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著外界的環境變化,方瞳就知道自己已經接近目的地了。
根據記載,大秦這個王朝可是不一般,因為其國家的發展模式,整個帝國都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模樣,哪怕是國內的鄉野之地,也會比其他的地方要繁華許多。
是的,大秦王朝因為重視民生發展,所以國內的人口那是相當多的。
哪怕是國土超過萬里之多,可是在超過百億的人口基數下,土地也是頗為金貴的。
所以自打方瞳進入到大秦的境內之後,周圍景色也是出現了大規模的變化,這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人口的數量,還有那些相關的建築設施。
之前方瞳在鄭王府那個城池周圍看到的情景可不是這樣的,除了城池之外,周圍幾百里內可謂是荒無人煙的。
而眼前的大秦卻不是如此,這里就沒有城池一說,看上去和大明現代的城市很是相像,鱗次櫛比的屋舍一片接著一片,在方瞳的視野中延伸出去很遠的距離。
僅是看到這些情景,方瞳也能初步的判斷出兩個國家的區別了。
很明顯大秦的民生發展更為優秀,起碼在這個人口這一條上,晉朝就比過不大秦。
人口多了,那麼需要的各種資源也是相當龐大的。
有了這個想法,方瞳也是刻意的開始觀察下方城市的布局。
很快一些功能分區就被方瞳看在了眼中,在這個城市的規劃中,外圍地區方瞳能夠看到大片整齊的田野,想來這里就是城市的糧食保障了,不過看著這不足城市五分之一大小的田野,方瞳卻是不大相信這點土地能夠支撐得住一個城市的口糧消耗。
繼續的仔細觀看,方瞳在緊鄰田野的周圍看到了更多的廠房,根據俯視看來的結果,方瞳也能夠大體上判斷出這些廠房的作用,應該都是從事食品相關工作的。
當然這些都是方瞳在高空俯瞰的結論,並不能真正作為實際的結論。
眼下既然看到了大秦的城市,那麼方瞳也不打算繼續趕路了,方瞳打算離遠一些,放出自己的替身,好好的游歷一下這個異域國度。
畢竟方瞳的本意就是來這個凡人王朝考察的。
操控著空間通道倒退了一段距離,直到遠離了城市群的生活區,方瞳這才在一個較為冷清的地方放出了替身,而這次出場的替身卻是更為強大的十七號替身了。
之前放十五號出來,不過是方瞳為了降低損失做出的一些應對而已。
此時方瞳也是面臨著一些問題,那就是距離剛剛遇到的那個城市群已經有些距離了,方瞳想要前往可是需要趕路的。
雖然這些替身在設計的時候已經有了對應的設計,不過這個功能可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此地距離城市群大概能有20里地的樣子,方瞳遙遙的看向遠方的城市,只能是輕嘆一口氣,開始埋頭趕路了。
當然方瞳初來乍到,並沒有表現的太過于強大,具體情況需要遇到了秦國的國民之後,才能做出更具體的安排。
憑著接近20公里的時速,方瞳用了大半個小時終于跑到了城市群的邊緣地帶。
就在方瞳替身踏上明顯的硬化路面時,在靈識的感應中,一種明顯的能量波動快速的掃過了方瞳的身體。
對于這個情況,方瞳已經有所預料了。
畢竟這是一個道法顯聖的世界,一個能夠屹立在眾多修行者之中的統一王朝,怎麼可能沒有對應的手段呢。
很快一道流光就在方瞳的身邊閃現而出,短暫的閃爍過後,一個虛幻的人影出現在了方瞳的替身面前。
雖然只是個虛幻的人影,不過其身上的主要特征還是很明顯的。
在方瞳看來,這人是一個30多歲的男性,一身黑色的裝扮雖然比較陌生,不過看起來卻是相當的得體、工整的。
“來者止步,我是開拓城戊子11號街道的里長,陌生人現在你來到了大秦的領土,請說出你的來意。”此人說話的時候就是方瞳熟悉的那種官腔,雖然沒有表現出什麼倨傲的神態,不過語氣卻是那種四平八穩的腔調,一點情緒起伏都沒有。
“嗯,我听聞大秦乃是此地最為強大的王朝,特地來參觀、學習一番的。”方瞳對于這種公事公辦的態度雖然不太適應,不過為了之後的行事方便,還是實話實說了。
“游學者麼,還是他國使臣?”這個自稱里長的男子貌似並不驚訝,直接就向方瞳問出了一個問題。
听到這兩個名詞,方瞳也是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區分,很明顯大秦對于接待方瞳這樣的人是有著充分經驗的。
“嗯,我應該算是游學者吧,畢竟我可不是哪方勢力的使者。”方瞳想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後,當即回答了對方的提問。
“好的,我這就為你辦理證明……姓名?”這個里長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反應,反而是沉著的操作著什麼東西。
“方瞳。”
“籍貫?”
