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

第15章 憶往事,祝母思舊恨。見庶妹,長姐無悔心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虢國大宋人 本章︰第15章 憶往事,祝母思舊恨。見庶妹,長姐無悔心

    去梁家渠村,要經過一段泥濘的山間路。

    祝母想要趕在宵禁前回來,便讓車夫走了近道。說是近道,不過是從田埂上過。

    田間野風陣陣,蛙聲齊鳴,竟能吵得人頭痛。因土路不平,馬車顛簸不停,馬兒也走得費勁。

    趙阿娘看竹簾外燈火人家甚少,越走越偏的樣子。

    她湊近祝母道︰”夫人,您當初受了那麼大的委屈,今日見了,若真是大小姐,您要怎麼辦?“

    祝母咬著牙憤憤不語。看著窗外涼夜,心也跟著夜色暗下來。

    當初所有人皆認為她這個庶女使手段,讓長姐外逃,自己高嫁祝家莊。

    嫡母大怒,嫁妝單子幾樣貴重物品全部換下來。連嫁妝頭面,嫁衣全部換了一遍。

    只給她兩個下等僕婦隨身,自家兄長送嫁,也只是送過郡縣,便調轉頭回羽家莊了。

    才十三歲的她,在路上險些哭暈。多虧趙大姐和錢大姐兩位婦人,一直追隨。多番勸解,分析利弊,讓她一定掛著笑臉進祝家門。

    在全是生人得大家族里,必須先活下來,站穩腳跟。

    初到祝家,那樣百口之家,她如履薄冰。

    公婆還算和順,小姑比她還大兩歲,總拿她是庶女身份笑話她,她也學會開解,自己大剌剌跟著笑。

    丈夫是個商賈比自己大上了十歲,雖不溫柔卻也敬重。家里那些下人們,見姜家只跟來兩個二十多歲年輕媳婦。便明里恭敬,暗地里刁僕欺新主。

    是趙大姐和蔡大姐想盡辦法,明里安撫,暗地分化。提拔新人培養心腹,對付那祝家那幫下人。

    還好,老天有眼。

    二小姐肚子也爭氣,第二年便生了嫡長子。祝家老爺老夫人很是滿意,老夫人要把孩子抱走自己養在屋子,她硬是含著淚笑著答應了。

    因為她得溫良謙和,性子柔韌,這才換來了糧庫得鑰匙和家里得賬簿。

    現在每每想起長子祝天慈和自己不親熱,她便恨恨不能自已。這些都是是拜這位長姐姜雲瀾所賜。

    二十年熬下來,趙大姐熬成了趙阿娘。她們果真算出頭了~

    趙阿娘此時自言自語道︰“這是哪里說得緣分,查那梁山伯。竟查出他爹是來我們姜家借書得梁茂源。這才順著查到了咱家大小姐。”

    祝母冷著臉道︰”她已經改了姓名,現在叫羨錦華。哼~ 查人家底細竟查到本家身上。姜氏這樣的大姓,怎會有人輕易改去。這人一定是做了什麼錯事,被逐出家譜了。”

    姜氏族人中女人被逐出家譜沒幾人,與自己年齡相仿,不是她又是誰?

    馬車內氣氛消沉,趙阿娘小心的勸道︰“也許不是大小姐呢?咱們可能想多了。”

    祝母咬牙道︰“她算什麼大小姐,今天若真是她,我倒要看看她現在什麼模樣。”

    馬車咯吱咯吱沒行多久,便見進入一處大村落。幾十戶人家,錯落兩側,統一竹門土培泥牆。村中每家都養有看門狗。她們剛進村,全村得狗都叫起來。

    趙阿娘掀著車簾,指著前面一處栽杏樹的人家。

    小聲道︰“夫人,好像就是這家了。”

    祝母拿出幃帽戴在頭頂。趙阿娘讓車夫劉忠慢慢停車,自己提著角燈,下車來到竹門前。

    趙阿娘拍門道︰“有人家麼?我們是趕路路過的,水喝完了,想討口熱水喝。”

    屋內本就亮著燈,听見有人不停叩門。屋內傳出一婦人聲音︰“誰啊?家里沒人,你去別家去吧.”

    趙阿娘繼續拍︰“行行好,我們是路過的,真是餓壞了,才來討吃食的。”

    屋內不出聲,小院里有腳步聲走近。

    竹門‘吱呀’一聲打開了,開門的是一位頂著抓髻的小丫頭 。只見她穿著短衫,束著腳口的燈籠褲。拿著油燈,睡眼惺忪。看樣子是這家僕人。

    小丫頭道︰“大娘讓你們進來,你們要喝水便在院子里喝,我家大娘去給你們拿餅了。”

    趙阿娘急忙親和著道謝,去車邊扶祝婦人緩緩進院。

    小丫頭見院子一盞油燈不亮,又從窗台上拿過一盞點亮。

    她看著趙阿娘手中的角燈別致,好奇上前拿在手里摸了摸。

    趙阿娘把角燈給她提著玩。

    那丫頭,晃著頭上得抓髻笑問︰“這就是角燈吧?老見鎮上油店里賣,卻沒見過亮的。這個真亮!”

    趁小丫頭拿著燈前後照亮。

    祝母打量這個院落得格局,前院四周放得皆是農具。 四五間廂房,全是黃泥磚坯,毛竹屋頂。

    整體看這家還算富裕。

    那小丫頭也不打水,只顧玩燈。一婦人突然從廂房慢悠悠走出。

    埋怨道︰“杏兒,怎麼又點兩盞燈,燈油不用錢麼?”

