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facebook上線後能夠成功引爆市場。
陳楓調用手頭上所有的資源。
光廣告的投放就高達一億美元。
除了花錢砸廣告之外,陳楓還準備搞一波抽獎活動,只要注冊facebook賬戶,連續一個星期在線,每天在線時間一個小時以上,就可以參與抽獎。
獎金設置最高為五百萬美元,除了頭獎五百萬美元之外,還有零星的小獎,最小的獎金也有一萬美元。
這個抽獎活動,相當于是砸錢買量。
在陳楓穿越前的那個時空,互聯網大廠沒少干這種砸錢買量的事情,像美團剛開始經營的時候也是砸錢買量,支付寶當初搞抽獎紅包,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都是砸錢買量的手段。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
只要你資金足夠龐大,就可以迅速佔領市場。
陳楓不在意砸錢,他只要facebook快速佔領市場。
其實,現在市場上沒有競品,facebook網站開放後,也是獨一家,完全不需要花費這麼多錢。
但是陳楓所謀深遠,沒必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省錢上面。
比起省個一兩億,他更想盡快把facebook項目做起來,讓手頭上擁有一個發聲渠道。
再說,網站越早做起來,就可以越早商業化運營。
現在花的錢,將來也是可以賺回來了。
這個時候,市場上沒有競爭對手,砸錢買量,收益也高,平攤到每個用戶上成本也低。
做出決定,就開始行動了。
首先招人,他要組一個運營部門。
馬庫斯瑞恩是技術人員,計算機技術十分優秀,但是運營這一塊就不是他擅長的了。
經營一個社交網站不是一錘子的買賣,將來是要長期運營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所以,必須招募運營人員。
這個年代互聯網都是新鮮事物,有互聯網運營經驗的人根本沒有。
陳楓只能招一批人來,自己親自培訓。
招人這一塊,陳楓沒有什麼要求,最重要是有天賦,有想法。
所以學歷,年齡,就業經歷通通不設置限制。
只要求應聘者寫一份qq軟件的運營分析,還有將來運營方向規劃書。
因為facebook是未上市的項目,而qq現在已經是全民爆火的項目,所以陳楓拿qq的運營作為考題。
應聘者可以自由發揮。
陳楓親自從應聘者發送的策劃書里篩選自己想要的人選。
招聘持續了半個月,陳楓收到了海量的郵件,他在其中挑選了十份,將應聘者招來面試。
面試通過後,將他們組成一個運營小組。
這便是facebook運營部的雛形,後面很多互聯網公司運營部都參照了facebook項目。
有了運營小組之後,網站正式上線了。
上線當天,漂亮國各大電視台就開始播放廣告。
廣告內容很直白,一個帥氣的小伙子在電腦前,滑動著鼠標,電腦屏幕上是facebook的界面,很多漂亮的美女照片在屏幕上劃過。
他的鼠標停在了一個金發碧眼美女的照片上,在“關注”的點了一下。
畫面一轉,一位金發碧眼的女郎坐在電腦前,立刻收到了關注的通知。
那金發女郎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接著facebook的ogo彈出,旁白開始播出︰注冊新用戶,將會有機會獲得五百萬美元大獎,趕快行動起來吧!
除了電視台的廣告,還有報紙雜志的廣告。
之前陳楓做qq 項目的時候,就已經和這些媒體打過交道,現在再次合作,自然是十分順利。
qq那邊,也盡全力配合facebook項目的上線。
faceboo上線當天,qq的用戶只要登錄qq,便能收到facebook邀請注冊的彈窗廣告。
在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下。
facebook的廣告一經推出,立即吸引了大量網民的關注,上線當天就有大量用戶開始注冊。
上線後,僅僅一個小時,注冊量就突破二十萬。
後面的注冊量更是飛快增長。
facebook如陳楓所預料那樣,上線即火爆。
有的人是為500萬美元的獎金吸引。
只要注冊用戶,每天在線一個小時,持續在線一個星期,就有資格抽獎。
這可是五百萬美元啊,一旦中獎,將會改變人生命運。
也有的人是沖著陌生人社交而來,尤其是陳楓拍的廣告,十分露骨,就差沒把這里能“約x”寫在廣告詞上。
這是陳楓故意為之。
扎克伯格剛做facebook 的時候,上傳了大量的哈佛大學美女照片,開通了打分機制。
可以說,也是打著擦邊過來的。
當初微信,還有陌陌這些社交軟件剛出來的時候,為了大量引流,都是打著陌生人社交的旗號。
一些軟件,還投放了很多廣告軟文,都是說這個軟件能找妹子之類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qq剛建立的時候,沒什麼用戶,馬總還不時坐在電腦前假扮女孩子,陪用戶聊天。
陌生人社交,在這個時代是一個新鮮事物。
qq的出現解決了熟人時間的社交問題,大家可以和自己的親人,朋友,同學在qq上聊天。
但是陌生人社交卻沒有人做。
很多人除了每天和自己的親人朋友在一起,也渴望能夠認識一些陌生人。
facebook出來,直接解決了陌生人社交這個問題。
連續一個星期的廣告投放,再加上陳楓砸錢搞活動,讓facebook 的用戶量飛速增長。
突破百萬注冊,只花了二十小時不到。
四天之後,注冊用戶突破一千萬。
日活用戶高達七百萬。
很多用戶本來是抱著拿獎金的想法注冊的用戶,結果一玩就上癮了。
互聯網的陌生人社交,就像是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是怎樣的人。
正是因為這樣,才新奇有意思。
大家爭先恐後的在網絡上認識陌生人,為了能夠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很多人已經開始上傳自己的照片,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甚至一些明星也開通了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當然很大一部分都是收了錢的。
不過明星的加入,讓更多人關注facebook。
在qq 的風潮席卷全美之後,facebook掀起了新的熱度。
喜歡重生1987年當首富請大家收藏︰()重生1987年當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