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天塹般的差距
掛斷電話後,余剛瞬間意識到,這無疑是怡和洋行精心策劃的陰謀。換作常人,面對這般步步緊逼的態勢,恐怕早已心生退意,乖乖就範。但余剛絕非等閑之輩,他眼神堅毅,喃喃自語道︰“怡和洋行,你們以為如此手段就能讓我退縮?我余剛鐵骨錚錚,定要與你們這些英資企業抗爭到底!”
緊接著,余剛果斷撥通李超人的電話,語氣中滿是憤慨︰“李兄,怡和洋行這招實在太狠,居然聯合其他英資企業一同對付我們。哼,他們以為這種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就能迫使我屈服,簡直太小看我余剛了!”
李超人在電話那頭,同樣語氣堅定︰“余兄,我這邊情況如出一轍。既然他們已然出招,那咱們便針鋒相對,見招拆招。我們再仔細謀劃謀劃,務必找出破局之法。”
很快,余剛與李超人約定了會面地點,在一間清幽靜謐的茶室里,兩人再度踫頭。茶室中彌漫著靜謐的氛圍,然而他們的內心,卻恰似暴風雨中的海面,波濤洶涌,難以平靜。
余剛輕輕端起茶杯,淺抿一口,神情嚴肅地說道︰“李兄,此次怡和洋行聯合眾英資企業施壓,來勢洶洶,我們絕不能有絲毫退縮。一旦我們服軟,往後華人企業在香江,怕是再無出頭之日。”
李超人目光灼灼,用力點頭回應︰“余兄所言極是。當下之計,唯有盡快奪得九龍倉第一大股東之位,屆時局勢必將扭轉,主動權也將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余剛對此深以為然。
余剛微微皺眉,繼續說道︰“不過,李兄,我近日听聞一個頗為不妙的消息,怡和洋行近期四處搜羅九龍倉股票,據說其持股份額都快逼近百分之三十了。”
“百分之三十!”李超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嘴角忍不住狠狠抽搐了一下。他們這段時間同樣竭盡全力在搜羅股票,卻僅僅達到百分之二十八。他神色凝重地說道︰“看來我們必須再加把勁了。倘若無法成為九龍倉的最大股東,恐怕李家和余家在香江的處境將會異常艱難。”
余剛自信滿滿地說道︰“李兄放心,我已籌集好資金,正全力收購九龍倉股票。除此之外,我還拜托了一些好友幫忙。就在不久前,他們聯系我,說有幾位手中持有九龍倉股票的人,只要價格合適,便願意出手給我們。”
“這可真是近來為數不多的好消息。”李超人欣慰地笑了笑,稍作沉吟後說道,“既然這個辦法行之有效,我也發動身邊的朋友幫忙收攏股票。我就不信,憑借我們在香江多年的經營積累,還敵不過一個怡和洋行。”
這段時間,李松始終密切關注著九龍倉的局勢。畢竟,他幾乎將全部身家都押在了九龍倉股票上,容不得出現半點閃失。听聞李超人和余剛面臨的困境後,李松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心里清楚,自己手中股票價格之所以一路飆升,完全得益于雙方對九龍倉激烈的爭奪。一旦其中一方佔據絕對優勢,另一方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極有可能放棄,屆時股票價格必定大幅下跌,這是李松無論如何都不願見到的。
李松當機立斷,迅速展開行動。他首先找到了董雲。在一家豪華氣派的餐廳包間里,李松一臉誠懇地對董雲說道︰“董姐,如今李超人和余船王正與怡和洋行激烈爭奪九龍倉,形勢萬分緊張。您在香江多年,人脈廣泛,三教九流的人都認識,不知您是否知曉誰手中持有九龍倉股票?”
董雲微微挑眉,問道︰“李兄弟,你為何對這件事如此上心?”
李松沒有絲毫隱瞞,坦言道︰“因為我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到九龍倉股票中了,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而且九龍倉的歸屬,不僅關系到我個人的財富,更對整個香江華資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在這危急關頭,身為華夏人,自當相互扶持。”
董雲思索片刻後,點頭說道︰“李兄弟,你說得在理。華資企業本就該同舟共濟。我這就去打探一下,看看誰持有九龍倉股票。”
隨後,李松又登門拜訪了向山。向家在香江亦是頗具影響力的家族,且持有一定數量的九龍倉股票。李松見到向山後,真誠地說道︰“向兄,想必你也听說了李超人和余船王為了九龍倉,正與英資企業展開激烈斗爭。倘若他們能夠成功,對于我們華資企業而言,意義非凡。听聞您手中也持有九龍倉股票,不知在這關鍵時刻,能否給予他們一些支持?”
向山微微皺眉,面露猶豫之色︰“我向家手中的股票數量不多,僅佔百分之一左右,不知道能起到多大作用。”
李松趕忙說道︰“向先生,任何一點股票對李家和余家來說,都是雪中送炭。多一份力量,他們成功的希望就增添一分。”
向山思索一番後,點頭說道︰“好,既然如此,我願意將向家的股票轉讓給李超人。”
李松心中的大石終于落地,滿是感激之情。他深知,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支持,在這場驚心動魄的股權爭奪中,每一股力量都有可能成為扭轉乾坤的關鍵因素。而此刻,李超人和余剛還在茶室里全神貫注地商討應對之策,渾然不知新的助力正悄然匯聚。
就在李超人和余剛在茶室里緊張且細致地商討對策時,李超人的屬下神色匆匆地趕來,在他耳邊低聲匯報了幾句。剎那間,李超人的臉色變得慘白如紙,眼中滿是震驚與憂慮。
余剛見狀,心中陡然一緊,急忙問道︰“李兄,究竟發生了何事?”
李超人深吸一口氣,艱難地說道︰“余兄,剛剛得到確切消息,怡和洋行已經成功搜羅了九龍倉百分之四十九的股票,而我們這邊,拼盡全力也才達到百分之四十五。這百分之四的差距,如今看來,宛如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