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銷售大才邰明
就在這時,一道輕微的交談聲打破了車廂內的寧靜。李松順著聲音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個年輕男子正悄聲向周圍乘客推銷木梳。
那男子身姿挺拔,眼神明亮而充滿熱忱。此刻,他正手持一把木梳,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對著身旁的幾位乘客娓娓道來︰“各位大哥大姐,你們瞧瞧這把木梳,它可不是一般的梳子。這木梳選用的是上好的檀木,質地堅硬又溫潤,您摸摸這手感,光滑細膩,沒有一絲毛刺。而且啊,檀木本身就帶著一股天然的清香,用它梳頭,不僅能讓頭發順滑亮澤,還能提神醒腦呢。”說著,他將木梳遞到一位大姐面前。
大姐半信半疑地接過木梳,輕輕撫摸著,臉上露出幾分認可的神情。男子見狀,趁熱打鐵繼續說道︰“大姐,您平日里肯定注重保養,用這檀木梳梳頭,既能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又能滋養頭皮,時間久了,您的頭發啊,肯定又黑又亮,比同齡人顯得年輕不少。再說了,這梳子工藝精細,梳齒間距恰到好處,不會扯到頭發,梳頭的時候那叫一個舒服。”
大姐听得連連點頭,已然心動。男子又看向旁邊的大哥,說道︰“大哥,您買一把給嫂子帶回去,嫂子天天用您送的梳子梳頭,心里肯定暖乎乎的,這感情啊,也能越來越好。您想想,嫂子開心了,家里不就更和睦了嘛。”大哥被說得哈哈一笑,也有了購買的意向。
周圍其他乘客見狀,紛紛圍攏過來。男子乘勝追擊,說道︰“大家看看這梳子,無論是自己用,還是送家人朋友,都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咱們出門在外,難免頭發會亂,有這麼一把精致實用的木梳,多方便呀。今天我也是真心想和大家交個朋友,價格絕對實惠,比您在商店里買劃算多了。”
在他這番誠摯且生動的推銷下,周圍不少人都心動不已,紛紛掏錢購買。
就在他剛剛準備收錢,幾名列車員匆匆走了過來。
“小子,你這屬于投機倒把行為,跟我走一趟!”
年輕人頓時面露焦急之色,趕忙解釋道︰“同志,我娘生病了,家里實在湊不出錢買藥,我這才想著掙點錢給她買藥治病……”然而,列車員並未為之所動,依舊堅持要將他帶走。
李松見狀,急忙起身攔住列車員,說道︰“同志,先別著急。我瞧這小伙子也是迫于無奈,而且他剛上來不久,一把梳子都還沒賣出去,並未造成什麼嚴重後果。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列車員打量了李松一番,面露猶豫之色︰“這不符合規定啊,最近上頭一直在嚴打投機倒把行為。”
李松微笑著說道︰“同志,我是特種人才局五級特殊人才,同時也是京都大學的教授,還請您給個面子,這次就放過他吧。我可以向您保證,他以後絕對不會再從事這類投機倒把的事了。”
列車員雖不太清楚五級特殊人才究竟是什麼概念,但“京都大學教授”這幾個字他卻是如雷貫耳,深知那都是學識淵博的大知識分子,絕非他一個小小列車員所能輕易得罪的。
一念及此,列車員態度有所緩和︰“行吧,看在您的面子上,這次就不追究了。但下不為例!”
年輕人滿懷感激地看向李松,連忙說道︰“大哥,真是太謝謝您了!要不是您出面,我這次可就麻煩大了。”
李松微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沒事,我看你挺機靈的,怎麼會想到在列車上賣木梳呢?”
年輕人撓了撓頭,略顯靦腆地說︰“這輛車是長途列車,我尋思很多人出門可能沒帶梳子,就想著上來踫踫運氣,看能不能掙點錢。”
李松心中暗暗點頭,愈發覺得這年輕人不僅有想法,還頗具勇氣。他看著年輕人,認真地說道︰“小伙子,我覺得你在銷售方面挺有天賦的。要不跟著我干吧,至于你娘看病所需的錢,我來出。”
年輕人先是一陣激動,但緊接著眼中閃過一絲遲疑。他看著李松,心中暗自思量︰這人看著確實氣度不凡,可一見面就邀請自己跟著他干,該不會是遇到騙子了吧?
李松似乎看穿了他的顧慮,緊接著說道︰“你放心,我不是騙子。這是我的工作證。”說著,李松便掏出自己在特種人才局和京都大學的工作證遞給男子。
男子接過仔細查看,只見兩本工作證上都清晰地蓋著公章,顯然是真的。
“李先生,您是大學教授,我跟著您能做些什麼呢?”
李松微微一笑,說道︰“抱歉,是我沒表述清楚。除了這兩個身份,我還是京都第九電子廠的廠長、百花服裝廠廠長以及美味食品廠廠長。我看你有銷售方面的才能,想讓你加入廠子的銷售科工作。”
“京都第九電子廠,就是那個生產熱得快的工廠?”
李松略感意外,要知道熱得快主要在北方地區銷售,此地身處南方,沒想到這小伙子竟然也知道熱得快。
“沒錯,熱得快的確是我廠生產的產品之一。”
得知李松的真實身份後,男子毫不猶豫地說道︰“李先生,我願意跟著您干!”
原來,他曾在報紙上看到過有關京都電子廠廠長的報道,對李松憑借一己之力讓瀕臨倒閉的第九電子廠起死回生的能力欽佩不已,可以說李松就是他心中的偶像。
“李先生,我叫邰明,以後您指到哪兒,我就打到哪兒。”
李松滿意地笑了,輕輕拍了拍邰明的肩膀,說道︰“好,從現在起,你就是我的得力伙伴了。咱們攜手共進,定能創造一番大事業。”
列車依舊穩步向前行駛,窗外的陽光愈發明媚燦爛,仿佛也在為這一場新的相遇與合作而喝彩。
火車抵達下一站,邰明準備下車。臨下車前,李松塞給他兩百元錢。
“這錢你拿著給你娘看病,等她病好了,你就來京都找我。等你在京都安定下來,也能把你老娘接過去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