“非要說的話,應該算是晉朝吧。”
“來大秦可有目的地?”
“沒有,就是隨便轉轉,了解一下你們這的風土人情。”
“好的,我現在給你辦理了一個臨時的身份證明,有效期只有2天,如果需要其他的證明,你需要前往開拓城的民政司辦理。”這個里長在方瞳看不見的地方一陣操作後,當即給方瞳說道。
于此同時這個里長虛像的手中出現了一個小光點,毫不意外的飛向了方瞳這邊。
對于這種沒有多少能量的小法術,方瞳並沒打算躲避,就看著這個光點落在了方瞳的十七號替身之上。
“嗯!這位朋友善使傀儡之法麼,既如此需要謹記,你的證明便是刻在了這尊傀儡之上的,可不要隨便的更換傀儡哦……”里長原本平靜的面孔突然出現了短暫的驚訝之情,不過馬上便重新恢復了淡然,順便和方瞳交代了一句話,接著便化作流光消失不見了。
對于別人能夠看出自己的替身偽裝,方瞳並不是非常的驚訝,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很明顯,鋒王世界的這些高手分辨他人的不同,不僅僅是依靠著所謂的外貌,他們應該是通過自身的靈識觀察到了自己替身的一些不同之處了。
好在方瞳這種替身機器人,在修行者群體中也是有著類似的造物,外人大都是把方瞳誤會成了什麼傀儡師、神機人偶之類的東西。
所以方瞳此刻並沒有在意那個里長的語氣變化,反而是關注起了自己的替身狀況。
畢竟剛剛方瞳可是看著那個法術光點落在十七號替身之上的,對于這玩意的技術原理,還有什麼效果,方瞳可是很好奇的。
好在這個法術並沒有刻意的隱藏,很快方瞳就在替身的左肩位置發現了一絲不一樣的能量波動。
這股能量不同于修行者自身的那些法力、真元,並不是封閉的狀態,而是一種時刻激活的活性能量。
在方瞳的靈識觀察下,這玩意居然時刻與周圍的環境能量產生著交互。
這種感受對于方瞳來說還是很熟悉的,就像是地球人使用的無線網絡差不多。
原來如此,方瞳當即便明白了這玩意的原理。
剛剛那個里長告訴方瞳,說是這個證明只有2天的有效期,很明顯這個2天的時間就是給方瞳這些人熟悉大秦當地的社會情況的。
超期之後如果想要繼續停留,就得去他們的官方機構進行認證了。
嗯,這玩意簡直和地球上所謂的簽證差不多,都是用來約束外地人的。
不同的是,地球人的簽證是實體的小本本,而大秦的‘簽證’只是一道法術印記而已。
對此方瞳並不是很在意,自己雖然不是這里的國民,但是作為一個優秀青年,方瞳還是很願意尊重他國法律、習俗的。
想通了這些後,方瞳便不再猶豫,直接邁開步子繼續向著城市內部開始趕路。
這次沒有了之前的顧忌,所以趕路時的速度也是猛地提升了一截,直接達到了60多的時速。
只是幾分鐘的功夫,方瞳周圍的環境便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周圍不再是單純的自然環境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量的人造景觀和建築物。
雖然處于異國他鄉,可是這些建築物總體的風格和地球人差不太多,畢竟居所這種東西,只要不是山頂洞人,大部分的居住要求都是趨同的,住的舒心、安全,才是人們最重要的需求。
來到繁華地帶後,方瞳替身的奔跑速度便驟然降了下來。
此時的速度,基本上和普通人的慢跑速度相當了,當然這種速度用來趕路肯定是不管用的,就算是慢跑一個小時也走不了10里地。
方瞳突然感到了一絲悔意,自己應該帶著交通工具來此的,雖然趕路的是自己的替身,可是對于方瞳來說這段時間還是很無聊的。
不過馬上方瞳的悔意就得到了拯救,因為方瞳在不遠處看到了一種交通工具,自行車!
