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的父親李勝,早年是做挖樁還有一些爆破工作的。
那些年的人,安全意識沒那麼高。
為了養家糊口,也不管有沒有危險,先干了再說。
如果單純是挖樁的話,下面一直是泥土,這個倒還好一點。
可是上面是泥土,越往下挖的話,幾乎都能夠踫到石頭。
在一米左右的空間,用鑿岩機破開那些石頭,塵粒自然很多。
或許他們一開始也會戴口罩,可在下面又濕又熱,戴著口罩干活呼吸都困難,于是就直接摘了口罩。
一兩次肯定沒事。
長年累月,那麼問題就來了。
許陽記得李軍父親干這一行干了十幾年,而且他父親又是那種務實的人,除非是實在太渴了,要不然連口水也得等收工後再喝。
就這樣,落下了病根。
剛檢查出來的時候,如果有錢的話,那麼治療的幾率會比較高。
不過李軍家境一般般,別說大手術,哪怕是大醫院,也是實在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去一趟。
平時大部分都是在當地醫院輸點液,癥狀緩解後,就不去理那麼多了。
當然李軍父親這個病情會在這兩年突然加重,其實與他個人也有關。
在檢查出塵肺這個病後,醫生就交待過,盡量不要過于操勞,一有情況就要去醫院檢查。
可是他不听。
那時李勝檢查出塵肺才五十多歲,覺得自己還年輕,肯定不會一直坐在這里什麼都不做,天天起來等吃等喝。
如果是那樣的話,他會覺得每天過得非常難受。
于是兩年前,他有一次偷偷瞞著李軍他們去給別人當搬運工。
回來的那天晚上病情就加重。
區醫院處理不了,直接就轉到了市人民醫院,送進icu急救。
那一次在icu搶救了一個星期才撿回一條命,之後在醫院住了一個月才出院。
自從那一次之後,李勝的情況就越來越嚴重了。
醫生說了,那個肺已經破開了。
如果有錢的話,可以動手術補一補,但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李軍其實曾想賭一把,可惜手上沒有錢。
那一次的住院,清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不少錢。
沒錢的話,就只能夠讓病人自己注意。
在那之後,李軍父親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吸氧。
他的肺就像是破了洞的氣球,就算將氣充得最滿,過一陣子氣也會慢慢漏掉。
前不久又進了一次icu,情況就更加糟糕了。
許陽等人都明白,李軍父親撐不了多久了。
按醫生說的,除了肺的問題,像肝、心髒這些都受到影響。
也沒有什麼辦法了,能夠做的就是等日子。
與李軍父親同一批的那些患有塵肺的人,幾乎都走得差不多了。
很多人在那一年宣布全面放開的時候,一下子的病毒沖擊,再加上基礎病都沒了。
李軍父親還能撐到現在,已經很不錯了。
許陽和凌樂輝兩人趕到醫院的時候,李軍一個人在醫院門口坐著抽煙。
許陽知道李軍是不抽煙的。
看著李軍這樣子,許陽兩人心里大概猜到結果了,但還是忍不住問一句。
\"李叔現在情況怎樣?\"
\"走了。\"
李軍抬起頭看了許陽一眼,將手里的煙狠狠的抽一口。
因為抽得過猛,還把自己嗆了一下。
好一會,李軍才將煙頭扔在地上,隨後站起來把煙頭踩滅掉。
許陽一些話卡在喉嚨處,沒有說出口。
\"其實我一直都有心理準備,醫生早就說了,他時日無多,就是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
我心里自然是想著,能撐多幾年就多幾年,盡管每一次發病,他都很痛苦,但身為兒子,仍然是希望他能夠多活幾年。\"
一個人的時候,李軍心情很平靜。
可是有旁人在時候,他的淚水就忍不住落了下來。
李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繼續緩聲道︰"雖然我心里是自私一點,想讓他多活幾年。不過他現在走了,似乎也是一種解脫。
不但他解脫了,我媽也解脫了,我跟我妹也解脫了。
好像在一瞬間,壓在所有人身上的事情都卸下了一樣。
阿陽,你讀書多,說說明是最親的人,為什麼他走了,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許陽沒回答,內心長嘆一聲。
一個家庭,要是有一個重病人,就會將全家人壓得透不過氣來。
李軍擦了擦眼楮,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
\""阿陽不好意思,我現在情緒不太好,說話可能有點沒有頭腦……"\"
\"兄弟一場,別說那麼見外的事情。\"
凌樂輝道︰\"就是呀,大家都是兄弟。誠如你自己說的,李叔走了,對大家都是解脫。現在你是家里的頂梁柱,別想太多。身為人子,你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自從李勝發病後,李軍直接就辭掉外地的工作回來。
但只有高中文化,高薪工作就不用去想了,就剩下一身力氣。
所以不管哪里有活,只要他做得來的都去做。
有時候李軍也會自責,如果他有本事一點,早幾年就賺到錢,帶他父親去治療,或許他父親不會這麼早走。
可是他能力有限,實在沒辦法。
等到他手頭有錢了,已經沒什麼治療機會了。
在醫院與李軍聊了一會,因為他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許陽和凌樂輝便離開了。
喪葬事,他們也幫不上什麼忙。
回去的路上,凌樂輝開車。
\"李叔好像還沒有到六十吧。\"
\"59。\"
許陽回了一句。
\"好像是59。上一次李軍去我店里時還說過,他媽去找人算過命,特意問過六十大壽能不能擺。李軍也說了,現在手頭不像以前那麼緊,還準備等他爸六十大壽的時候好好慶祝,就當是沖沖喜。誰知……\"
凌樂輝嘆了口氣,
\"唉,人生無常,該及時享樂。本來我跟我老婆商量再過兩年才要孩子,現在想了想,是時候了。要不然拖幾年,等孩子二十多歲,我都快六十了。身體好倒沒事,萬一有什麼病痛,就是連累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