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方瞳的測試獲得了成功,可是方瞳還是不大放心,又做了兩次測試,確認了穩定這才放下心來。
雖然浪費掉了2個投影設備,但方瞳一點都不心疼。
本來這玩意就是一種廢物利用,只要方瞳能搞明白其中的原理,多浪費幾個,自然是不礙事的。
既然成功試出了這些設備所需用的能量,自然方瞳想要立馬試一試的。
此時已經又到了夜幕時分,方瞳為了弄明白這玩意的能量大小,大半天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為了研究明白這玩意,方瞳還是很專心的,連晚飯都沒好好的吃,直接合成了一些食物塞了塞牙縫。
之後便再次投入到實驗室之中,方瞳從廢品堆里找了個頗為規整的投影設備出來,快速完成了拆解。
將其放在了操作台上,方瞳深吸一口氣,進入到心神專注的狀態,只有這樣方瞳才能夠維持住10微米的能量細絲,這也是為啥方瞳會感覺疲憊的原因了。
精細活可不是隨便就能夠完成的,必須十分的專注才行。
新拆開的設備核心,被放在操作台的聚光燈下,此時方瞳的動作十分的小心,手上凝聚的能量細絲散發著朦朧毫光,緩緩的靠近了這個設備上的紋路。
不同于之前的彩色毫光閃耀,此時只是在設備核心表面的紋路上亮起了一層細密的紋理,這些紋理在能量的刺激下這才散發出了一陣不起眼的光亮。
但是隨著能量流過整個設備核心,終于出現了一個不一樣的變化。
核心上的那些紋理雖然極其細微,可是此時在方瞳肉眼的觀察下,仿佛其表面出現了一種液體流動的感覺。
是的,在肉眼看來,上面的能量確實出現了明顯的流動現象。
就在方瞳聚精會神觀察核心的時候,一個能有a4紙張大小的影像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設備核心的上方。
這個影像距離核心大概能有一個成年人拳頭的距離,在方瞳看來,倒是頗為清晰。
可是此時的方瞳確實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影像上的內容,方瞳看不懂啊。
畫面上的內容倒是不多,純白色的背景下,只有中間有個一個方框其中的那些東西應該就是這個文明的文字了,可是方瞳在沒有相關幫助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看得懂其上的內容了。
不過忽略掉文字內容,但看其上的圖案,方瞳也是有一些猜測的。
因為這個圖案對于很多人來說,都很熟悉,就是一圈有規律的弧線從小到大的依次排布,只不過在這些弧線上確實有著一個紅色的斜線。
嗯,方瞳第一個想法就是‘沒信號’。
沒錯,這玩意和地球人用來表示信號的圖標基本一模一樣。
說是沒信號,這點方瞳倒也不驚訝,在自己的實驗室之中,能有信號才有鬼了呢。
其次就是這玩意不知道距今多少年月了,還能夠正常啟動,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看著上面的內容,方瞳只能是挨著試試了,基于對這些設備的認知,方瞳直接嘗試手指虛空按向了那個影像。
一種手指穿過液體般的感覺,果然圖像上出現了更多的變化,文字也變得更多了。
不過其中的內容,方瞳看不懂,這就有些麻煩了。
因為想要操作,看懂是第一要求啊!
