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嬴政的一聲令下,整個大秦就如同一架精密而高效的戰爭機器一般,開始了全速運轉。
李斯、韓非等人負責傳達嬴政旨意,迅速的將嬴政的意志傳達至新近依附的各個運朝。
起初,確實如同李斯所料一般,引起了不少運朝的抵觸。
這些運朝之主從凡界開始,便已經習慣了稱孤道寡,威福自用。
又豈肯輕易的交出權柄,尤其是兵權?那不就等于把自己當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然而,一切的抵觸情緒,在大秦的強勢推行,以及當前虛神戰場你死我活的殘酷現實下。
都變得煙消雲散,根本不容許他們有太多的選擇機會。
命令傳達各運朝後,白起、王翦等名將便直接率領著大秦銳士。
開始橫行整片東方區域,一邊接收那些選擇徹底歸附運朝中的兵馬,一邊清洗那些仍然抱有不切實際幻想的零星勢力。
李斯和韓非派出的使者,亦是跟隨著大軍前進,不斷進行游說,陳述利害。
鐵血手段與懷柔政策兩者齊頭並進,願意臣服並交出權力的。
嬴政並沒有絲毫虧待,直接賜予爵位、資源。
甚至還允許他們的家族子弟進入大秦的官僚體系之中。
而負隅頑抗者,則被毫不留情地碾碎,其國運、資源盡數的並入大秦。
在這種雷霆萬鈞的攻勢下,東方區域的整合速度遠遠超過預期。
長城虛影不斷延伸,拓展,在新納入的疆域,以及原大秦疆域外圍,構築起了一道綿延無盡的宏偉防線。
律令法網也隨著這些勢力的徹底歸附而不斷擴展,金色的法網線更加的密集、深邃。
其內所蘊含的律令之力,在吞噬了諸多運朝的氣運和法則後,變得愈發磅礡莫測。
並且與長城緊密聯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
百萬自各國精銳之中挑選出來的大秦銳士,在白起等人的嚴格操練下,很快便形成了強大的戰斗力。
並且很快便與原本的大秦軍隊融為一體,指揮隨心。
他們個個都身披玄甲,手持戈矛,軍陣肅殺之氣彌漫,信念堅定如一,散發出的氣血狼煙直沖雲霄。
與律令法網和萬里長城的氣象交相輝映,使得大秦疆域上空,終日籠罩著一股令人心安的磅礡氣息。
與此同時,其他幾大勢力也同樣沒閑著。
魏、齊、錢三國同盟,先是經歷了姬發的果斷狠辣,後面又被大秦的整合速度嚇了一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們也召集文武,加快了內部的融合與軍備競賽。
同時三國之間的資源也開始相互流通、人才交流愈發頻繁,似乎是想要打造一個真正鐵板一塊的聯盟體。
以應對未來不可避免的各種挑戰。三國邊境之處,大軍雲集,戰爭氛圍日益濃厚。
大周境內,姬發憑借吞並大趙帶來的龐大氣運,不僅傷勢盡復,修為更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如此,他自然也不會甘心就這樣成為襯托嬴政或者禹皇光輝的綠葉,他覺得自己還能再拼上一把。
隨即,他與趙帝進行一番交談後,在趙帝的協助下。
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強力的軍事鎮壓,快速平息著兩朝合並後的內部紛爭,將大趙的底蘊徹底消化吸收。
同時,還有了余力攻伐整個西方的零散勢力,使得大周變得更強。
西岐城上大周的氣運金鳳變得愈發凝實龐大,盤踞西方,對著東方虎視眈眈。
姬發手中的天子劍,經過國運淬煉之後,鋒芒也更勝往昔。
而最神秘的北方之地,大虞皇朝依舊籠罩在迷霧之中。
虞皇似乎對外界的風雲變幻漠不關心,大虞的疆域邊界安靜得出奇,沒有任何擴張的跡象,但也沒有人敢輕易踏入那片迷霧。
虞皇的這種超然姿態,反而是讓其他幾方勢力更加忌憚,摸不清他究竟在謀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