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億打底,再往上陳啟也預計不到了,因為股市變動太大。
他在這融券買跌,自然有大資金以及散戶股民在買漲,買漲的人越多,他需要投入融券的資金也就越多。
听到這金額,五人的臉色都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這游戲是他們能玩得起的嗎?這可是50億打底的現金游戲!
他們東海五少,每家確實都是資產50億以上,楊瑞更是203億。
但資產不等于現金,公司股票、房產、豪車游艇、古玩字畫,這些都是資產。
實際賬戶里的現金,他們每家可能也就十幾二十億。
其他幾人稍微多點,他們幾家屬于實業穩健型富豪。
沈承寧和楊瑞他倆屬于金融和房地產行業,資產中現金佔比稍低一些。
“陳少,50億恐怕遠遠不夠。”沈承寧道。
在場最有發言權的就是沈承寧,他家的廣利集團是金融投資行業的。
雖然不是證券公司,但在金融圈里人脈非常廣,認識很多券商。
一些大券商的老總和他家關系也密切,券商是證券公司的簡稱。
上半年,他家和一家券商聯手,悄咪咪做空一家公司的股價,賺了3億多。
他家資產55億,加上券商,兩家聯手也只敢挑個市值小點,幾十億公司的去做空。
陳啟要對市值300多億的顧氏制藥下手,這太夸張了。
沈承寧在圈子里,只見過一些幾百億資產的大佬才敢這麼干,要不就是國外的資本進入。
陳啟點頭,“是,我知道,資金方面,我有做準備。”
陳啟昨晚又有將近8億入賬,現在他現金余額166億2000多萬。
公司資產、豪宅、豪車加起來70多億,總資產將近240億。
已經超過了東海第五,資產236億的李科宏,這李科宏還是陳啟老家嘉寧縣的首富。
陳啟的資產結構和所有富豪都是反著來的,其他人都是現金佔比較低,公司股票、不動產佔比高。
陳啟的不動產里價值最高的也就寫字樓了將近20億,但遠遠不及他的現金余額。
這也導致一個現象,他很有錢,但別人不知道他很有錢,因為大家都只能看到表面的,看不到他卡里的余額。
像楊瑞,四海建設,東海第七的大企業,一說四海建設,別人就知道他牛逼,因為四海建設規模大名氣大。
陳啟名下的產業雖然多,也做的不錯,但還沒到讓圈內大佬一听,就覺得牛逼的地步。
也沒有人會認為陳啟現金會有幾百億。
現在,東海五少以及楊瑞統一的想法是,陳啟資產100億至少是有的。
他們的評估也是根據陳啟明面上的資產來推測的。
“你準備了超過50億的現金?”羅凱洋嘴巴張的都要掉下來了。
其他人同樣也是震驚不已,他到底哪來的這麼多錢?
一個周邊縣里出來的,沒背景沒靠山,做到100億身價,不是沒可能,商界也有這樣的奇才。
但手里掌握50億以上的現金,這可比身價100億還夸張了。
“反正資金是夠的,現在就需要你們幫忙操作。”
“沈公子,你家是搞金融投資的,這方面你應該了解吧。”陳啟道。
沈承寧點了點頭,“融券做空,我自己也玩過,操作還是了解的。”
“規避審查,這點倒是有把握,圈子里已經有成熟的經驗了。”
“就是怕融券失敗,爆倉賠的血本無歸,甚至穿倉,倒欠券商錢。”
資本市場就是這麼風雲莫測,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市這個吃人的市場,有人賺的盆滿缽滿,就有人虧的天台看風景。
“顧氏制藥有幾個股東,我們要是大量買跌,他們也不會看著不管,一定會出手大量買漲。”
“到時候就是多空博弈,就看他們做多的能撐得住,還是我們做空的資金更雄厚。”沈承寧道。
陳啟算了下,他現金166億多,珍露閣、天啟教育、天啟游戲、天啟貨代,目前只是初步小規模投入,後續還要大量資金。
留個60億應該夠了,他還有100億能動用。
陳啟道,“50億預備資金,後面如果顧氏制藥反抗激烈,我還能再拉來50億。”
“臥槽!”羅凱洋直接爆了粗口。
“陳少,是你要搞顧氏制藥,還是背後有什麼大佬在出資搞他們?”
其他四人也都是這麼想的,隨隨便便就能拉來50億資金,這背後沒有大金主誰信啊。
“這就不方便說了,總之,資金方面充裕。”
退一萬步,現金如果還不夠,陳啟還有不動產可以去銀行抵押貸款。
沈承寧道,“如果是這麼充裕的資金,有把握成功做空。”
“這路,我已經指出來了,你們要不要一起走。”陳啟道。
眾人面面相覷,什麼叫大佬帶著賺錢,現在就是大佬帶著賺錢活生生的案例。
而且,听陳啟的話,大頭都是他出了,主要風險都是他頂著。
他們需要的就是助攻,來個火上澆油,讓這把火燒的更旺。
羅凱洋問道,“沈公子,如果成功了,能賺多少?”
“二十幾三十億吧。”
“媽的,富貴險中求,干了。”羅凱洋當即就做了出表態。
“我跟陳少干。”孫澤源第二個說道。
“那就帶我一個,有錢一起賺。”倪靖豪道。
“希望這次成功。”楊瑞表了態。
楊瑞,一個人頂羅凱洋他們四個,有他加入,陳啟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接下來,眾人商議了下各自出資多少。
羅凱洋是最窮的,其他人都在自家公司里上班,有工資有分紅,他就每個月拿200萬零花錢。
“媽的,我回家找我爸要2億,就說學王校長投資創業了。”
“你創業?你爸不會信吧。”倪靖豪道。
“那我就說,把以後的零花錢都預支了!反正就是跟著陳少干了。”
五人一共出資15億,其中楊瑞一個人出了6億。
如果運氣好,陳啟只需要出50億,加上這15億就能成功。
“你們去各家券商多注冊幾個賬戶,分散交易。”
“具體怎麼做,我回去寫個計劃書。”沈承寧道。
羅凱洋說道,“對了,陳少,你不說還有個粵省的輝宏服飾嗎?”
“也做空它的股價?”
陳啟現在的資金還能大規模作戰,一次打兩家,對他來說風險都大。
“輝宏服飾,我打算以彼之道還之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