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家後院那透著古樸韻味的正堂之中,明媚的陽光透過精致雕花的窗欞,化作絲絲縷縷斑駁的光影,輕輕灑落在屋內眾人的身上,仿佛給這場景蒙上了一層柔和的紗幕。
王大娘子身著一襲得體的錦緞衣裳,那衣料上的暗紋在光影下若隱若現,彰顯著不凡的身份。
她梳著整齊的發髻,發間點綴的珠翠隨著她的動作微微晃動,更添幾分端莊。
此時,她神色間滿是虔誠,正帶著華蘭和如蘭,準備給後院幾位仙人畫像上香,那模樣仿佛將滿心的期盼都寄托在了這即將進行的祈願之事上。
盛家的庭院著實氣派不俗,布局規整且處處透著講究。
那寬敞的地面由一塊塊青石板鋪就而成,每日天還未亮,僕役們便開始精心擦拭,此刻在陽光的映照下,光可鑒人,宛如一面面天然的鏡子,將周圍的景致清晰地倒映其中。
兩旁的回廊蜿蜒曲折,似兩條靈動的長龍盤踞在庭院兩側。
回廊下王若福帶著大女兒華蘭和小女兒如蘭來到供奉釋道儒三家仙人的香堂。
王大娘子跪在幾位仙人畫像面前,嘴里念念有詞,話語中滿是對徐子建的期許︰
“三清真人也好,菩薩也罷,求您保佑我那未來女婿此次會試能夠高中啊。
若是徐表佷高中我必定每日拜祭香火不斷,供奉幾位上仙!
最好讓我家華兒嫁過去徐家後,盡快生個大胖兒子!”
華蘭跟在後面,身姿婀娜,她心里同樣祈禱,“三清真人,佛祖,孔聖人,保佑徐表弟能高中。”
徐子建若是能夠高中,在這汴京城里的地位必然水漲船高,自己嫁過去也更體面。
這于情于理,華蘭都盼著他順遂如意呢。
如蘭年紀小正在後面打瞌睡呢,被姐姐華蘭抬著下巴瞪了一眼警告後,她這才老實跪下跟著拜祭。
王大娘子誠心誠意地在家跪拜神仙,求神仙們保佑女婿能夠高中。
盛 剛好路過看著牆上的三張畫像,譏笑她︰“你三家都拜,到底求的是哪路神仙?”
王大娘子說︰“油多不壞菜,禮多人不怪,三家都拜總是沒壞處的!
老爺你要不也進來拜拜吧!
徐表佷畢竟也是你未來女婿!”
然後拉著盛 也拜一拜,可盛 就是不听。
“拜什麼拜!徐表佷的實力考上三甲易如反掌!
哪里用得著我去給他求神仙!”
王若福拜了好一會,才帶著女兒們離開香堂。
盛 左右觀察了一會,確認王大娘子離開後,自己偷偷地跪拜在三家神前,嘴里嘀咕著︰“諸位神名聖師,保佑我女婿子建讓他一舉高中!最好中個狀元回來!”。
盛宏對于未來女婿徐子建的實力還是很看好的。
上次徐子建在上元節文會上獨佔鰲頭,讓他在同僚面前很有面子。
出了盛家那朱紅的大門,街道上行人並不算多,暖陽懶懶地灑下,給整個街道都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讓一切都顯得那麼溫馨而祥和。
街邊的店鋪幌子在微風中輕輕擺動,發出輕微的“簌簌”聲響,仿佛也在附和著她們的祈願。
考試前一天,徐氏早早地便帶著幾個姑娘坐上馬車,出發去三清觀為徐子建會試祈福。
一路上,馬車緩緩前行,車窗外的街景如畫卷般不斷變換,有熱鬧的市井小巷,有挑著擔子叫賣的小販,還有嬉戲玩耍的孩童。
可徐氏的心思卻全在即將踏入考場的兒子身上,她的手緊緊攥著帕子,那帕子都被揉得有些褶皺了,心中滿是忐忑與期待,時不時還探出頭去看看離道觀還有多遠。
不多時,馬車便停在了三清觀前。
道觀周圍古木參天,棵棵大樹猶如忠誠的衛士一般,伸展著粗壯的枝干,撐起一片濃郁的綠蔭。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星星點點的光斑,像是給地面鋪上了一層金色的碎鑽,整個道觀都籠罩在一片清幽靜謐之中。