果然雖然是異世界,很多的人民需求還是一樣的。
一個高度發展的文明,哪怕是類似于封建王朝的異世界,這種簡單的機械交通工具還是會出現的。
簡單的觀察了一下,此地出現的自行車基本構造和地球上並沒有多少區別,無非就是車型的大小不一樣,而且看上去此地的自行車很是復古,在其上方瞳可是看到了不少的木制結構。
第一眼看上去,方瞳下意識的就斷定木制的自行車肯定不結實。
不過很快這個觀點就被方瞳自己推翻了,要知道這里可不是地球了,而是一個道法顯聖的修行社會,能夠得到推廣的交通工具,肯定是已經克服了種種的弊端了。
甚至說,方瞳一度的認為那個木質材料很有可能也是一種非常規的材料,不然怎麼會用來制作自行車呢。
既然在這里看到了自行車,方瞳自然也不打算客氣了。
處于核心世界的方瞳本體當即便取來大量的工具,開始搞起了手工制作。
對于方瞳這種級數的修行者,簡單的機械造物一點難度都沒有,直接利用力量強行加工出來一套樸素的自行車零件,很快就完成了一輛手工自行車的制造。
不過因為方瞳的偷懶,全程都是使用了一種鋼材,所以這個新制造的自行車重量可是相當的可觀,整體淨重直接達到了80公斤。
為了方便自己替身的使用,方瞳本體的行動效率可是相當高的,只是3分鐘的功夫,就把這個新鮮出爐的自行車通過空間通道送到了替身手中。
大概是大秦人的見多識廣,方瞳替身突然掏出來一個自行車,並沒有引起周圍人的驚訝。
對此方瞳自然是相當滿意的,直接騎上了自行車朝著更加繁榮的城市中趕去。
來到了鬧市之中,方瞳自然不再是埋頭趕路,而是一邊聆听著周圍的交談聲,一邊趕路,時不時的方瞳也會停下來問一問路。
之所以這麼做,還是因為之前的那個身份證明的事。
僅僅2天的‘簽證’自然無法滿足方瞳的使用要求,所以方瞳打算先去那個里長說的民政司看看,去辦理一個時間更長的‘簽證’。
一路走走停停,用了2個小時的時間,方瞳的替身終于是來到了這座開拓城的行政中心。
這里是一個類似于地球上寫字樓的建築,不過這個寫字樓並不是那種高樓大廈,而是一棟看起來只有5層樓高的建築群。
看著周圍來來往往的人群,很明顯,這里需要處理的事務不僅局限于所謂的‘簽證’業務。
經過和工作人員的溝通,方瞳很快便了解了此地的職能所在,感情這里就是一個城市政務處理的集散處,不僅僅是民政,像是基本的律法、工商、稅務等一系列的工作,都要在這里完成。
听起來這玩意和共和國那里的政務大廳很是相像,當然大明那邊也是類似的機構,其實就是每個地方的衙門。
雖然衙門這個名詞很是古老了,可是大明的衙門可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政務集合體,基本上地方所有的行政管理命令都是出自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