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很匆忙的抬起來,直接滿臉焦慮之色
連連說道︰“相國大人,目前還未能查明具體是哪路兵馬,但看其軍容嚴整,氣勢洶洶,恐非善類。”
“哼!定是有人膽敢謀反!”董卓猛地一拍扶手,怒喝道
隨即用余光下意識看了看身邊的曹操與袁紹,說道︰“此事是否與你們有關?”
“相國大人,此事絕非我等所為。如今局勢本就敏感復雜,若有軍隊集結城外,我等也擔憂會引發更大的混亂,還望相國速速派人查明真相,以安民心。”曹操趕忙躬身行禮,神色坦然地說道
“曹公所言極是。如今城中人心惶惶,若再不盡快解決此事,只怕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還請相國大人以大局為重,莫要輕信讒言。”袁紹听了曹操的言論趕忙附和
董卓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但嘴上卻依舊強硬︰“哼!若讓我查出與你們二人有關,定不輕饒!來人啊,點齊兵馬,隨我出城查看!”
“相國大人,此時貿然出城,恐有不妥。萬一中了敵軍的埋伏,後果不堪設想。依老臣之見,不妨先派遣探子去打探清楚敵軍的虛實和來意,再做定奪。”皇甫嵩上一步拱手說道
董卓沉吟片刻,覺得皇甫嵩的話有幾分道理,便點頭道︰“哼!那就先派探子去打探一番。若讓我知道是誰在背後搞鬼,定要將他碎尸萬段!”
夏夏和蓮花在後方相互對視一眼,
此刻心中都明白,這不明軍隊的出現絕非偶然,或許正是一個轉機。
一瞬間,斥候匆匆返回,單膝跪地稟報道︰“相國大人,經探查,這支軍隊打著丁原的旗號,看樣子是並州太守丁原的軍隊。”
“哼!果然是丁原這個逆賊!他竟敢在這個時候起兵造反,真是不知死活!”董卓听完臉色變得更加陰沉,咬牙切齒地說道
曹操和袁紹听聞是丁原的軍隊,心中皆是震驚。
曹操暗自思忖︰丁原此舉究竟是何用意?莫非是想在這立帝之事上橫插一腳?
而袁紹則心想︰丁原向來在太原安分守己,此次興兵,必然不會無的放矢。
“諸位,丁原興兵造反,此乃大逆不道之舉!我當親率大軍討伐此賊,以揚我西涼董家軍威!誰願隨我一同出征?”董卓轉身看向眾人,怒吼道
話音剛落,只見董卓的義子呂布大步流星地站了出來,抱拳行禮道︰“父親大人,末將願隨你一同出征,定將丁原小兒那逆賊斬于馬下!”
“好好好!有奉先相助,我何愁不能剿滅丁原!其余將領,隨我一同出征!”董卓看到自己的義子主動請纓,非常得意的說道。
一時間,帳內將領們紛紛響應,士氣高昂。
“即刻點兵,明日一早出發,直搗丁原老巢!”董卓看著眾將,大手一揮說道
然而在一旁,作為董卓的軍師木木老者,緩緩上去說道︰“丁原是個大才,主公何不以讓其為自己所用呢?”
“木木老者,你這是什麼意思?丁原興兵造反,此乃大逆之罪,豈有招安之理?”董卓听聞軍師之言,微微一怔,隨即冷哼一聲
木木老者不慌不忙,撫了撫胡須,緩緩說道︰“主公,丁原此人,吾觀頗具將才,麾下亦有一批能征善戰之士。若一味以武力討伐,即便能勝,亦恐損兵折將,耗費時日。若能將其招安,使其歸順主公,為主公所用,豈不是如虎添翼?”
“你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丁原叛逆之心已顯,如何肯輕易歸順于我?”董卓眉頭緊鎖,面露思考之色,然後表示贊同軍師的觀點!
木木老者感受到董卓贊同自己的觀點,微微一笑,繼續胸有成竹地說道︰“主公有所不知,丁原之所以興兵,或許並非真心謀反,而是另有緣由。主公不妨先派人前去游說,許以高官厚祿,曉之以利害,若其能認清形勢,定會棄暗投明。”
董卓沉吟片刻,覺得軍師所言也有幾分可行之處,便點頭道︰“那便依你之計,派一能言善辯之士前去游說丁原。若其能歸順,自是再好不過;若其執意不從,再興兵討伐也不遲。”
“諸位,誰願前去游說丁原?”董卓環顧帳內眾將,等待答案!
