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亂炖,我打造華夏千古城

第507章 瑰寶年輕時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六個硬幣 本章︰第507章 瑰寶年輕時

    看展,一般來說,除去本身愛好藝術的,絕大部分參與者,就圖個拍照打卡朋友圈,友友們快看,今日我又被藝術燻陶了,我真高級。

    還有一部分,是揚名的,不管是抬人還是被人抬,要的就是個人抬人的過程。

    比如展館瓷磚有水,一腳踩出個印子,一圈老大爺上來舉著相機對著瓷磚 擦 擦,說這腳印踩出有齊白石的蝦的影子,在這場景,啥都得捧一捧,這樣能顯著自己。

    硬幣真事,我踩的。)

    但是吧,大宋這次搞的,比較不一樣,原作者親自在自己的作品旁做解說員,沒見過這陣勢吧?

    印刻展區,不僅能看,甚至,連黃庭堅米芾等人的印都被朝廷征了,帶過來給你印,體驗夠爽吧?

    展出內容也是豐富的很。

    比如現在游客就在對著範寬的《岳陽樓圖》傻眼。

    有懂行的拿著個平板一點一點的對照。

    滿臉的震驚。

    不震驚不行啊。

    這玩意現在在湖南社科圖書館!

    再夸張點,是不是故宮一件你一件啊?

    你的這份,還沒有明代朱凱和吳麟的題字!

    震驚的不是真不真,而是又真又假,看年份,一眼假,看筆跡細節,分毫不差,沒有人能臨摹成如此,除非冷軍提毛筆了。

    要不是看得出是畫的,游客們還以為是照片打印出來。

    如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比如米芾的字,《三帖卷》,趙佶親自跑去三家搞出來的。

    趙佶雖然前場失意了,被祖宗擺了一道,但入了展廳內場,瞬間就如魚得了水,各種作品那叫一個如數家珍,最關鍵的是,看畫是一回事,講畫又是一回事,能不能有詞出來評說是最關鍵的。

    “這叔晦帖,李太師帖和張季明帖,三帖風格那是灑脫飄逸,二王知道吧?此書極近二王風采,又更近王獻之風骨……巴拉巴拉,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干干淨淨,沒有後人印,乃朕親自去找出來的!別的地兒你都看不到如此原版的!

    說實話,去拿的時候,人家那叫一個舍不得啊,別人的帖子也就隨便了,米芾的字他們是真的用心藏著啊!不過嘛~

    朕一幅親筆字下去,都乖乖奉上了。

    嘿嘿……要麼說朕還是有點本事的呢?”

    “哎呀,就是可惜,現世的三貼所在……不過!你們相信朕!朕自來景區後,那是痛定思痛,往後必當勵精圖治,重整河山,復燕雲,踏遼東!跨海干倭!”

    在祖宗面前表決心沒有用,趁著這次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得在游客面前立個痛改前非的人設了,總不能一世在景區做底層牛馬吧?

    游客們听著趙佶洋洋灑灑自信飛揚的介紹著作品,把這字說的多好多好,大宋一絕,順便自我宣傳一波。

    再看看這作品,想了想現存的地方,東京國立博物館……真希望這幅是真的……

    同樣的,還有被中村不折在1919年買走的,蔡襄《楷書謝賜御書詩表卷》,趙禎當時拿出這副字時,知道現今所在,氣的是七竅生煙,想必大宋的倭國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了。

    李公麟的《五馬圖》,每匹馬都有黃庭堅題字,學白描的人,在課上肯定知道這作品,確立白描畫中的標志。

    知曉此畫所在的游客們,心里默默來了一句︰愛新覺羅某儀王八蛋。

    一眾大宋員工看著游客們在一幅幅作品面前唏噓感慨,好好的展,成了國寶懷念。

    怎一個悲字可言說?

    除了作者不在場的作品,更多的則是景區員工這幾日新寫的,雖然是更加新的貨,卻也是幾十年的功底。

    有作品被人夸,也有作品被人蛐蛐的。

    “哇,王介甫,你的字認真的嗎?呃……不是說不好啊,是你這個是不是寫的有點歪了?”

    “對,雖然我不懂字啊,但這排版好像都不咋好看。”

    王安石此時,卻是全然沒有心思听游客說的什麼。

    抱著個輕薄本,正在辦大宋的公。

    游客一見這不搭理人的?都好奇了起來。

    “ ,這算是敬業還是不敬業呀?介甫公忙啥呢?”

    湊過去一看,是密密麻麻的朝廷收支表格。

    看著這令人頭皮發麻的表格,游客的上班ptsd都快出來了。

    王安石也反應過來,覺得自己好像有點小過分了,不情願的把視線離開屏幕。

    當他搞清游客們的疑惑時,臉上的表情很是無奈。

    “第一,我覺得我的字挺好的,不好的科舉都過不去,第二,我很忙……”

    意思就是,能看懂就行了,差不多得了,還要他排的和藝術作品一樣?

    想啥呢?還要不要行政效率了?

    趙佶找他求字他都是從自己以往寫過的公文里翻出來幾幅,現寫都沒空。

    實用為主,就是王安石的風格,或者說,那叫“無法之法”,一般人學不來,主要是一般人也沒他這個忙活的。

    這話還是甦軾說的,後半句是︰然不可學。

    對比起來,沒那麼忙的甦軾那邊,就賞心悅目多了。

    雖然此時的他的書法還沒到宋四家時的水平,還沒到《寒食帖》天下第三行書的高度。

    但意氣風發的年紀,寫出的字也隨著其人一般,輕快許多,稱作︰字劃風流韻勝。

    風格的形成還得到烏台詩案之後,不過甦軾一點不慌,不能成為歷史上那個甦軾,新的甦軾的字也未必不能再成一風格。

    “記承天寺夜游?甦哥,你不是還沒經歷嗎?咋還自己抄自己了呢?”

    游客看著甦軾寫下的作品,發出了疑問。

    這文章大家都學過,開局就寫著元豐六年,可甦軾的設定年代是嘉佑年呀?

    石錘了,甦軾也當文抄公。

    喜歡歷史大亂炖,我打造華夏千古城請大家收藏︰()歷史大亂炖,我打造華夏千古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歷史大亂炖,我打造華夏千古城》,方便以後閱讀歷史大亂炖,我打造華夏千古城第507章 瑰寶年輕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歷史大亂炖,我打造華夏千古城第507章 瑰寶年輕時並對歷史大亂炖,我打造華夏千古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