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殿內,劉據端坐在桌案前,一臉嚴肅的翻看著自己的功課。
昨日雖外出游玩,但功課不能不做。
他昨晚熬到了子時,才完成了所有功課,但總覺得不是很完美。
思索片刻,他重新執起毛筆,專注的修改功課。
劉徹一臉喜色的翻看著手上的信件。
這是繡衣直指連夜送來的密信。
他已經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卻仍覺得看不夠。
果然和他猜測的一樣,這香椿果然有延年益壽的效果。
在青州、兗州一帶,有不少的百姓都食用香椿。
而這一帶的百姓,不僅壽命,真的比不常食用香椿的百姓要長壽一些。
他們孕育的子嗣,也比其他州的孩童更多、更康健。
而且,他們亦有獨特的保存香椿之法。
焯水之後陰干,可存一個月左右,滋味亦保留大半。
劉徹有些可惜,若是能早些知道這個法子。
上林苑的香椿也可保留下來了。
但這點事並未影響到劉徹的好心情,既然證明了《莊子》中“大椿”便是香椿。
那其他古籍記載的神物,也定能找到實物。
若是都能找齊,何愁不能長生?
劉徹只覺得心跳極快,滿腔喜悅無處宣泄。
這是他真正第一次看到了長生的希望。
比起方士巧舌如簧的述說,香椿之效卻是實實在在擺在了他的眼前。
他滿意的放下信件,一個眼神看向章暉。
章暉立刻心領神會的將一封奏折,送到了殿下之人身前。
男子看著比以往奏折厚上數倍的奏折,神色不變,雙手接過。
劉徹望著殿下男子,神色肅穆。
“你先在長安休憩一日,明日便出發。”
“一年內,將上面記載之物找齊。”
“是,陛下!”
————————
春陀接過食盒,瞧見霍去病正要跨入殿中,忙攔住了他。
“冠軍侯留步!”
霍去病腳步一頓,看向春陀。
春陀臉上笑意不變,“繡衣直指一早便進宮了,如今正在這宣室殿內,還請冠軍侯稍等片刻。”
說著,對著三人微微欠身。
“奴婢這便去椒房殿了。”
目送著春陀遠去,霍去病與霍光的視線一觸即分。
此時此刻召見繡衣直指,不可能為了墨家,那便只能是因為香椿了。
心中轉過念頭無數,兄弟二人的面上絲毫不顯。
衛青看了看霍去病手中的食盒,一臉調侃的看向霍去病。
“家中的草魚可還有剩的?不如,今日便讓僕從多去釣些?”
霍去病欣然點頭,“是該多釣些。”
“舅舅你若是嘗了這魚片粥,只怕也是忘不了這滋味兒。”
“我還打算,在府上挖個池塘,養些魚、種些蓮花。”
“既能吃,還能賞景,一舉數得啊!”
衛青啞然失笑,“往日瞧著瑤瑤會折騰,你這孩子折騰起來,也不比瑤瑤差!”
“既要種蓮花,那可要快些,等天氣暖和,只怕不好養了。”
“好!回去便讓人挖池塘。”
“舅舅,以後你府上的魚我包了!”
衛青眼角的細紋綻放的更多了。
“如此便說好了,往後我要想吃魚了,便去你府上拿!”
舅甥二人正說笑著,一陣輕微的腳步傳入二人耳中。
二人同時收斂了笑容,看向來人。
男子絲毫不意外在殿外踫見他們,沖著他們舅甥三人微微頷首,便快步走向宮外。
霍去病的目光在來人身上停留片刻,很快便收回。
“舅舅,我們快些進去吧。”
三人剛進入殿中,便听到了劉徹滿是笑意的聲音。
“好小子,你總算是進宮了,魚片粥如此美味,竟讓朕的冠軍侯都舍不得早些進宮了?”
霍去病听這聲,再瞧劉徹滿臉笑意,便知他此刻心情愉悅。
他行了一禮,舉起手中的食盒。
“魚片已經腌制好了,陛下若是想吃,便讓膳房先煮上幾碗。”
劉徹笑著搖頭,“不急,議完事再吃也不晚。”
墨家巨子馬上就要入宮了,事情的輕重緩急,劉徹還是分得清。
霍去病隨手將食盒交給了一個內侍,自己則踱步走到了劉據身旁。
看著書案上數張密密麻麻的紙張,還有那一摞書冊,再瞧劉據烏黑的眼底,霍去病語氣柔和幾分。
“功課重要,你也要注意休息,不可再熬夜了。”
劉據這才發覺霍去病已經進了殿,他有些驚喜,“表兄!”
很快他便反應過來,如今在宮中,不在宮外,臉上笑意收斂了些,聲音也放低了不少。
“我知曉了,表兄。”
說著,他翻出一本書冊遞給霍去病。
“表兄,我已經看完了《孫子兵法》,這是我的一些心得,你幫我瞧瞧。”
霍去病臉色復雜的接過書冊。
“你如今也才八歲,不必將自己逼的這麼緊。”
劉據滿臉認真,“父皇才是真的忙碌,我也想早些學會這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也好早日幫著父皇分憂!”
