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拉著丈夫不讓他再說下去。
自己的丈夫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迂腐,她們母女性格是一個模子出來,外人勸說二人根本就听進去。
她看不過丈夫勸說,自己又忍不住說道︰“你說她做什麼,她兒子把事實利弊,講得通透,她都不听。她親哥哥說話,她也充耳不聞。你這個堂兄算得上什麼,你還是省些力氣吧。”
姜雲瀾不認識楊氏和姜正仁,猛然听見楊氏說來的人是堂兄,她這次仔細去那人的面容,的確是姜家人臉型。
猜想到這人或是老家來人。老家人在這里這麼久,自己說的做的他們都听在耳中。
想自己要回家譜的事徹底泡湯了,便徹底沒了留在姜家的想法。
只顧著自己怎麼解恨怎麼說。
“你答應還是不答應?”姜雲瀾吼了一聲身邊的梁山伯。
梁上伯起身點頭道︰“兒子答應母親,姜家有難也不會再去幫姜家了。”
姜雲瀾看著兒子梁山伯。
自己辛苦這麼多年,讀了書也當了官了,卻拿肚子里讀的那些書,來對付自己的生身母親,傷心更重。
心中盤算一刻,又道︰“我第二件是要你答應我,好好做官,不能辜負常父夫子對你的教誨,接我隨你同住,你可願意?”
梁山伯抱拳道︰“兒子既然當官,定要做個好官,絕不辜負母親和常夫子的養育和教導之恩。
母親與兒子一同赴任,兒子求之不得,兒子當然答應。”
姜雲瀾滿意點頭,自己與兒子同住才能看住兒子,讓他听話。
接著開口又說出第三件事。
她眼神掠過祝英台,梁山伯心中立馬感到不妙。
姜雲瀾轉頭看著梁山伯,眼神如刀鋒一般。
恨恨張口道︰“第三件事,我要你與祝英台再無任何瓜葛,不能見面,不能通信,不能說話。
今生今世再無來往,我要你現在就答應我。”
梁山伯是個言出必踐的君子,他真心想接母親離開,可讓他今生今世不見英台,自己是萬萬做不到的。
自己做官為了她,出人頭地也是為了她。自己一個人的過去是她的,今後也是她的,自己怎麼能再不見她。
這樣的條件,他答應不了,一根筋的想說服母親改變想法。
“此事和英台沒有關聯,我與英台同窗,我與她總會有相遇的時候。
母親這樣說,是不顧兒子的同窗之情,太難為兒子了,況且~”
不等梁山伯說完,姜雲瀾打斷他道︰“我不要听你的任何緣由,我要你出了這個門,今生今世再不見她。
你若不答應我,我此刻就撞死在你面前。”
梁山伯呆住了,他不願意答應母親這第三個要求,他試圖讓母親的注意力從祝英台身上移開。
他上前扶姜與姜雲道︰“母親這和祝夫人有恩怨,何必牽連英台,母親不如再提別的要求。”
姜雲瀾看出兒子的心中不忍,心中更怒。
前兩個要求梁山伯沒有半點猶豫。說到不讓他見祝英台,他就推三阻四就是不應。擺明就是對她有情,戀戀不舍。
越是知道兒子戀戀不舍,她越是要他說出來,憑什麼只有一人痛苦。她也要祝英台愛而不得。
可憐她盤算半天,這第三個要求開口只會讓自己兒子傷心,卻傷不了祝文文半分。
姜雲瀾皺著眉頭,指著一旁看戲的祝文文道︰“你不答應我,不外是你心里有她。可你想母親到今日就是由她而起。
要不是你為她推掉了和常婉央的婚事,我怎麼會來姜家。要是沒有祝英台,你早就已經成親。
你拿大道理聖賢書堵我的嘴,可你們私定終身又該怎麼算?”
谷大倉不許這老太婆污蔑自家小姐,站出來指著姜雲瀾道︰“你這夫人不要亂說,我家小姐清清白白嗎,誰和你兒子訂婚了?”
姜雲瀾拿手一指祝英台的腰間道︰“我進門就看見她腰間掛著梁家祖傳的青鳥玉佩,這玉佩是梁家下聘用的,她還敢說她沒有和我兒子私定終身?
如果沒記錯的話,夏天那時她還要來拜見我是不是?”
眾人都向祝文文的腰間看去,果見一枚青鳥赫赫掛在祝文文腰間。
面目吃驚地盯著祝文文,難道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果真有私情?
二人今日在姜家後院是演戲麼?
姜老太看向梁山伯,揪住他道︰“你和祝英台有私情,今日是來就是要幫祝家的麼?你母親這麼苦,你怎麼和祝英台私定終身?”
梁山伯見有人問他和英台的關系,真想自己承認算了。表兄妹可以成婚,自己和英台的感情又不是見不得人 。
他指尖扣進自己的手心中,反復想了想,松開了握緊的拳頭。
此時這個場面他絕不能承認,這會害死英台的,也讓自己眼前所作的一切,看起來都是在徇私。
他是听見母親被擄走才來,整件事是母親的錯,馬上就被說成是自己和英台的錯了。自己要先幫英台解圍才行。
見祝英台伸手去握住那青鳥玉佩,看著他,知道對面的英台也在想說辭。
他知道英台是不會承認他和自己的關系,這個理由若是讓英台來找,怕二人真就終生不會再見了。
所以她必須在英台之前,找到合適的理由。
二人眼神交匯之時,梁山伯心中已經想好了萬全之策讓英台脫困。
他心內酸苦,不敢顯于人前,咽了咽口水堆笑道︰“母親說的是這個青鳥玉佩,我還要謝英台呢。
我們整個書院誰不知道,祝家莊財大氣粗。兒子去年中秋想要置辦些錦繡,送常夫子的禮物,無奈囊中羞澀。
兒子無法便去找英台借了些銀錢。英台怕兒子賴賬,讓兒子壓一樣值錢的東西。兒子就把這青鳥玉佩押在英台那里去了。
我與英台都不知二人還有這層關系,今日看來我們的確是有緣分。”
祝文文見梁山伯在眾人面前維護自己,心里感激。
一把從腰間拽下那塊青鳥玉佩,捧在手心道︰“咱們兩家既然積怨已久,這青鳥玉佩我就還給你。梁兄借我的銀錢也不必再還。
你母親說的第三個要求,你答不答應,我都會做到,不通信,不見面,不說話。
這玉佩請梁兄收回。”
喜歡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請大家收藏︰()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