道觀的建築古樸典雅,飛檐斗拱的設計盡顯出一種超凡脫俗的韻味,那翹起的檐角仿佛要沖破雲霄,與這天地融為一體。
她們依著流程,先是來到淨手池邊淨手潔面,那清涼的水從指尖滑過,似是也洗淨了心中的浮躁。
而後,她們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步入大殿。
徐氏率先上前,從一旁的香案上拿起香,用燭火輕輕點燃,雙手舉香,高高舉過頭頂,而後深深鞠躬,那動作緩慢而莊重。
裊裊青煙從香爐中升起,起初是一縷縷,接著漸漸匯聚,仿佛帶著她們的心願,緩緩飄向天際,承載著對徐子建的深切祝福。
徐兆兒和徐晴兒以徐家其他姑娘們也依次上香、跪拜,每個人的眼神中都透著真誠,那繚繞的香煙在大殿中彌漫開來,將這祈願的氛圍渲染得愈發濃厚,仿佛整個大殿都被這份深情所填滿。
而在另一邊,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天邊像是被哪位技藝高超的畫師染上了橙紅色的顏料,那色彩由淺至深,暈染開來,晚霞如錦緞般絢爛,倒映在河面上,波光粼粼間,河面宛如一幅天然的絕美畫卷,美不勝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徐氏站在道觀的一處回廊,望著那晚霞,心中思緒萬千,看著忙碌的姑娘們,又想到即將踏入考場的徐子建,眼眶微微泛紅,喃喃自語道︰“三清真人保佑啊,保佑咱們徐家平平安安的,我的建哥兒在會試上順順當當,孩子們也都能無病無災,順遂如意呀。”
那話語中飽含著一個母親對兒子深深的牽掛與期盼,隨著微風飄散在這道觀的空氣中。
與此同時,徐子建約了甦軾、甦轍、劉慶、曾誠幾位公明書院的同學相聚。
他們選了一家平日里常去的酒館,這酒館位置極佳,坐落在河邊,周圍景色宜人。
河水潺潺流淌,那清澈的河水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粼粼波光,恰似無數顆細碎的寶石在水面跳躍,璀璨奪目。
河岸邊垂柳依依,細長的柳枝垂落在水面,隨著微風輕輕搖曳,泛起層層漣漪,好似一幅靈動的水墨畫,讓人賞心悅目。
此時,酒館的雅間里,氣氛熱烈卻又帶著一絲緊張。眾人圍坐在一起,桌上擺著幾壺好酒,那酒一開封,醇厚的酒香便在屋內飄散開來,勾得人食欲大增。
還有幾盤簡單的下酒菜,雖不算奢華,卻也別有一番滋味,是這酒館的招牌小菜,透著濃濃的家常風味。
透過雅間的窗戶,可以看到外面河邊的景色,偶爾有小船悠悠劃過,船上的船夫哼著不知名的小曲兒,那悠然的曲調順著風飄進雅間,給這略帶緊張的氛圍添了幾分閑適,讓大家的心情也放松了些許。
徐子建率先舉起酒杯,他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那眼神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說道︰
“各位同窗,咱們一同在書院求學多年,那無數個日夜一起鑽研學問、探討典籍的場景仿佛就在昨日啊。
咱們曾為了一個觀點爭得面紅耳赤,也曾為解開一道難題而共同絞盡腦汁,那些時光如今想來,都是無比珍貴的回憶。
明日會試在即,這是咱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此次考試,關乎著咱們的前程,更關乎著咱們能否有機會為朝廷效力,實現心中抱負。
今日相聚,只願咱們都能榜上有名,往後一起為朝廷效力,來,干了這杯!”
