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自第一任人皇冥于此地建立大夏,一統洪荒之後。
就成為了洪荒眾生心頭的聖地,若不是大夏最後一任人皇“似癸”被商湯推翻之後。
泰岳城自行飛走,于首陽山附近演化成為一方特殊的秘境。
大商的歷代統治者,還想著繼續以泰岳城為國都。
然泰岳城雖走,但這泰山之巔,卻仍舊是萬靈心中的聖地。
更是歷代有為人皇,最想前去的地方,他們渴望自己的功績得到萬靈的認可,讓他們可以真正證得人皇道果。
然而,整個大夏,除了開創者冥,以及繼任者禹和其子啟外,再無他人,可以真正以大功德獲得萬靈認可,得證人皇道果。
而大商則更為稀少,除了初代商皇湯,因為推翻暴夏,再造乾坤之功,獲萬靈認可,在泰山封禪外。
其他的歷代商皇,再無人有此殊榮。
洪荒眾生也就此默認,後世人皇,要麼功比夏初三皇,要麼有開天闢地,再造乾坤之功者,方可于泰山封禪,得人皇道果。
至于其他人皇,就算做得再好,也很難得到人道氣運認可,得人皇道果。
故而,當帝辛決定于泰山封禪的消息傳開之後,洪荒眾生立刻陷入沸騰之中。
朝歌城內,比干、聞仲等重臣也立刻忙碌起來,籌備封禪大典所需的一應儀軌、祭品。
同時,旨意傳遍洪荒,邀請各路仙神、大能、人族先賢、萬靈代表,共襄盛舉。
他們對于帝辛泰山封禪的決定,沒有絲毫覺得不妥的地方。
在他們看來,帝辛廢除諸侯,使洪荒一統。
若是如此大功都無法封禪的話,那麼以後的人皇,即便是再耀眼,也不可能有封禪的機會。
洪荒之內的各方大能雖然感到驚奇,卻也沒有太過意外。
帝辛的功績確實有目共睹,說是直接容納了一整個量劫氣運也不為過。
這樣的人皇若是不能封禪,那其他的人皇也確實沒有啥機會了。
因此也一個個緊鑼密鼓的開始準備祝賀的事宜,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畢竟帝辛本就是洪荒最具有權勢的人,氣運加持下,還具備有聖人級戰力。
一旦其封禪成功,則很大可能一舉成為洪荒至強者之一,超越大多數大能者,誰又敢怠慢這樣的人皇。
三百年時光,對洪荒而言不過彈指一瞬。
帝辛勵精圖治,借助虛神界中徹底整合的龐大氣運和巨大威望。
大力推行郡縣制,削弱舊貴族影響力,廢除活祭等陋習,廢除奴隸制度。
提拔寒門與有功之臣,使得大商國力蒸蒸日上,洪荒大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向心力,新生代強者層出不窮。
當然,這期間,並非沒有暗流涌動。也有一些失去封地特權、心懷怨望的舊貴族試圖串聯,拖慢大商的發展。
但在聞仲的鐵腕監察和黃飛虎等人的嚴密布防下,皆被無聲無息地瓦解。
帝辛的威望,隨著新政的穩步推行和國力的強盛,慢慢達到了頂峰。
朝歌城上方的氣運雲海,甚至超越了冥皇當道的時代。
氣運玄鳥在其上展翅翱翔,如同真正的血肉生靈一般,散發出令人心悸的威勢。
這點其實並不算離譜,畢竟相比于冥皇那個時代。
這洪荒大陸早就不知道擴張過幾次,同時,在歷代人皇的治理下,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也早已超越了之前的任何時代。
而氣運的基礎,本就來源于土地和生靈,帝辛佔據了整個洪荒大陸,又有充足的人口,氣運超過冥皇時代,本就應該是理所應當的。
可惜先前的數代人皇,都沒有帝辛這樣的雄才大略,可以整合整個洪荒大陸氣運。
不然這人皇道果,恐怕早就被先皇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