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納巴布金教授領著陳楓走進這棟建築。
進到里面,陳楓發現這里比起納巴布金教授的研究所,要冷清不少。
兩人進到一樓,發現一樓沒人。
通過樓梯,上到二樓的時候,陳楓發現這里是大大的機房,幾個櫃子大小的機器通過線路連接在一起。
幾個研究員正在這幾個櫃子一樣大小的機組間進行測試。
陳楓認得出來,這些衣櫃大小的機組應該是超級計算機。
這種超級計算機,他在電視上見過,現實中還是第一次見。
“迪韋耶夫教授.....迪韋耶夫教授.....這老頭哪里去了?”
納巴布金教授上來,沖著里面喊道。
“誰啊?”最里面響起一個聲音。
一個七十歲左右的小老頭從一旁的機組後面探出半個身子,朝著這邊看了一眼。
“納巴布金,居然是你......最近身體不太好,喝不了酒,你找別人吧。”
說完,那小老頭身子又縮了回去。
這位迪韋耶夫教授居然以為納巴布金教授是來找他喝酒的,看來納巴布金教授的酒鬼名聲,在這里幾乎人人都知道。
“不是找你喝酒的,趕緊出來,跟你商量點事情。”
“不是找我喝酒的?”那小老頭又探出半個身子,試探性問道。
“不是。”
迪韋耶夫教授從機組後面出來,他看到陳楓,臉露微笑打招呼道︰“陳先生,你也來啦。”
這里的科學家,都是陳楓在烏國的時候,一個個親自出面邀請來華國,都打過交道,迪韋耶夫教授自然是認得陳楓。
只是陳楓有些不太記得這位迪韋耶夫了,在烏國那會兒一天要去見三五個科學家,他哪里記得那麼多。
“迪韋耶夫教授,你好。”陳楓回應道。
“你們找我有什麼事?趕緊說吧,這一套機組我還得組裝起來.....”
“這是超級計算機吧?”陳楓問道。
“陳先生,果然見多識廣,居然認得出這是超級計算機。”迪韋耶夫沖著陳楓豎起大拇指。
在這個年代,世界上80的人,連電腦都沒見過,更別說超級計算機了。
迪韋耶夫教授回頭看著這一組機器說道︰“這的確是超級計算機,不過是七十年代打造的,放到現在,已經是過時的東西了,算力已經跟不上現代社會的發展了。
現在很多商業公司生產的個人電腦算力都比它快。
我把它搞來,也只是希望通過這古老的東西,能夠找到一些靈感,同時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督促。”
他轉頭問納巴布金教授︰“對了,你們說來找我有事,不知道是什麼事?”
納巴布金教授與陳楓相視一眼,他開口道。
“事情是這樣。”
接著,納巴布金教授把陳楓的構思說了一遍。
不愧是搞科研的,他的描述比起陳楓更加精確和嚴謹。
迪韋耶夫教授一邊听,一邊思考。
等納巴布金教授把陳楓的構思說一遍,同時也說出現在遇到的難題是音樂文件的壓縮,需要計算機來解決。
迪韋耶夫教授思考一會兒,回答道︰“你說的這個技術誕生在四年前,當時文件的壓縮只能做到12分之1,但是這幾年計算機的技術又有了突破。
就像這台超級計算機一樣,四年前的電腦也逐漸變成古董了。
以現在計算機的發展水平,算力是四年前的二到三倍,也就是說可以做到將文件壓縮到原來的二十五分之一左右。”
“壓縮到二十五分之一.....”
納巴布金教授一邊思考一邊說道︰“按照我們的存儲設計方案,以一首交響曲來算,那麼壓縮到二十五分之一,那麼一個存儲介質至少可以存五首到十首的音樂。
按照這個水平,陳楓說的這個產品,勉強做到市場化,但是對消費者沒什麼吸引力,要知道一盒磁帶可是可以播放二十多首音樂。”
“沒辦法,現在民用計算機的算力只能做到這個水平。”
迪韋耶夫教授搖搖頭︰“不然的話只能動用超級計算機,可是超級計算機放在各國都是寶貝疙瘩,怎麼可能用來做這種事。”
就在兩人一籌莫展的時候,陳楓突然開口了。
“迪韋耶夫教授,現有的計算機算力需要增加多少,才能夠保證一個機子里能放二十首到三十首音樂?”
迪韋耶夫教授想了想,說道︰“其實差不太多,只要再增加一倍算力就行了,現在或許有點難,但是過兩年計算機技術又突破了,沒準能夠輕松辦到。”
“迪韋耶夫教授,我有一個想法啊,現在的計算機算力達不到,是因為芯片算力不行,那如果我們像組裝超級計算機一樣,讓兩個芯片組成雙核多通道,是否能夠解決算力問題。”
“雙核多通道?”
迪韋耶夫教授听到陳楓“隨口”發表的看法,他抬頭瞪大眼楮看著陳楓。
“我也只是隨便說說,就像.....就像這一台超級計算機,也是由多個計算單位組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陳楓指著屋子里那一台老舊的超級計算機。
陳楓當然不是隨便說說,後世的計算機都是多核多線程的,什麼雙核那都是入門級的,八核十核他都見過。
只是計算機發展的時間太短了,這些科學家還沒開始往這個方向想。
陳楓作為穿越重生者,便提醒一下他們。
“你這麼說,還真給我打開了一個思路,單核不行,為什麼不試試進行多核。”
迪韋耶夫教授噌的一下,直接站起身來。
“不行,我得開始做實驗了,你們先回去吧,等有結果了,我再通知你們。”
迪韋耶夫教授看著陳楓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陳,你剛才那一句話,沒準會給現今的計算機領域打開一條全新的思路。”
迪韋耶夫教授要做實驗,陳楓和納巴布金教授就先走了。
如果迪韋耶夫教授能夠把這一個技術關節打通,這個時代的計算機領域將會迎來新的突破。
第一個雙核處理器是英特爾公司在2005年推出的。
陳楓的提醒,或許讓這個計算機領域的突破比起歷史上要早來十三年。
這個年代哪怕成功生產的雙核處理器,或許沒有十三年前的先進。
但是至少路子是走對了。
這一點就十分難得。
計算機的突破,算法的突破,這個世界將會迎來屬于計算機的時代。
陳楓的一句話,讓計算機時代至少提前了十年到來。
喜歡重生1987年當首富請大家收藏︰()重生1987年當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