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陳楓醉了,秦衛國也醉了。
怎麼回的酒店,陳楓自己都不記得了。
只有跟朋友在一起,才能做到想醉就醉。
平時跟那些大人物喝酒,哪怕喝再多的酒,陳楓依舊可以通過意志力強迫保持清醒,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穿越重生者的異能。
因為他知道,跟那些大人物喝酒,一不小心說錯話,極有可能會為自己埋下禍根。
這一醉便是第二天的中午了。
等他醒來的時候,秦衛國已經開始和他的媳婦張羅午飯了。
听秦衛國說,他早上就醒了,還去參加了早上的訓練。
由于宿醉,沒什麼胃口,午飯簡簡單單的熬點小米粥搞了幾個咸菜再配上饅頭。
吃完午餐後,秦衛國讓人送陳楓去迪韋耶夫教授的實驗室。
並且專門為他配了一輛車和一個司機,這段時間陳楓在島上也可以隨意行動。
來到迪韋耶夫教授的實驗室,陳楓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
一台台電腦已經被安裝在架子上,三千多台電腦主機同時工作。
也幸好島上的發電機功率足夠大。
原本為島上數千人在島上生活,陳楓搞來了最先進的發電機。
現在島上很多人都到緬國南部的新區生活了,島上的供電壓力不大,完完全全可以滿足迪韋耶夫教授實驗室的工作需求。
架子上的電腦在工作,發出嗡嗡的聲音,機箱上綠色的燈在一閃一閃的。
所有的主機後面都伸出一條線,線路集中到場地中間的一台儀器,場地里一共有幾十台這樣的儀器在工作。
可見搭建計算機矩陣的工程量是多麼的龐大。
迪韋耶夫教授此時正在實驗室的指揮手下的科員在干活。
“三號機組的分流有點問題,你去處理一下。”
“七號機組要再進行一次測試,必須確認沒問題才行。”
“十八號機組,頻率沒有對上,再調試一下。”
.....
陳楓在旁邊站了大概十七八分鐘,迪韋耶夫才將事情交代完,他轉身看到陳楓站在那里。
“陳,你來啦。”迪韋耶夫笑著向陳楓打招呼道。
“教授,你昨天是一天沒休息?”
陳楓看得出這小老頭的神態有些憔悴,但是他的眼神里還是十分亢奮。
“也沒有吧,昨晚凌晨四點鐘的時候,大概眯了半個小時。”
迪韋耶夫教授知道陳楓是擔心他的健康情況,笑著說道︰“想這種工作強度,我們早就習慣了,有時候為了一個項目進度,三天不合眼都試過。
在我們這些搞科研的人眼里,只要項目看到希望,就跟吃了藍色小藥丸一樣。”
“我覺得您年紀不小了,還是要保重身體的,千萬別把自己累壞了,這個項目你是核心,如果你累病倒了,這個項目就得停下來了。”
陳楓覺得還是有必要關心幾句。
這個項目是迪韋耶夫教授團隊一手搞起來的,迪韋耶夫教授的團隊跟其他的團隊不一樣。
他用的是甦俄時期的三進制計算機,與現在世界上最常用的二進制完全不同。
二進制的數碼是“0”和“1”。
三進制的數碼是“0”,“1”,“2”。
就多了一位數,三進制比起二進制要更加復雜,“逢三進一,退一換三”幾乎是另外一套理論體系。
三進制計算機最早被莫斯科大學研究大學用于計算機領域和光子計算機領域的研究。
三進制計算機最早的設計可以追溯到1956年,到1960年,第一台三進制計算機通過公測。
可惜那個年代的甦俄,對于計劃經濟之外的科幻產物是否定的態度,最終三進制計算機停產了停產了。
可以說,三進制計算機是另外一條道路。
陳楓沒想到迪韋耶夫教授這位老牌教授,居然還保持對三進制計算機的研究,還研發出了人工智能“火苗”。
陳楓知道迪韋耶夫教授用三進制搞出人工智能後,甚至在想,說不定三進制才是人工智能的正確答案。
“那我忙完手上這些事情,就休息一下。”
面對著陳楓的關心,迪韋耶夫教授也沒有拒絕。
“現在這邊的情況怎麼樣了,還需要什麼嗎?”
“不需要什麼了,這里一切都很完美,你看.....我們的超級計算機矩陣,就快組裝好了,現在有幾組正在測試穩定性,只要穩定性測試完畢,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中間那個機器啟動,將這矩陣的算力疊加,就是一台超級計算機,我們再將三台超級計算機的算力疊加,徹底控制‘火苗’不會是什麼問題。”
一提到工作,迪韋耶夫教授又興奮了起來。
“你到那邊坐一下吧,我手頭上還有些事情需要處理。”
“行。”陳楓點點頭。
他走到休息區這邊坐了下來,為了能夠讓他們更加舒適的工作,陳楓甚至讓人從度假酒店那里搬了一張沙發過來。
陳楓坐在沙發上,給自己泡了一杯咖啡,看著迪韋耶夫教授在那里忙上忙下的。
他覺得無聊了,就拿出一本書來翻看。
可能是看書看累了,還是昨晚的酒勁還沒過去,陳楓很快就在沙發上直接睡著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陳楓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在叫他。
“快醒醒,快醒醒.....”
陳楓睜開眼,看到迪韋耶夫教授站在他的面前。
外面的天也黑了。
見到陳楓醒了,迪韋耶夫教授激動地說道︰“一切都安裝完畢了,就等系統啟動,我覺得應該叫醒你,見證這激動人心的時刻。”
陳楓從沙發上爬起來,隨著迪韋耶夫教授來到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矩陣中心的位置。
看著由三千台主機搭建起來的超級計算機矩陣,陳楓徹底醒了。
這麼多計算機在同時工作,周圍綠色的光點在不斷閃爍。
堪稱現代科技的奇跡。
計算機矩陣中心的位置,有一個搭建的控制台。
所有的計算機算力都通過這個控制台調集,而這個控制台連接著十台計算機。
稍後控制台啟動後,迪韋耶夫教授的科研人員將會通過這十台計算機,對人工智能火苗進行嘗試控制。
工作人員已經各就各位。
“先生,系統隨時可以啟動了。”迪韋耶夫教授的助手上來匯報道。
迪韋耶夫教授點點頭,他深呼吸一口氣,把手放在控制台上的一個紅色的按鍵上。
只見他的手緩緩的按下那個紅色的按鍵。
紅色按鍵按下後,旁邊一個綠色的燈亮起。
系統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