雖然方瞳費了這麼大的勁,搞定了‘啟動’這一關,但是想要繼續操作,這就辦不到了。
而且方瞳也已經注意到了,這上面的文字,和烏山部族里看到的那些文字並不相同,這就更不可能被方瞳輕易破解了。
一時之間,方瞳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看來想要繼續的研究那是做不到了,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開掛了。
這個開掛自然是利用來自世界的偉力了。
只要方瞳找一些要素跟這個設備融合一下,就能快速的解析掉這玩意的獲得辦法和設計原理了。
其實就是將這玩意納入到自己世界的合成體系之中而已,這件事方瞳早已熟能生巧了。
既然這個東西因為文字的原因無法操作,那麼方瞳就找來關于文字的要素與其融合就是了。
有了想法後,方瞳的行動力直接拉滿,從大倉庫那里找來了一本書,《近代史》。
這還是方瞳早先在大明的書店里特意購買的,如今剛好派上用場了。
要素提取,很快一個‘漢字’要素就被方瞳給提取了出來。
熟練的把兩者放入到融合系統內進行融合,很快方瞳就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物品︰便攜式個人終端
材質︰鐵錠、銅錠、復合幾丁質、高硼玻璃……
所屬插件︰工具
合成配方︰33
獲得方式︰合成
……
介紹︰一台具有較高運算能力的個人終端,具備一定的儲能功能,可以在小範圍內產生三維投影,具備一定的近場通訊能力未匹配)
設計原理︰……】
看到了所謂的物品信息後,方瞳再次推翻了之前的猜測,這玩意根本不是什麼投影設備,而是一個‘個人計算機’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只不過這玩意不是方瞳見過的那種電力設備,而是基于未知技術生產出來的計算機而已。
物品信息上附帶了相關的設計原理,不過方瞳看了一下,這個內容頗為復雜,如果用a4紙記載,起碼能有上百頁的樣子。
這些內容,一時半會肯定是消化不了了,只能方瞳抽時間慢慢的整理清楚了。
不過出于好奇,方瞳還是先看了一下大概的技術梗概,‘一種基于微型能量場的規範邏輯設計’。
嗯,一個有些陌生的技術名詞被方瞳捕捉到了,方瞳很快便聯想到了不少的內容。
最直接的東西就是方瞳之前研究過的陣法了。
陣法這玩意其實就是對于能量場的運用,想來這里的技術思路應該和陣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方瞳所學的陣法知識是一種宏觀的能量應用,而這個所指的能量場,應該是一種微型化的能量應用了,這一點方瞳已經是有所預料了,畢竟設備核心上那密密麻麻的紋路可是相當復雜的。
此時結合著這個技術名詞,方瞳已經大體上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這玩意是一個不同于電力技術的邏輯門,是一種可以直接運用能量的運算邏輯門。
忽然方瞳心里就是一個激靈,這簡直就是瞌睡了就有人遞枕頭啊,方瞳的意識計算機這次應該能有一個較大的升級了。
之前方瞳受限于電力技術的知識框架,設計出來的運算邏輯門其實是有些冗雜的,很多結構設計都是為了結合自己的法力,強行進行的適配,這就導致了,雖然方瞳的意識計算機已經能夠使用,可是在運算性能上還是有著不小的缺憾。
此時看到這個新技術方瞳頓時就興奮起來了,看來這次的研究時間需要延長一些了。
只要能夠吃透這個技術,方瞳相信自己的意識計算機肯定能更進一步的。
強行按捺住了那種狂喜的心情,心緒稍定後,方瞳這才把注意力放到了這個設計原理上面。
上百頁內容,雖然對于方瞳的靈識來說很容易便能收入到腦海之中,可是想要有一個清晰的理解,那邊差點意思了,必須由方瞳本人逐字逐句的進行分析、推敲才可以。
方瞳這一看就是一晚上過去了,當天空再次蒙蒙亮的時候,方瞳這才完成了第一遍的研讀。
此時雖然一夜未睡,可是方瞳的眸光確是奕奕有神,而且嘴角也是露出了一些不自覺的微笑。
經過了初步的研讀,方瞳對于這個運用能量來設計工具的技術方案,已經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認識。
首先就是對于方瞳最初印象的肯定,能量場,就是方瞳理解中的陣法。
只不過這里運用的能量場,和方瞳早先學習的那種宏觀能量運用還是有所區別的。