眾將面面相覷,無人敢應。
畢竟丁原興兵造反,此時前去游說,凶險萬分。
就在此時,一個年輕的文官站了出來,躬身行禮道︰“主公,末將願往。末將自幼研習縱橫之術,善于言辭,定當竭盡全力,說服丁原歸順主公。”
董卓定楮一看這個文官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忠實大臣李儒,微微點頭道︰“好,便由你前往。若此事辦成,必有重賞;若有差池,提頭來見!”
此刻,李儒領命而去。
且說丁原營中,丁原正為戰事憂心,深知自己與董卓實力懸殊,此次興兵實屬無奈之舉。
“報!”一名士兵匆匆跑進營帳,單膝跪地“將軍,董軍遣使前來,求見將軍”
丁原心中一凜,完全不知董卓葫蘆里賣的什麼藥,當下吩咐道︰“帶他進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多時,李儒步入營帳,見到丁原後,恭敬行禮。
“你來所為何事?”丁原冷冷問道
李儒不卑不亢地說道︰“將軍,我家主公道,丁原將軍乃當世豪杰,一時興兵或有苦衷。如今主公願以誠相待,許將軍以高官厚祿,望將軍能棄暗投明,共圖大業。”
“董卓老賊,妄圖以利誘我。我丁原豈是貪戀榮華富貴之人!我興兵只為天下蒼生,豈能與他同流合污!”丁原听後,怒極反笑
李儒連忙說道︰“丁原將軍誤會了。我家主公深知將軍忠義,此番並非強迫將軍,只是希望將軍現在能審時度勢。將軍若繼續與主公為敵,只怕會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丁原沉思良久後點點頭︰“要我歸順董卓,除非他能答應我三個條件。”
“不知是哪三個條件?”李儒用憂郁的眼神看著丁原
丁原肯定的說道︰“其一,我不受董卓老賊任何官職;其二,需給我足夠的兵馬糧草,讓我繼續為天下蒼生效力;其三,若董卓日後有不義之舉,我有權自行其是”
李儒听後不敢擅自做主,連忙說道︰“將軍稍等,末將這就回去稟明主公”
言罷,李儒匆匆離去。
回到董卓的洛陽,李儒將丁原的條件一一告知董卓。
董卓听後,心中非常不悅,但在木木老者的勸說下,還是勉強答應了下來。
李儒回到丁原營中,將董卓應允之事詳細告知。
丁原听後,微微點頭,面色卻依然很嚴肅,此刻的眼神不禁深邃地望著遠方,緩緩說道︰“李儒,我此番歸順,實乃無奈之舉。那三個條件,皆是關乎天下蒼生,我自當盡力而為。但董卓此人,素來狡詐多疑,若他日有悖于諾言,我定不會坐視不管。”
“將軍放心,我家主公雖性情剛烈,但也深知輕重緩急。如今既已答應將軍的條件,自當遵守。還望將軍能與我家主公齊心協力,共謀大事”李儒很自然的恭敬的行禮
丁原冷哼一聲“但願如此。你且回去告知董卓,明日我便率部前往洛陽,與他一同商議後續事宜。”
李儒連聲稱是,不敢有絲毫懈怠,急忙轉身離去。
待李儒走後,丁原的副將張揚走上前來,面露擔憂之色︰“將軍,這董卓反復無常,我們真的要歸順他嗎?萬一他日後翻臉不認人,我們豈不是陷入絕境?”
“如今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我等身為將領,當以天下蒼生為重。若能借助董卓之力,平息戰亂,使百姓安居樂業,即便冒險,又有何不可?只是日後需多加防備,不可掉以輕心。”丁原嘆了口氣回應
次日,丁原率部浩浩蕩蕩地前往洛陽。董卓听聞丁原已到,親自出城迎接。
兩人相見,表面上客客氣氣,互相寒暄一番後,便一同進入城中。
在議事大廳中,眾人分列兩旁,董卓坐在主位上,笑著說道︰“丁將軍此次前來,真是令洛陽增輝啊。如今天下局勢動蕩不安,還需仰仗將軍之威,與我等共同平定。”
丁原拱手行禮︰“董公此言差矣。如今天下大亂,我等皆當為天下蒼生著想。若能攜手合作,必能早日恢復太平。”
董卓點頭稱是,隨後說道︰“不知丁將軍對當前局勢有何高見?”
“如今各地諸侯並起,戰火紛飛。若要平息戰亂,當先剿滅一些勢力較強、為非作歹的諸侯,以安民心。其次,要加強對地方的管控,整頓吏治,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丁原說完這番話,神色不禁非常嚴肅起來!
