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二人來到百里外的一個山地部落。起初部落首領對兩個人的建議將信將疑。
但礙于雲霄的威名,再加上烈山氏親自示範,用三天時間開出了一小片梯田後,布下了天然的小五行之陣,所有人都震驚了。
部落首領當即拍板決定,同意了兩人的決定,召集族人,烈火焚山,然後夯土為梯。
雲霄又召來一個真龍行雲布雨,在高處形成小湖,用一根根竹竿連接,讓小五行陣成功運轉。
一番操作下來,當第一茬山黍豐收時,整個部落都沸騰了。
烈山氏站在歡呼的人群中,小臉曬得黝黑,卻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師父,我們成功了!”他興奮地說,“我要把這種方法教給所有山地丘陵部落!”
雲霄點點頭,卻又提醒道︰“但你要記住,洪荒各地山勢不同,需因地制宜。”
烈山氏認真記下,隨後從懷中掏出一卷嶄新的竹簡。
“師父放心,我已經根據各地情況,開始編寫《山地耕作法》,之後我將再次踏遍各處山地,完善此法,將其傳遍大夏疆域。”
雲霄欣慰地拍了拍烈山氏的肩膀,神情一陣恍惚,自己這個徒弟果然很不凡啊!
兩人不知道的是,在兩人實驗成功之際,大夏氣運之上,悄然多出了一抹赤色,氣運金龍仰天咆哮,整個大夏的氣運都悄然提升了三成。
冥坐在議政殿中,左手傳國玉璽,右手崆峒印的把玩著,感受著它們因為人族氣運提升,而正在衍生的禁制。
嘴角微微勾勒出一抹笑意︰“刀耕火種,奠定了人族基礎,食物的獲取簡單許多,使得人族不再刀口舔血,人口也進入了大爆發時代,人族氣運自然會因此提升。”
“而大半由人族構成的大夏,自然也會因此氣運拔升。”
“接下來,就該嘗百草了,這滾滾大勢,終究還是來了。”
烈山氏帶著《山地耕作法》奔走于千山萬壑之間,根據各處的地理情況不斷完善著他的著作。
同時也整理出了許多通用的農耕技巧,傳與萬民,名聲在大夏也越來越廣。
在烈山氏不斷游走各大部落之間時,新的問題也被其發現。
雖有梅蘭竹菊,與一眾祖巫為洪荒定義了四季流轉,大夏子民們也大概知道春種秋收的規律。
只是卻沒有一個統一的規範,各部門之間的耕種時間也總是有著差別。
這也導致同樣的種子,同樣的土地,最終收獲卻有著很大的差別。
甚至有人誤了農時,錯過了種種子的最佳時間,導致顆粒無收。
也有人早收或者晚收,承受了巨大的損失。
烈山氏與雲霄遍游大夏疆域時,就遇到多次這樣的事情。
見證了無數因為錯過農時,而導致辛勞許久,最終毫無收獲的情形。
混亂的景象,刺耳的哭訴,如同一根根細針,扎在烈山氏心上。
他走遍大夏疆域,因錯失農時而導致的悲劇,比比皆是。
四季流轉的概念已被梅蘭竹菊和祖巫們定下,但“春種”、“秋收”這樣籠統的詞語,對于精耕細作而言,無異于盲人摸象。
“師尊,”烈山氏抬頭望向身旁的雲霄,眼中是深深的憂慮。
“‘春種秋收’四字,涵蓋萬千氣象。早一日,晚一日,天差地別。”
“若無更精確的時序指引,族人們辛勞一年,最終仍是靠天吃飯。”
“與昔日狩獵采集,又有何本質區別?我們推廣農耕之法,豈非事倍功半?”
雲霄頷首,目光投向遼闊無垠的天空︰“天地運行,自有其規律。日月升降,星辰移轉,草木榮枯,鳥獸蟄動,皆是時序之表。”
“欲定農時,需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以萬物為師,方能在混沌中梳理出清晰的脈絡。”
“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烈山氏喃喃重復,眼神逐漸亮起,仿佛撥開了眼前的迷霧。
他猛地從懷中掏出那卷隨身攜帶、已記錄了許多農耕經驗的厚重竹簡,翻到空白之處,鄭重地刻下三個古樸的大字——《農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