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塵看著面前的中年森人,還有他身下的合歡樹。
微微抱拳,人便落在樹頂,這合歡樹也是一株四級頂階的靈木。
只是此時其已經跟和尚完全融為一體,這和甦塵分身的本命靈木類似。
但是卻又比本命靈木制約更多,因為這種融合並不是以中年和尚為主。
而是以合歡樹為主,甚至甦塵可以感覺到,這合歡樹在源源不斷汲取他的力量。
中年和尚便是借助這一股力量,反而鎮壓體內惡鬼。
甦塵想不明白的是,和尚怎麼堅持到了現在,竟然沒被吸死。
此時,中年和尚面露笑意,取了一些合歡花作為茶葉。
給甦塵泡了一杯靈茶,並且開口道︰
“小友乃是極為少見的五行靈體,可願和我論道?”
甦塵笑道︰“前輩修為高深,願意提點,晚輩自然願意。”
他們兩人一個五行靈體,一個則是在這枯坐了上萬年。
此時坐而論道,一開始中年和尚說的感悟听得甦塵如痴如醉。
說是論道,還不如說是中年和尚要把自己所感悟的一切傳遞給甦塵。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甦塵也開始舉一反三。
漸漸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說到興處,兩人又出手推演一番五行之道。
足足過了半個月,兩人之間的論道這才結束,一時間甦塵心中五味雜陳。
因為他已經確定,眼前這位前輩是他見到的第三個五行靈體。
第一個五行靈體是甦塵自己,他是吃了道玄木的果子才成為五行靈體。
而第二個五行靈體是他弟子柯黎,也是甦塵為觀靜宗找的下一個五行劍陣傳人。
眼前的這位則是來自海外,當年或許他也有機會化神,卻選擇留在了這天高之原。
以五行靈體和這合歡樹,以及周圍大地相連,成為鎮壓惡鬼極為重要的一環。
此時兩人多少有些惺惺相惜,論道結束甦塵更是覺得收獲巨大。
之後他便開口道︰“前輩,晚輩想要您手上那一塊天蓬尺碎片。”
和尚笑了笑道︰“理應給道友。”
這一次他不再稱呼甦塵為小友,而是道友,說明認可了甦塵乃是可以和他一並坐而論道的存在。
說著他取出最後一塊天蓬尺碎片給了甦塵。
甦塵恭敬地接過,他卻又取出一枚玉簡道︰“我知道你已經學會了神游御氣。
我這里還有一法,名為九息服氣,不知道道友敢不敢學?”
甦塵笑了笑︰“一道神通而已,有何不敢?”
和尚卻搖搖頭︰“你且听我說完再決定也不遲。
此方天地傳聞乃是古神一脈所創,據說我人族便是古神一脈嫡系。
後古神失蹤,人族有大能修士自創修行體系。
所以如今別看宗門眾多,可實際上歸于源頭卻只是分為三脈。
一脈為上清,一脈為太清,還有一脈為玉清。
他們自稱為道祖嫡傳,如今世間宗門九成九都是傳自三脈。
至于佛家、儒兩家也不如道門傳承悠久。
所以三脈自稱為聖地,乃是道祖傳道之地,道門修士多以可以加入三大聖地為榮。
但是修士總是不甘寂寞,時間久了便有一群人覺得人族傳承不應該有高下之分。
一群出自三脈的修士,匯聚一處,毫無私心互相印證,最後創造出三十六道大神通。
因這三十六道神通融會了三大聖地的秘傳,所以這群修士被三大聖地視為叛逆。
三十六人被追殺致死,但是他們所創的神通卻流傳下來。
因神通有三十六數,所以這些人自稱天罡門人。
只是天罡一脈在數十萬年的時間里多數被追殺,傳承幾乎斷絕。
直到天蓬神君橫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抵擋三大聖地壓力重新匯聚天罡。
打造天罡令,並且將天罡一脈匯聚,重整為人族東字旗下大軍。
為我人族征戰百萬年,立下赫赫戰功!”
說到這,其目光灼灼看向眼前的甦塵道︰
“神游御氣便是天罡之法,我等皆是天罡門人。”
甦塵聞言眉頭緊緊地皺起,他想過派系之爭,所以東字旗先遣軍才沒有支援。
但是此時他才明白,根本原因是道統之爭。
三大聖地在人族根深蒂固,對他們而言天罡一脈是偷竊者。
更是他們的恥辱,所以在天蓬神君失蹤以後,便開始了對東字旗的打壓。
所以一開始先遣軍就沒有援軍,而東字旗自然也知道這一點。
他們原本就是抱著有來無回的心思,或許之所以用自己肉身鎮壓惡鬼。
也是因為別無選擇,又或者他們也想將自己的傳承保留下去。
顯然,眼前中年僧人的敢不敢並非只學習一種神通。
之前學習神游御氣,陳元夏並未告知甦塵背後因果。
而此時面前的中年僧人卻不想欺瞞他。
他見甦塵似乎在猶豫,便笑了笑勸解道︰
“天罡一脈的神通你學習一道不打緊。
但是學得多了,以後去了祖地便會被認為是天罡門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可是大因果,道友確定要承接這一道因果?”
甦塵只是略略猶豫,反而笑問︰“前輩覺得我以後真的去了祖地還帶回了東字旗。
到時候我說跟你們沒關系有人信嗎?
其實不僅僅是我,隨便換了任何一個人,哪怕沒有東字旗。
只要是出自這里,必然會被懷疑的,所以您問我所謂因果•••呵呵,早就扯不清了。”
恐怕那位合體境界的溫瓊大將軍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
只是甦塵身上背負的因果太多了,那魔族驚蟬老祖恐怕也巴不得弄死他。
此時的他有一種在風浪之中來回擺動身不能自已的感覺。
忽然有點理解了不通道人那句天地為棋盤,他為棋子的感覺。
看似有選擇,實際上卻早就沒有了選擇。
這天罡一脈的傳承他不接也得接,既然如此便不用再扭捏了。
神游御氣只是掌握皮毛便如此強大,其他天罡神通必然也是不弱。
而面前的中年和尚聞言愣了愣,隨後無奈笑道︰“是如此,道友比我看得通透。”
說著他起身恭敬地取出一枚令牌道︰“此乃神君鑄造的天罡令。
當年神君對于自己的失蹤似乎早有預料,有言在先。
天罡令一共三十六枚,每一枚都有一道大神通。
持天罡令者便是天罡一脈嫡傳,持六道天罡令便是長老。
持半數以上天罡令者,便可為我天罡一脈掌教,今日這天罡令我便傳于道友了。”
喜歡凡人修仙之問道長生請大家收藏︰()凡人修仙之問道長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