董卓听後,連連稱贊︰“丁將軍所言極是,正合我意。”
就在眾人商討之時,
突然有探子來報︰“報!城外發現一支神秘軍隊,不知何人率領,正向洛陽逼近!”
“何人如此大膽,竟敢來犯我洛陽?”董卓听後瞬間暴怒!
丁原則是眉頭一皺“看來這天下局勢,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復雜。我願領兵前去查看,一探究竟。”
董卓欣然同意,並讓義子呂布協同丁原,一方面是保護丁原,但是更重要的是監視丁原的一舉一動
丁原與呂布點齊兵馬,浩浩蕩蕩地出城迎敵。
一路上,丁原心中滿是疑惑,這支神秘軍隊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要在這個時候逼近洛陽?
而呂布則騎在赤兔馬上,身披重甲,手持方天畫戟,眼神中透露出對身邊丁原好奇之情,因為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義父會對丁原如此客氣的原因!
行至洛陽城外數十里處,只見前方塵土飛揚,一支軍容整齊的軍隊映入眼簾。
軍隊中央,一員大將威風凜凜,手持長槍,身後大旗迎風飄揚,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公孫”字。
“原來是北平公孫瓚的部隊”丁原微微震驚,隨即眉頭舒展,暗自松了一口氣,“若是公孫瓚,倒也算是一方豪杰,此番前來,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呂布見是公孫瓚的軍隊,也收起了幾分戒備之色。
深知公孫瓚乃河北雄主,雖然兵馬不如自己義父董卓強壯,但智謀過人,尤其是麾下白馬義從更不可小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公孫瓚見丁原和呂布率軍前來,便勒住馬匹,拱手行禮道“丁將軍、呂將軍,久仰大名!今日冒昧率軍前來,還望恕罪。”
丁原還禮道︰“伯圭遠道而來,不知有何貴干?”
公孫瓚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看著丁原和呂布,說道︰“如今天下紛爭不斷,漢室衰微,董卓逆賊把持朝政,禍亂朝綱。我有心匡扶漢室,拯救天下蒼生,听聞丁將軍乃忠義之士,故特來相邀,共討董賊,還朝廷一個清平。”
丁原听後,心中一動,本就對董卓專權橫行的行徑深惡痛絕,只是一直苦于勢單力薄,無法與之抗衡。
所以暫投董卓麾下,然後目前呂布又在自己旁邊,此刻丁原和公孫瓚使了一個眼色,意思就是“呂布是董卓的近衛義子,說話小心點”
公孫瓚見狀,微微頷首,會意了丁原的擔憂。
接著說道︰“呂將軍乃當世虎將,武藝超群,若能與我們攜手,必能為匡扶漢室增添一大助力。”
呂布在一方面本就少智,听到別人如此夸自己,心中不禁有些得意,但面上卻仍保持著沉穩,說道︰“公孫將軍此言差矣,我呂布雖不才,卻也知曉忠義二字,如今身在董卓麾下,自當為其效命。”
公孫瓚听出了呂布話中的婉拒之意,卻不氣餒,繼續說道︰“呂將軍忠心可嘉,然董卓逆賊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將軍若一味助紂為虐,恐非長久之計。況且,將軍若能棄暗投明,日後之功業,必不可限量。”
呂布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深知自己最近和董卓在一起,確實感受到了暴虐無道,也明白自己若繼續追隨董卓,遲早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但轉念一想,董卓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且自己目前在董卓麾下地位尊崇,一時之間難以做出決斷。
“呂將軍,此事重大,還需從長計議。如今天下局勢變幻莫測,我們當以大局為重,切莫因一時意氣而誤了大事。”丁原見狀,忙在一旁打圓場道
呂布點了點頭,說道︰“丁將軍所言極是,此事我需再斟酌一番。”
公孫瓚見狀,知道今日之事已無法即刻促成,便也不再強求,說道︰““既然如此,那便請丁將軍與呂將軍再仔細思量一番。我等隨時恭候二位佳音,願與二位共謀大業,拯救天下蒼生。”
說罷,公孫瓚便帶著自己的軍隊緩緩退去。
丁原和呂布站在原地,望著公孫瓚遠去的背影,心中皆是復雜的想法。
差不多五日日後,丁原與呂布仍在商議是否要與公孫瓚聯手之事。
此時,一名探子匆匆來報,稱董卓得知公孫瓚曾前來游說自己的義子,大為震怒,已派兵前來興師問罪。
那麼呂布到底該如何選擇?是否會棄暗投明?
喜歡穿越三國︰姐妹同心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姐妹同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