對上霍去病復雜的臉色,他笑道︰
“表兄不必擔憂我的身體,安神茶我每日都飲著。”
“太醫令亦時常為我把脈,我身體康健著呢,只是熬幾日夜而已,不礙事的。”
霍去病深吸一口氣,想勸說幾句,卻也知道現在不是說這些話的好時機。
瞧著表兄弟二人說的起勁,劉徹臉上笑意頗為欣慰。
當他的目光落到衛青身上時,衛青聞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呈上了幾份圖紙。
“陛下,這便是馬具、兵器的最新圖紙。”
劉徹接過圖紙也不細瞧,“仲卿做事,我自是放心。”
“你有要求盡管提,墨家巨子出手,將能將馬具、兵器都改到讓你滿意。”
衛青臉上多了幾分慎重,“墨家最擅長的便是農具與守城器械的制造。”
“若是能將連弩車之技,改良與強弩之上,漢軍騎兵定能如虎添翼。”
墨家思想,劉徹自然清楚,但他絲毫不在意。
“既入了朝,改良制造何物自然是以朝廷為重。”
“說起這農具,墨家也送來了幾樣,听桑青的話語,頗為有用。”
說到這里,他似乎想到了什麼,頗有興致的看向霍光。
“朕听聞瑤瑤亦改良了一些農具,不知如何了?”
早在衛青提起農具之時,霍光的心便已提起。
胸前的圖紙仿若燙手的山芋,但霍光直覺如今不是拿出圖紙的好時機。
若是瑤瑤的圖紙與墨家所獻農具一致,陛下是否會覺得霍家早已和墨家有了勾連?
劉徹的話在耳邊響起,霍光一如既往的先行禮,腦中飛速運轉。
墨家入朝,有阿兄的暗中推動,瑤瑤改良農具之事,楚驍不可能不告知墨家。
墨家不會與霍家為敵,那他們改良的定然是別的農具。
電光火石之間,霍光心中已有了主意。
“陛下,瑤瑤確是改良了一些農具,我曾見過那圖紙,只是不曾听聞瑤瑤說起效果如何。”
劉徹興致更濃了,“那你可還記得那圖紙?”
霍光神色恭敬,“為臣記得。”
劉徹立刻道︰“那你畫下來,我瞧瞧。”
他的話音剛落,立刻有內侍搬來了桌案、筆墨。
霍光輕拂衣袖,端坐在桌案前,提筆揮墨之際,他抬眸望了霍去病一眼。
霍去病翻看這手中書冊,對著劉徹便道︰
“陛下,若是瑤瑤這農具不好使,可還得墨家出手了。”
劉徹笑看向霍去病,“那是自然。”
“瑤瑤那腦袋瓜最是靈光了,你讓她這幾日閑著無事,多想一些新奇好玩的玩意兒。”
“也好解了陽石的燃眉之急。”
霍去病撇撇嘴,“那可有些難了。”
“瑤瑤如今一心撲在醫術上,什麼吃食啊、新奇玩意兒都得往後排!”
“就那幾條魚,只怕沒個一個月,她也想不出新做法。”
劉徹暗道可惜,只是他已經開口讓霍瑤學習醫術,實在不好打斷她。
“罷了,那便讓瑤瑤好好學習醫術吧,吃食什麼的先放一邊去。”
他瞧了瞧一旁的劉據,“太子的功課如何了?”
霍去病總算是放下了書冊,“寫的是不錯,不過終究是紙上談兵。”
“若想真的學會兵法,不如直接上趟戰場。”
聞言,劉據眼楮一亮,望著劉徹的眼中滿是躍躍欲試。
劉徹眉頭微蹙,他如今膝下只有二子。
劉閎體弱,太子萬不能出差池了。
“此事不必再提,太子是未來儲君,兵法略懂便可,真正該學的還是為君之道。”
霍去病順嘴接道︰“那便讓太子跟著陛下,言傳身教可比看書學的更多。”
——————
春陀趕到椒房殿之時,陽石正好結束晨練。
看到春陀手上的食盒,她眼楮一亮。
“可是瑤瑤做的新吃食?”
春陀笑著將食盒呈上,“殿下,正好寧平殿下新做的魚片粥。”
“只不過,如今還是生的,還得煮熟才能吃。”
瞧著女兒歡喜的模樣,衛子夫對著一旁的宮女吩咐道︰
“快些將這魚片粥煮了。”
待那宮女提著食盒離去,春陀這才壓低了幾分聲音,對著陽石說道︰
“殿下,墨家巨子今日入宮了,衛大將軍、驃騎將軍如今都在宣室殿。”
陽石心中了然,“好,我知道了,多謝總管。”
消息已經送到,春陀對著衛子夫、陽石行了一禮。
“那奴婢便先回宣室殿了。”
春陀退下之後,陽石立刻看向了衛子夫。
“母後,墨家巨子定然是要修改兵器的,大漢對匈奴開戰是否要快了?”
她臉上多了一絲愁容。
“如今這國庫雖豐盈了不少,但也怕是難以承擔一場戰爭。”
衛子夫眉間微凝,目光掠過殿中眾多宮女,臉上多了幾分肅穆。
“與匈奴開戰,並非只依靠兵器、戰術,也要講究天時地利。”
“現在並非與匈奴開戰的好時節。”
“你不必憂心,你只需記得,如今你最要緊之事,便是太素天宮。”
“如何幫你父皇多掙些銀錢,才是當務之急。”
陽石抿著唇點了點頭,看著小女兒這緊張的模樣,衛子夫心中嘆息,伸手讓她坐到了身側。
她知道女兒如今的壓力有多大,短短半月光景,三女兒的身形明顯消瘦了一圈。
喜歡穿越漢朝,霍去病是我哥請大家收藏︰()穿越漢朝,霍去病是我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