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不久,“老朋友”盧修斯又找上了林楓。
“恭喜,林,這真是個天才。”
盧修斯上來就開始拍馬屁,說好的外國人不懂人情世故呢?
“謝謝。你這是又來柏林購買影片嗎?”
“你的主場不是在法國嗎?”
“林,你說笑了,哪里有電影哪里就有我盧修斯的身影。”
盧修斯不要臉地說道。
林楓嘴角抽了一下,想到“是哪里有利潤哪里就有你吧。”
“那你找我是又想購買版權嗎?”
林楓沒跟他墨嘰,直接談正事。
“當然,林,怎麼樣,我們再次合作吧。”
“沒問題,那你這次出什麼價呢。听說上次可沒少賺啊。”
盧修斯瞬間瞪大了眼楮“林,你調查我?”
林楓知道個屁,隨口詐一下而已。
“拜托,誰沒幾個朋友呢。”
林楓神秘道。
“好吧,還按上次的價格如何。”
“大家不是第一次合作,這樣,你加一萬,版權是你的了。”
“成交。”
兩人都不想磨嘰,直接同意了。
然後一切輕車熟路,很快就辦好一切。
林楓也搭上了回首都的飛機。
林楓自從拿到短片金熊後就開始想接下來的事了。
短片是不打算再拍了,再拍對林楓的意義不大。
第一部電影長片應該要提上日程了。
現在林楓兩次版權收益淨入200萬,加上這些日子的小說出版收入,應該還能拿出230萬左右。
林楓明白,作為新人的第一部作品要麼得獎,要麼賺錢,這很重要。
而拍沖獎作品,林楓自覺得還有些不確定性,即使有前世記憶,但導演真不是一個想到就能做到的職業,需要再繼續學習一兩年。
那麼小成本商業電影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雖說林楓只拍過短片,但兩次都拿到歐洲三大短片最高榮譽,在業內也是個有名有姓的人了。
也算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嗯,開整。
林楓風塵僕僕地回到學校,突然在校門口看見了祝賀他獲獎的橫幅。
既感動又有些尷尬,低著頭趕緊回宿舍放好行李。
“林導好。”
“林楓回來了,一起打球去?”
“師哥好,我是......”
林楓都一一回應。
林楓如今在北電大小也算是個名人了,回宿舍的路上會踫見許多學生三兩成群對他竊竊私語,有大膽的還上前打招呼,介紹自己。
所以說大學就是個小社會,藝術院校學生更是早熟,知道抓住機會的重要性,由此也可以看出科班出身的優勢,不然什麼人能在學生時代就認識導演的?
現在北電已經開學一周時間了,他得趕緊去銷假,順便去看望下老謝。
今年鄭主任即將退休,而接任者正是謝小晶。
之後還會升任副院長。
這樣的大腿只有傻子才不抱。
弄完一切,林楓漫步在正從冬日的沉睡中慢慢甦醒的校園里,樹木雖然依舊光禿禿的,但細心的林楓發現,枝椏間已悄然冒出嫩綠的小芽。
“原來,1998年真的來了。”
這一年
《泰坦尼克號》會在國內施虐;
《還珠格格》第一部會風靡全亞洲;
章子藝會出演張一謀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
這一年
印尼發生慘無人寰的排華事件;
子弟兵以生命為代價,馴服洪水這頭猛獸。
這一年
小馬哥和同學張志東在深圳成立了騰訊;
張物理在五道口正式推出了全中文的網上搜索引擎—搜狐;
34歲的馬爸爸兩次創業夢破,回到杭州,在自己家創辦了阿里巴巴;
東子在跟校友龔曉京熱戀,兩人給新創辦的公司取名—“京東”。
回到大學生活,林楓開始為第一部長片準備著。
林楓思考了許久,還是決定開拍他的小說《那些年》。
主要是這類型的青春電影內地觀眾比較少見,而且拍攝簡單。
前世連九把刀這種業余導演都能拍,更別說現在的林楓了。
另外這部電影沒有後世青春電影那些狗血的逃課、三角戀、墮胎。
反而主題比較積極向上,適合這個時代。
其次林楓是北電嫡系,這部片主要演員北電的同學就能搞定。
最後就是便宜,前世在2011年只花了幾百萬台幣,也就是一百多萬人民幣,放到現在的內地,即使林楓想拍得更精良一些,但也不會太貴,頂了天150萬。
林楓的執行力還是比較強的。
接下來的時間,林楓結合現在的社會環境,做了一定的劇本改編。
同時,不光做了分鏡腳本,畫了分鏡圖,還畫了之前短片沒做過的故事板。甚至上了色彩,體現光影效果。
花費了林楓一個月的時間。
3月底的一天,林楓再次敲響了謝小晶辦公室門。
謝小晶換了辦公室,因為他已經正式成為了北電導演系的主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謝老師,哦不,該叫謝主任,嘻嘻”
面對自己的授業恩師,林楓一直都是那副無賴相。
“滾蛋,你小子也來調侃我,叫老師。”謝小晶笑罵道。
“好的,老師。”
自然地,林楓直接從櫃子里拿出茶,開始自顧自沖泡起來。
“哎哎哎,我說你小子有事沒事,沒事趕緊滾。”
老謝可不慣著他。
“嘿嘿,當然有事,老師幫忙指導一下。”
說著,林楓從包里拿出準備好的電影資料遞了過去。
“長片?”
看著劇本厚度,謝小晶不確定地問道。
“嗯,開個小項目,青春片。”
“我先看看。”說完也不管林楓,直接看了起來。
“我記得這是你的小說吧。”半個小時後,謝小晶合上劇本道。
“是的,第一部,求穩。”
“嗯,還可以,不算出彩,但相當工整,屬于合格線至上的劇本。”
“預算大概多少?”
謝小晶給出了評價。
“總投資大概230萬以下,其中制片成本大概100萬。”
林楓如實說。
其實這個年代影視行業還很寒酸,拍戲成本並不高。如果不用港台明星,人員花費真不多,主要還是設備膠片等開支。
就像在97年的時候,如日中天的牟其中說要給馮驍剛投資拍一部史詩大片,馮驍剛憋足了勁才敢喊出一個500萬人民幣。
喜歡重生了,我想見識娛樂圈的風景請大家收藏︰()重生了,我想見識娛樂圈的風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