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封完群臣之後,禹收起封神榜,還未來的及與自己從未見過面的兒子敘一番父子之情。
便進入了帝宮深處,拜見了冥的分身,將啟和伯益的事情說了出來,並且講出了自己的擔心。
冥的分身饒有興趣的敲擊著座椅的扶手,按照原本的洪荒神話。
在禹治水之時,伯益便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將,等到禹成為人族共主之後,伯益更是在人族之中賢名遠揚。
但是,當時還有另一個比起伯益更加耀眼的存在,那就是禹的兒子啟。
他的能力甚至還在伯益之上,賢名比起伯益也絲毫不差。
禹成就人皇之前,是考慮過冊封啟為下一任人族共主的。
只是考慮到人族貫徹了幾代的禪讓制度,禹最後還是把人族共主之位傳給了伯益。
最終惹得啟心生不滿,在禹成就人皇,無法插手人族之事後。
啟便直接起兵,武裝奪權,或許是上古的人族太過單純。
伯益對于啟似乎沒什麼防備,輕易的便被啟奪取了共主之位。
從此人族由禪讓制,變成了家天下,伯益也被流放,最終下場,冥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現在,禹又為這個問題感到糾結,讓冥不由得好笑不已。
冥心中對于禪讓或者家天下,並沒有什麼執念,王朝更替在他心中,更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他當初之所以禪讓給禹,只不過是因為當時的禹更為適合罷了,並沒有其他太多的想法。
而且這次大夏也不過才傳承兩代,禹竟然依然為這個問題煩惱,讓冥頗有一種直面歷史的感覺。
冥的化身目光洞徹虛空,仔細對比了一下啟和伯益兩人的實力和勢力。
最後無奈一笑,這還有什麼好考慮的,伯益看似名聲不小,也為基層做了不少實事。
但其實並沒有什麼根基,一切不過是無根浮萍。
反觀啟,不僅自身有著同樣的名聲,因為血脈和能力的原因,身邊還聚攏了一大批人才,甚至連軍隊也有,可謂是根基深厚。
這要是禹再選擇將大夏皇位禪讓給伯益,啟只要有一點不甘,只要沒有他們這些高層插手,那麼啟便輕易的就可以奪取那個位置。
到時,不僅大夏會出現第一次內亂,還會損失掉伯益,以及聚集在伯益身邊的各路賢才。
這在冥看來,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事,倒不如直接讓啟繼位,大夏氣運沒準還能繼續提升。
理清頭緒之後,冥的分身便直接對禹說道︰“禹皇,你沒必要考慮那麼多,人皇之位,不僅是權利,同樣也是義務,需要肩負重擔。”
“福緣不夠,能力不夠之人,坐上這個位子,非但不是什麼好事,反而是對自己,對萬靈的不負責。”
“你兒子既然有這個能力,你更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又何必去在意外人的非議。”
“身為皇者,更要具備長遠的目光,只要所作所為,對人道有利,對萬靈有利,那就足夠了。”
禹神情一怔,隨後對著冥的分身恭敬一禮︰“多謝冥皇指點,禹受益匪淺!”
在冥的話語說出後,禹只感覺自己如同醍醐灌頂一般,“是啊!既然兒子有這個能力,為何不給他一次機會。”
“啟的實力,可以說已經對伯益形成了碾壓,何必要無端制造隱患。”
“孺子可教也,去吧!”冥滿意頷首,揮手示意禹該去陪陪自己的家人了。
禹感激行禮,離開了冥的化身所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