說罷,仰頭一飲而盡,那酒水順著喉嚨流下,似是將那份豪情也一同咽下,化為了前行的動力,讓他的眼神愈發明亮。
甦軾哈哈一笑,他本就是豁達之人,此時更是滿臉笑意,說道︰“公明兄說得極是,咱們平日里所學,此刻便是派上用場之時,切莫怯場,定要將那滿腹才華都展現出來才好。咱們讀了這麼多書,不就是盼著今日能在那考場上揮斥方遒嘛。就像那寶劍,磨礪多年,終要在此時出鞘顯鋒芒呀。”
甦轍也跟著點頭,他微微皺眉,卻透著認真勁兒,說道︰“是啊,此次會試,听聞競爭必然激烈,各路才子齊聚,那都是有真本事的。但咱們只要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問心無愧便好。畢竟,這學問之事,盡力而為方不負自己多年的苦讀呀,結果如何且不去管它,只求無愧于己。”
劉慶和曾誠也紛紛附和,劉慶拍著胸脯說道︰“咱們這幾年的功夫可不是白費的,定要在考場上好好較量一番,讓考官們瞧瞧咱們的厲害。咱可不能輸給別人,要把自己的所學都亮出來。”
曾誠則笑著說︰“對呀,大家都加油,不管結果如何,咱們這同窗情誼可是永遠都在的呢。以後不管身在何處,這份情誼都不能忘呀。”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相互分享著自己這段時日的備考心得,有的說自己如何攻克了那晦澀難懂的經史難題,如何查閱眾多典籍,反復琢磨,終于豁然開朗。
有的講怎樣在策論寫作上有了新的思路,如何關注時事,將所學與實際相結合,讓文章更有深度。
大家也彼此鼓勵著,那濃濃的同窗情誼在這小小的雅間里彌漫開來,似是比那酒香還要醇厚幾分,讓這雅間里充滿了溫暖與力量。
酒過三巡,眾人的臉上都泛起了紅暈,眼眸中卻透著微醺的笑意,而那份堅定卻愈發明顯,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高中之後的美好未來,或是入朝為官,為百姓謀福祉,施展自己的治國方略。
或是繼續鑽研學問,著書立說,將自己的學識傳播開來,啟迪後人。
每個人的心中都懷揣著夢想,在這即將踏入考場的前夕,那夢想愈發熾熱,如同燃燒的火焰,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
此時,窗外的天色漸晚,天邊的晚霞慢慢褪去,只留下一抹淡淡的余暉,給整個徐家宅院籠罩上了一層溫馨又略帶惆悵的氛圍。
徐氏她們也已經從三清觀回到了家中,家中的僕役們早已點起了燭火,燭光照亮了屋子,卻照不亮徐氏心底那隱隱的擔憂,她坐在椅子上,眼神有些空洞,心里依舊惦記著兒子明日的考試。
日子就這樣在眾人的忙碌與期盼中過去,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整個汴京城里仿佛都籠罩在一種既緊張又期待的氛圍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街小巷時不時能看到學子們行色匆匆的身影,他們或是捧著書卷,口中念念有詞,抓緊這最後的時間溫習,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他們無關。
或是三兩成群,一邊趕路一邊討論著可能出現的考題,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恍然大悟,那神情專注而嚴肅。
街邊的店鋪談論的也多是此次會試的話題,茶館里,時常能听到有人在猜測今年的主考官會出怎樣刁鑽的題目,又會有哪些才子能夠脫穎而出,眾人各抒己見,爭論得不亦樂乎。
學子們都在做著最後的準備,而徐子建也懷揣著眾人的祝福與期盼,每日在書房里查漏補缺,將平日里所學又細細梳理了一遍又一遍。
那桌上的書卷被翻得都有些破舊了,書頁的邊角也微微卷起,可他依舊不敢有絲毫懈怠,只盼著能以最佳的狀態踏入那決定命運的考場。
嘉佑六年三月初六。
開考當日的清晨時分,徐子建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禮部貢院,準備開始入場了。
大周朝會試入場時間是卯時大致相當于現在的早晨5點到7點)左右,考生就得前往貢院排隊等待檢查,核驗身份、搜身等一系列入場程序後進入考場。
考場外,作為最近在汴京小報佔據熱搜榜第一的人,徐子建的到來引起了參加考試學子們的騷動。
有一位學子夸贊道︰“這就是在上元節文會上力壓群雄的徐公明,果然是氣質非凡,這次會元怕是非他莫屬了!”
