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年前,皇帝下達了二人的賜婚旨意,兩家接過聖旨後,皆是喜不勝收,感念皇恩浩蕩。
承恩公府,柳家。
都說樹大分枝,柳家卻是不同。
柳家人口眾多,清流世家,又因為出了皇後,是以十分團結,在外頭,格外愛惜自己的名聲。
自打先帝晚年,太子地位愈發穩固,柳家老爺子就學了譚家那位抱病退了下來,只是掛了一個虛職在京中榮養。
去年,皇後的生父也離了權利中心,如今調職翰林院,在里面認認真真的修書,生怕惹到一絲注意,唯恐牽連了皇後名聲。
其他幾房男丁,倒是一如既往,各部任職,雖然職位不高,但根基頗穩。
“青竹丫頭的婚事,旁人不知,咱家私底下卻是清楚的,這是皇後娘娘為咱們家求的恩典。”
柳家老爺子撫著稀疏的胡須,渾濁的老眼掃過在場眾人,隱隱露出三分精光。
柳青竹的父親,聞言率先開口,“祖父說的是,青竹丫頭如今有了好歸宿,都要感謝娘娘。”
眾人紛紛附和。
柳老爺子掃了一眼自家老大,“娘娘打小是個聰慧的性子,雖說早年受了些委屈,可如今陛下愈發愛重嫡妻,她的地位會更加穩固。”
柳家老大听完,緩緩點頭。
“這些年,為著娘娘,我一直壓著你們,讓你們安分守己,做著普通差事。”柳老太爺繼續道。
這話一出,有幾個男丁面上隱隱露出一絲憤憤之色。
柳老爺子目光壓過在場眾人,記下了剛剛幾個神色浮躁的。
“咱們柳家,求得是穩打穩扎,你們可明白?”
眾人紛紛應著,“明白。”
“明白。”
柳老爺子面色稍緩,看著大兒子道︰“只要有娘娘在,咱們柳家在大瑜就是數一數二的門戶。”
“這些年,家中的男丁娶妻,姑娘嫁人,哪個不是順順利利,和和美美的。”
這一點,眾人心里倒是贊同。
有皇後這個牌子在,柳家姑娘姻緣當真不錯,娶妻也是順利,都是門當戶對的人家。
“青竹丫頭的婚事,老大家的,你幫著主持,務必要把這婚事辦的風風光光的。”
坐在側間的柳家大夫人趕忙起身,“媳婦知道了,爹您放心吧。”
柳老爺子緩緩點頭,抿了口潤喉的茶水,“回去後,都給我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差事。”
“莫要忘了咱家的規矩。”
“做事前,想想自己的兒女子孫,家族榮耀。”
眾人明白,自家老爺子這是訓話完了,隨即起身,行禮退下。
人群漸漸散去,倒是柳青竹被單獨留了下來。
剛剛擁擠的廳中瞬間變得空蕩下來,柳青竹不由後背一顫。
柳家規矩森嚴,女兒家學的也是針線詩書,雖然也跟著讀書,但終究不是科舉一道那般的詳細嚴格。
而柳老爺子的院子,她長這麼大,來的次數也不過三兩次。
“太祖父。”柳青竹輕喚一聲,恭敬的站在面前,等著回話。
柳老爺子目光掃過眼前的女孩,剛剛及笄的少女已經長成,雖然瞧著青澀,可有皇後這個姑姑在,可見柳家姑娘的樣貌也是極好的。
青竹,青竹。
“你們這一輩是青字輩,當年你爹給你取了竹這個名字,便是希望你如青竹一般的氣節。”
“這些年,雖然鮮少見你,但听你大伯母說,你是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柳青竹握著帕子的手不由一緊,“青竹慚愧,並沒有大伯母說的這麼好。”
柳老爺子並未在意,話鋒一轉,“如今外頭開了女科,不少世家女子都選擇去了讀書。”
“日後登科做官,史書留名。”說到這里,他的語氣停頓了兩息,靜靜的看著眼前少女的神色,見她眸色有些迷茫,心里有了計較。
“好孩子,你是柳家的子孫。”
“太祖父今日要告訴你,這世間人人求得無非就是舒心日子。”
“理想抱負,功名權力,在衣食面前也不過浮雲。”
“人人皆有自己的造化。”
“你不是讀書的苗子,做個大家閨秀,嫁入權貴之家,做個賢妻良母,就是最好的出路。”
柳家人口多,便免不了爭奪,饒是年紀不大,心中也有自己的成算。
她福身道︰“太祖父所言,青竹明白。”
“人人各有自己的活法,有人做官,有人行商,有人種田。”
“青竹不羨慕那些做官的大人們,只求日後夫妻和睦,家族昌盛。”
柳老爺子滿意的點點頭。
他們柳家女眷在外頭的名聲都是賢良淑德,所以每一個出嫁的孩子都會敲打一番。
家族金尊玉貴的養育了她們十幾年,不求報答,但求不損柳家聲名利益。
“許家是個好人家,娘娘不會害你的,你嫁過去便是世子妃,日後還是伯夫人,比你的幾個姐姐好多了。”
提到未婚夫家,柳青竹臉色一紅,“太祖父說的是。”
“許家很好。”
夫家前途昌盛,又有爵位,家規嚴格不納妾,確實是極好的婚事。
“下去準備吧,過完年,日子就快了。”
柳青竹福身告退,“青竹告退。”
這邊敲打完,許家那邊,陳嬌娘已經來了秦書處,說著院子翻新一事。
“娘,陛下下了旨意,這婚事務必是不能耽擱的。”
“我想著,等年後就讓人把承瑞的院子翻新一下,您覺得咋樣?”
天氣寒冷,秦書手里抱著湯婆子,她示意伺候的濃雲把府里的地圖單子拿來。
“若是一個人住,他那個院子自然是不擔心的,可是成婚就小了些。”
安國公府是一開始先帝賜下的宅院,雖說不小,可蓋不住許家人多,後面許家手頭寬裕了,又買了後面的那塊地,規整到了一起。
秦書伸手指了一處,“這個撥給他們住吧。”
陳嬌娘心里本就有心思,許承姚是長孫,待遇自然不同,原本以為自家兒子成婚還是老院子,沒曾想,老太太這般大方。
“這院子是新修的,後面離新園子也近,那里風景也好。”
“當初買下這塊地,就是為了幾個孫輩成婚用的,咱們家不分家,比不得老三的那個宅子寬闊,但也不差了。”
父母在不分家,這是各家謹記之話。
饒是許老三有宅子,可也是規規矩矩住在國公府。
除了許則川如今地位不同,更是因為,孝道大于天。
陳嬌娘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他們前腳搬出去,後腳就得被京城人人議論,他們兩口子不孝順等等。
“外頭的宅子再好,也比不過在爹娘膝下得您二老教導重要。”
“還是娘跟爹考慮的周全。”
“這院子極好。”
“三哥若是知道您這麼疼承瑞,心里一定高興壞了。”
秦書搖頭失笑,“你如今這張嘴都快趕上你大嫂了。”
陳嬌娘麻溜的替秦書添了一杯養生茶,“我呀哪里比得上大嫂。”
“也就是娘您和善,疼愛我們這些晚輩。”
秦書接過茶盞,“既然是承瑞的院子,就讓他自己換名字吧。”
“院子里的修整添置跟承姚一樣,你去找你大嫂說去。”
陳嬌娘笑著點頭,跟長孫一樣,那真是不差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