    那婦人似有腿腳不便,走路蹉跎。

    她端著兩只粗陶大碗,碗內放了幾塊餅。走近後,放在院內磨盤上。

    吩咐道︰“杏兒,去給客人鋪塊席子去。”

    杏兒答應一聲,便去了。

    趙阿娘提起角燈對那婦人面首照去,婦人;連連擺手道︰“你這婆子這樣無禮,哪有對著人臉照得道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趙阿娘看清後,脫口叫了一聲︰“真是大小姐。”

    那婦人也嚇了一跳,定楮看來人。

    祝母從趙阿娘身後輕聲道︰“姐姐,你還有嫌油燈費錢得時候?難道忘了小時候,廂房每日要點十二盞明燈了麼?妹妹小時候為吹那高台上的油燈,摔得可是不輕。”

    祝母腳步輕移 ,掀開幃帽,露出鵝黃面妝。精致妝容下,掩不住想要吃人得眼神。

    那婦人楞一下,仔細看了一眼祝母, 身體端著正了些。

    啞聲對杏兒道︰“杏兒,今日家里來了貴客,你去家去睡覺吧。”

    杏兒家就在本村,她日常白日里在梁家幫工,夜里和梁母作伴。今日讓回家自然開心,進屋穿上鞋子便回家去了。

    那婦人見外面有馬車,沉著氣轉身往正間走。

    背身道︰“屋內說吧,反正你又不是來要飯的。”

    祝母挺著身子跟著,兩人一前一後,對比鮮明。

    她對趙媽媽道︰“你在此守著。” 趙媽媽答應著,守在門口。

    但見正堂陳設樸素,左右兩間屋子。一間屋子設有床榻,連著兩個漆木箱子。

    另一間放著兩張磨損得幾案,幾案上不過尋常百姓家得編筐。里面放著些顏色各異得麻布碎條,牆邊並一張老舊滕榻,旁邊擺著一台織機。

    那婦人往里間走,穩穩坐在床榻邊。祝母脫掉幃帽,站在一邊歪著頭,盯著這位曾經得長姐仔細欣賞。

    眼前這位頭發花白,有些勾背的是自己長姐麼?看她落魄至此,自己心里大為暢快。

    那婦人神情坦然,道︰“想我家的茶,你也是喝不慣。既然找到了我,必定是有事。有事快快講明,說完便可走了。”

    祝母嘴角一挑,諷刺道︰“我以為長姐見我第一句話是為當年之事給我向我賠禮。沒想到長姐竟還如此理直氣壯。看來是這些年長姐也沒什麼長進。是不是姜雲瀾?或者叫你羨錦華?”

    婦人怒氣勃發起身道︰“姜雲熙,你別忘了你的身份。我嫡你庶。你竟敢直呼我姓名。”

    祝母听她發怒,反而高興。看來她還有些當初的氣,要是連這氣性都沒了,那就沒意思了。

    一樁冤案,被冤枉二十年,到頭來被冤枉的人成了惡人。

    想當年,此郡皆傳︰河東多才女,姜氏出美人。

    來姜家求親人眾多,姜父不知有多開心。

    姜氏本是北方望族。國亂後,望門過江。家族產業,人脈大不如從前。只一項吳語就把姜家和江東人士隔絕開來。

    還好,姜家有福氣,兒子娶了江東余家小姐。現在兩個女兒如花似玉,定要找本地人士聯姻。

    此時祝家莊,祝太公前來為自己長子祝公遠求親。

    所有人都知道,半個江東幾乎都是為祝家產糧。如此動蕩年代,有糧有鹽勝過當官。

    彼時嫡長女姜雲瀾正值芳齡,庶女姜雲熙年過十三。姜父在媒婆說媒當日,便同意將長女姜雲瀾嫁入祝家莊。

    只是這件喜事在姜雲瀾听來就是晴天霹靂。

    半年前她便喜歡來府上拓書的書生梁茂源,也就是後來梁山伯得父親。

    梁茂源是本地儒生佼佼者,正在解說《荀子》。因為姜家有完整藏書,姜父也喜歡讀書人,便讓梁茂源每日在大門口的門房內抄寫。

    姜雲瀾和妹妹出去玩,見那書生夏天暑熱。怕汗弄髒了書簡,便給書簡扇風,自己卻汗流浹背。

    只是一眼便心生傾慕。梁茂源見姜家小姐如嫦娥,傾慕自己,也動了真情。一來二去,梁茂源便打算來姜家提親。

    還沒等梁茂源提親,祝家已經下聘了。

    姜雲瀾哭了半個月,誓死不嫁。家父大發雷霆,把她鎖進家中。準備到日子就上花轎。

    成婚三日前。

    姜雲瀾以讓妹妹陪陪自己為理由,把庶妹姜雲熙灌醉。趁勢換上庶妹的衣衫和頭飾,帶上自己積存的絹匹,銀兩。

    趁著角門換班,溜出了姜家宅院,同梁茂源私奔去了。

    喜歡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請大家收藏︰()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方便以後閱讀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第15章 憶往事,祝母思舊恨。見庶妹,長姐無悔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第15章 憶往事,祝母思舊恨。見庶妹,長姐無悔心並對魂穿祝英台之戲馬虐梁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