也有人反對道︰“不就作了幾首詩嗎?會試考的可不僅僅是詩詞,考的更是策論!
要是他的策論也能力壓眾位學子我才服他!”
“徐子建,你給我等著!
這次會試我一定會考得比你好!”
老冤家徐坤死死地盯著徐子建的背影。
……
徐子建沒有在意別人的議論。
與親人告別後,他踏入了貢院門口,抬頭看了一眼貢院門口的牌匾他握緊了拳頭。
這是他徐子建在大周朝未來仕途的新起點。
……
嘉佑六年考試前幾天,主考官歐陽修和幾位考官入駐貢院。
那貢院本就是平日里學子們心中既敬畏又向往的地方,此時更是戒備森嚴。
高大的院牆透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朱紅的大門緊閉,仿佛將外界的喧囂都隔絕開來。嘉佑帝深知此次會試的重要性,調動三千禁軍守衛貢院考場維持秩序。
那一排排禁軍身姿挺拔,如同一棵棵蒼松,他們身著整齊的鎧甲,手持兵器,目光炯炯,警惕地注視著周圍的一切動靜,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們的眼楮,仿佛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確保著考場的安全與秩序,讓這貢院成為了一個只關乎學問與才能較量的神聖之地。
歐陽修和幾位考官齊聚一堂,開始討論考試考題,這可是重中之重的環節。
歐陽修坐在首位,他身著一身莊重的官服,神色嚴肅,目光深邃而睿智,仿佛能看穿一切表象,直達學問的本質。
他微微皺眉,說道︰“此次會試,關乎我大周選拔人才,考題需既能考察學子們的學識功底,又要能看出他們對時事的見解,切不可敷衍了事啊。咱們要選出的是真正能為國家效力,有思想、有見地的賢才呀。”
王 身為翰林學士,也點頭附和道︰“歐陽大人所言極是,咱們當慎重為之,要讓真正有才華、有思想的學子能夠脫穎而出才好,不能讓那些只會死記硬背的人蒙混過關。”
梅摯是龍圖閣直學士,他手撫胡須,思考片刻後說道︰“那策論的題目,不妨結合當下的一些民生之事,也好看看學子們是否心懷天下,能否對百姓的生活有所關注,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呀。”
韓絳為知制誥,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詩詞方面的考題,也不能只重辭藻華麗,更要注重意境與情感的表達,如此才能選出有真才學的啊,要讓詩詞有韻味、有意境,能打動人心才好。”
範鎮是集賢殿修撰,他補充道︰“經史部分的考查,需注重對經典的理解與運用,不能死記硬背便算過關,要能從中汲取智慧,運用到當下的情境之中。”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經過反復商討,終于擬定了考題,而後上奏嘉佑帝。
嘉佑帝仔細審閱了考題,他坐在那龍椅之上,神情凝重,深知這考題關乎著大周的未來人才選拔,思索良久後,同意了考官出的考題。
同時,開考前一天歐陽修和幾位考官申明考試紀律和閱卷要求,禁止徇私舞弊。
歐陽修站在貢院的庭院之中,面對著即將入場的學子們,聲音洪亮地說道︰
“諸位學子,此次會試,乃我大周選拔賢才之重要途徑,考場之上,嚴禁任何作弊行為,一經發現,絕不姑息。
咱們要保證這考試的公平公正,讓有真才實學的人得以施展。
閱卷之時,各位審卷官也定會秉持公正態度,只看文章優劣,不論出身門第,望大家憑真才實學應試,切不可心存僥幸。
現在我宣布,各位考生入場!”
他的話語回蕩在貢院之中,擲地有聲,讓每一位學子都深知此次考試的嚴肅性,也讓大家更加堅定了要憑本事應考的決心。
徐子建看著前方的主考官歐陽修,臉上自信一笑。
“會試麼!我來了……”
喜歡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請大家收藏︰()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