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店前線,日軍第二師團同樣在積極準備。
“總攻發起時,第二師團必須第一個突破支那軍防線!”岡村寧次在軍官會議上如此強調︰“這是關乎帝第二師團聲譽的戰斗!”
九月中的淞滬,天氣依然悶熱。
戰場上偶爾響起零星的槍聲,但整體相對平靜。
這種平靜卻讓人更加不安,仿佛蓄勢待發的弓弦,緊繃到極致。
每個人都明白,暴風雨即將來臨。
在這段相對平靜的幾天日子里,一場特殊的心理較量也在暗中進行。
日軍向華夏軍隊陣地投放傳單,上面用中文寫著︰
“支那士兵們!你們已被拋棄!你們的軍官吃香喝辣,卻讓你們送死!日本皇軍優待俘虜,放下武器,保證生命安全!”
華夏軍隊則回應以廣播和傳單︰“日本士兵們!你們的長官欺騙了你們!這場戰爭只會帶來死亡和痛苦!反抗你們的軍官,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
有時夜晚,雙方陣地甚至會隔空喊話。
一名會日語的華夏軍官大聲喊道︰“日本士兵們!你們為什麼來到華夏的土地?你們的家人也在等待你們平安回家啊!”
日軍陣地則回以辱罵和槍聲。
但這種心理戰的效果有限,華夏軍隊是在保土衛國,根本沒有退縮的想法。
同樣的,日軍被洗腦的士兵也不認為自己的侵略有什麼錯誤,他們都是在為天皇而戰,是光榮且神聖的!
雙方士兵只知道必須戰斗下去,直到勝利或死亡。
。。。。。。
九月十八日,日軍增援部隊開始抵達上海。
第一支抵達的部隊是第101師團和野戰重炮兵第5旅團。
隨後大規模登陸開始。
長江口密密麻麻停滿了運輸艦,小艇來回穿梭,運送士兵和裝備上岸。
碼頭上,新到達的日軍部隊整齊列隊,接受檢閱。
重型火炮,彈藥箱,車輛物資堆積如山,與疲憊不堪的第二師團和第十二師團日軍士兵相比,這些新來的士兵裝備齊整,士氣高昂。
華夏軍隊偵察機發現了日軍大規模集結的情況,立即報告指揮部。
陳誠面色凝重地看著偵察報告︰“日軍總兵力預計要達到二十余萬,重炮超過三百門,這是淞滬會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敵軍集結。”
他立即下令︰“全線進入最高戰備狀態,後勤部門開始向後方轉移非戰斗人員和重要物資,各部隊做好持久作戰準備,同時指定撤退路線和交替掩護計劃。”
前沿陣地上,華夏士兵們默默檢查武器,囤積彈藥。
許多人寫下最後一封家書,交給後勤人員保管。
他們知道,即將到來的戰斗將異常殘酷。
遠處,日軍重炮開始試射,隆隆炮聲如同雷鳴,預告著一場血腥風暴的到來。
天空陰沉下來,仿佛也為這片土地即將迎來的災難而哀悼。
就在這雙方即將開始新一輪血肉絞殺的時刻。
先一步開戰的確實在淞滬戰場的上空!!
在偵查到日軍增援部隊開始登入,大批武器彈藥囤積灘頭或者碼頭的時候,華夏空軍再次出動。
早在一開戰,華夏空軍就成功轟炸了虹口日軍海軍陸戰隊,還有給數艘日軍軍艦造成損傷,可謂是戰果斐然。
但後來終因本身戰機數量上的差距,選擇避開日軍戰機的鋒芒,丟失制空權,只進行小規模襲擊和偷襲作戰為主。
但這次,戰場岌岌可危,華夏空軍選擇再次主動出擊。
9月18日,上午8時30分,長江入海口籠罩在薄霧之中。
高志航站在機場的跑道旁,望著東方漸白的天空。
深吸一口氣,冰冷的空氣刺痛著他的肺腑。
六年前的今天,東北淪陷,他和許多東北籍飛行員從此失去了故鄉。
而今,戰火已燒到上海,他們的身後就是南京。
“大隊長,所有飛機已檢查完畢,加滿了油,裝滿了彈。”
高志航轉身,看到機械長站在身後,臉上沾著油污,眼楮里布滿血絲。
這些地勤人員已經連續工作了三十六個小時,只為讓那些老舊的戰機能夠再次升空作戰。
“兄弟們準備好了嗎?”高志航問。
“都在等著您下命令。”
高志航點點頭,走向機場一角的簡報室。
幾十名飛行員已經聚集在那里,穿著略顯破舊的飛行服,臉上混雜著緊張與決絕。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飛行時間不足百小時,有些甚至才剛從航校畢業不到三個月。
“諸位。”高志航站到一張簡陋的桌子前,上面鋪著一張上海地區地圖︰“情報顯示,日軍昨夜有大批運輸船抵達吳淞口,卸下了大量彈藥和裝備,我們的任務是摧毀這些物資。”
他用手在地圖上劃過一條線︰“我們將分兩批出發。
我先帶第一中隊霍克三型戰斗機護航,五分鐘後,第二中隊諾斯羅普轟炸機跟進。
航線沿長江東下,至崇明島轉向北,從海上突入吳淞口。”
一名年輕飛行員舉手問道︰“大隊長,日軍在“龍驤號”和“加賀”號上有艦載機,我們會不會。。。”
“會,他們一定會起飛攔截。”高志航打斷他︰“所以我們需要速戰速決。
轟炸機隊找到目標立即投彈,不得戀戰。戰斗機隊負責掩護,听到明白?”
“明白!”全體飛行員齊聲回答。
高志航環視這些年輕的面孔,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記住,”高志航的聲音低沉下來,“我們的飛機不如敵人,數量不如敵人,訓練時間也不如敵人。
但我們有敵人沒有的東西,們是為保衛家園而戰,今天,六年前的恥辱,我們要用敵人的血來洗刷!”
飛行員們肅立,眼神堅定。
“出發!”
九時零五分,十九架霍克iii型戰斗機轟鳴著沖上天空。
高志航率領他的中隊在機場上空盤旋,等待轟炸機編隊。
五分鐘後,八架諾斯羅普2e輕型轟炸機也升空了。
高志航搖了搖機翼,向轟炸機隊長機示意,隨後推動操縱桿,向東飛去。
晨光灑在機翼上,高志航瞥了一眼下方的長江。
江面上薄霧繚繞,幾艘漁船正在撒網,仿佛戰爭與它們無關。
他多麼希望和平依然存在,但日軍已經攻入上海一個多月,國軍傷亡慘重,卻仍在頑強抵抗。
飛行編隊保持著一千五百米高度,這是為了節省燃料,同時也避免過早被日軍觀測站發現。
高志航不時回頭查看編隊情況,用手勢指示隊員保持隊形。
一小時後,崇明島出現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