與嘛,我的領導跟我說,你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愛國商人,絕對信得過。”
“既然這麼說,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來,這邊請。”齊文理在前面帶路,陳楓跟在後面。
來到了一棟建築里,進去的時候,還要進行三重安檢,才進入到核心區域。
兩人走進一間會議室,里面已經坐滿了人。
陳楓掃了一眼,這里面不但有華國自己的專家,也有外國專家。
這個時候,一個聲音響起。
“陳.....陳....”
陳楓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看到一個白頭發高鼻梁的外國老頭沖著他招手。
這老頭陳楓看著覺得眼熟,一時間想不起對方是誰了。
那老頭看到陳楓一臉茫然,于是提醒道︰“我是格利亞多夫,是你把我救出來的,你不記得了嗎?”
老頭這麼一說,陳楓立刻想起來了。
當初他在甦俄的時候,接到了一個任務,就是將一個叫格利亞多夫的教授帶出甦俄,送到華國。
就是眼前這位。
沒想到過了幾年,這老頭子身子骨還那麼硬朗。
“格利亞多夫教授,是你啊。”陳楓笑著跟對方打招呼。
“感謝上帝,你總算想起來了。”格利亞多夫教授說道。
“怎麼樣,在華國還習慣嗎?”陳楓問道。
“習慣,當然習慣,這里擁有非常棒的科研環境,對我們的生活也照顧得非常好,我的兩個孫子還在華國上的小學,他們現在能講一口流利的華語了,我老頭子都羨慕不已。”
格利亞多夫教授興奮地介紹他在華國的生活。
能夠與當年自己親自護送出來的教授再相見,陳楓也十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