在這種微型結構的設計上,這份技術資料里面大量采用了類似于數學上幾何語言的辦法,構架出來一種特殊的邏輯陣勢,通過控制這些能量場的變化,這才完成了整個設備的控制。
而在這個設備中除了表面那些細若發絲的能量紋路之外,在其內部還有方瞳沒有細看的微觀結構,正是這些微觀結構,才構成了這個所謂的便攜式個人終端。
按照技術文檔的描述,這玩意可是比地球人的家用計算機要強上數倍的東西。
而之所以這玩意能夠做的如此小巧,除了能量場技術的優越性之外,還有個方瞳頗為在意的地方那就是這玩意的底層原理設計。
不同于地球人常用的二進制計算機結構,這個能量場運用的乃是‘三進制’的底層結構。
其實說是三進制,並不是非常的準確,而是一個類似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能量邏輯來構建的。
是的這個異世界文明,也是有著類似的說法。
對于這點方瞳並不是非常的意外,這種基本的數字認知應該是普遍存在于各種文明之中的。
只不過這個異世界的文明,把這個理論成功的和能量技術結合在了一起而已。
看過了這份技術文檔,方瞳對于自己研究的那個似是而非的意識計算機,還有其所用的基本進制結構,又有了一番新的認知。
之前方瞳對于三進制的設計,並沒有什麼多麼突出地方,基本上都是對于二進制底層邏輯的翻譯而已。
所謂的‘是’、‘否’、‘可能’三者中的第三個‘可能’,方瞳並沒有一個很好的處理辦法,只能是當作了一個計算上的冗余。
此時看到了這個新的解決思路,方瞳覺得是時候更新一次自己的意識計算機了。
相信新的計算模型,肯定能夠實現一次質的變化。
之所以有這個認知,還是方瞳在第一共和世界看過的一個文章,說是相同位數的情況下,采用三進制的計算機,可以處理、儲存更為豐富的信息態。
其效率起碼是二進制計算機的1.5倍以上。
方瞳作出決定後,並沒有立馬開始閉關,更新自己的意識計算機,而是想和自己父母打了個招呼,長時間的閉關,還是需要說一聲的,不然回頭找不著人,還是會擔心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做好了準備,方瞳便進入到靜室之中,開始了此次的意識計算機重構工作。
其實說是重構,也不準確,而是在腦海之中開始構建起新的運算單元。
畢竟此時方瞳已經有一個意識計算機存在了,而且經過了長期的添磚加瓦,這個已有的意識計算機已經是個頗為龐大的結構了。
方瞳不能一下子就把這個舊有設備給拋棄掉,那樣很多基于這個輔助設備運行的思維進程肯定會宕機的,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另起爐灶,開闢一個全新的輔助設備。
由于方瞳的長期折騰經驗,再次的構築行動還是很快的。
完全采用純能量邏輯門的構築辦法,新的三態邏輯門運算單元就被方瞳構建出來了,當然一個運算單元可不是成功,必須要有成千上萬個這種單元的組合,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完善的計算機。
有了第一個成功經驗,後面的構建速度也是越來越快了。
在方瞳的計劃中,這次更新,起碼要完成一個標準的計算機結構才行,這個計劃需要方瞳構建出多個基本單元,並將其合理的整合起來才行。
整個構建的過程其實是比較乏味的,當最後一個基本單元構建完成時,已經是第三天了。
原本方瞳的意識計算機旁邊,此時已經有了一個新的計算機出現了。
新的計算機不同于已有的這個計算機,整體在體積上卻是小了不少,畢竟這只是方瞳新構建出來的。
但是在其性能上,這兩天的構築,方瞳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感知。
哪怕是在整體大小上,新的計算機體積仍不足舊有計算機的三分之一,可是在其性能上已經能夠超過原本計算機的二分之一了。
而且在反應速度上面,簡直是秒殺了原本的計算機。
之前就說過,方瞳的意識計算機可以直接對方瞳的意識產生反應。
可是這個過程原本的那個計算機是需要一個轉譯的過程才行,無形之中,也是拖慢了一些效率。
但是這個轉譯,卻在這個新的計算機上得到了解決,只要方瞳動念,基本上所有的指令,都能夠被快速的執行。
這種速度的提升,無形之中卻是讓這個新版計算機的使用手感提升了數倍不止。
喜歡我的世界,未來大明請大家收藏︰()我的世界,未來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