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攜皇後甦氏、女兒李知韻一家,結束了在熱帶雨林的奇妙之旅,踏上歸程。他們一路向北,先回到了安南。安南,這座濱海之城,海風咸濕,帶著海洋特有的氣息撲面而來。港口處,船只往來如梭,熱鬧非凡。李承乾深知,海洋對于大唐的未來意義重大,尤其是在對西南邊陲的經略中,海上力量的支持不可或缺。
李承乾身著一襲黑色錦袍,袍角繡著金色海浪紋路,在風中獵獵作響,盡顯王者威嚴。他站在安南的海岸邊,目光堅定地望著波濤洶涌的大海,對身旁負責督造海船的官員嚴肅說道︰“務必大力加強海船督造,精益求精。每一艘海船,都將是大唐海上力量的基石,關乎著邊疆的穩定與繁榮。”那官員身著深藍色官服,恭敬地躬身應道︰“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重托。”李承乾微微點頭,又轉頭對負責海上軍隊建設的將領說道︰“海上軍隊的訓練也容不得半點馬虎。要讓將士們熟悉海戰,具備強大的戰斗力,打造一支堅不可摧的海上雄師。”將領身著厚重的鎧甲,身姿挺拔,大聲回應︰“陛下,末將定嚴格訓練,打造精銳之師!”
安排妥當後,李承乾一家登上精心挑選的海船,開啟了經廣州、揚州返回洛陽的行程。海船在茫茫大海上破浪前行,宛如一只巨大的海鳥,勇往直前。甦氏身著淺藍色的華服,衣袂飄飄,站在甲板上,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心中既有對未知航程的期待,又有一絲隱隱的擔憂。她輕聲對李承乾說︰“陛下,此次海上行程雖能領略不同風光,但海上多變,還望陛下保重龍體。”李承乾握住甦氏的手,溫柔說道︰“愛妃放心,朕定會護你與知韻周全。這一路,我們也正好看看大唐沿海的風貌。”李知韻則興奮地在甲板上跑來跑去,看著海浪翻涌,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仿佛不知疲倦。
海船一路順暢,先後經過繁華的廣州和富庶的揚州。廣州,港口商賈雲集,各國商船往來不絕,一片繁榮景象。李承乾站在船頭,看著這熱鬧的場景,心中思索著大唐海上貿易的未來。他對身邊的李知韻說道︰“知韻,你看這廣州,因海而興。日後大唐的海上貿易若能更加興盛,國家必將更加富強。你要記住,海洋對于大唐的重要性。”李知韻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中滿是好奇。揚州,城內河道縱橫,亭台樓閣林立,盡顯江南的溫婉秀麗。李承乾一家在揚州稍作停留,感受著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味。
終于,海船緩緩駛入洛陽碼頭。碼頭上,太子李象帶著百官早已等候多時。太子李象身著明黃色太子服,頭戴紫金冠,神色莊重。百官們身著各色官服,整齊排列,場面十分壯觀。當李承乾一家踏上碼頭,太子李象快步上前,跪地行禮︰“兒臣恭迎父皇、母後、皇妹回宮,父皇、母後一路辛苦。”李承乾看著眼前的太子,心中滿是欣慰,伸手扶起李象,說道︰“吾兒免禮。這一路,朕見識頗多,有許多事要與你和諸位愛卿商討。”
隨後,眾人來到宮中議政殿。殿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跳躍,將氣氛烘托得格外莊重。李承乾身著明黃龍袍,端坐在龍椅之上,龍袍上的金龍仿佛在燭火中舞動,彰顯著無上的權威。他目光沉穩地掃過殿下站列的諸位重臣——面容剛毅的韋思謙,神情內斂的裴炎,氣質儒雅的薛元超,英氣勃勃的李敬業,沉穩持重的劉仁軌。這些皆是大唐的肱骨之臣,此刻他們神色專注,靜待李承乾開口。
李承乾微微挺直身軀,清了清嗓子,聲如洪鐘般說道︰“此次朕前往南方,深入熱帶雨林,不僅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還探查到六詔的諸多動向。六詔地處西南邊陲,若能統一並納入大唐版圖,大唐的邊疆將更加穩固,國力也將進一步提升。”
韋思謙率先出列,他身著紫袍,拱手行禮,神色嚴肅地說道︰“陛下,六詔局勢錯綜復雜,各詔之間利益糾葛、關系微妙,不知陛下此次探查,可有何收獲?”李承乾微微頷首,目光中透著洞悉一切的睿智,說道︰“朕發現,蒙舍詔向來親唐,其首領細奴邏對大唐忠心耿耿。此次會面,他更是表達了願為大唐效力的決心。而其他五詔,雖態度各異,但也都意識到與大唐合作的重要性。”
裴炎輕撫胡須,目光深沉,若有所思地說道︰“陛下,既然蒙舍詔親唐,我們不妨以蒙舍詔為切入點,加以拉攏扶持,增強其在六詔中的影響力,以此為契機逐步推動六詔統一。只是,其余五詔恐怕不會輕易就範,還望陛下定奪應對之策。”李承乾微微眯起雙眼,沉思片刻後說道︰“裴愛卿所言極是。朕意,一方面,對蒙舍詔加大支持力度,在貿易往來、技術傳授等方面給予便利,助力其發展壯大;另一方面,對于其他五詔,需恩威並施。向他們展示大唐的赫赫天威,讓他們深知大唐的強大不可抗衡;同時,許以利益,如開放貿易通道、提供物資援助等,讓他們切實看到與大唐合作的益處。”
薛元超向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聖明。不過,六詔之地偏遠,交通梗阻,這對我們的行動多有掣肘。依臣之見,可先著力改善與六詔之間的交通狀況,如此方能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更好地布局。”李承乾目光一亮,點頭稱許︰“薛愛卿此計甚好。交通順暢,無論是貿易往來,還是軍事調度,都將更為便捷,這是實現統一的重要基礎。”
李敬業身著戎裝,英姿颯爽,抱拳說道︰“陛下,軍事準備亦不可懈怠。六詔地形復雜,若有變故,我軍需能迅速應對。臣請命,可在臨近六詔的要地增派兵力,加強軍事演練,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勁旅,以備不時之需。”李承乾看著李敬業,眼中滿是贊賞︰“李愛卿有此壯志,朕心甚慰。軍事力量是後盾,有備方能無患。但不到萬不得已,我們還是優先以和平手段實現統一,畢竟兵戈一起,受苦的還是百姓。”
劉仁軌神色凝重,出列奏道︰“陛下,除了軍事與經濟手段,文化方面的交融也至關重要。可派遣學識淵博的學者前往六詔,傳播我大唐的禮儀文化、先進技術,增進彼此的了解與認同。當六詔百姓對大唐文化心生向往,統一大業便能事半功倍。”李承乾听後,露出欣慰的笑容︰“劉愛卿所言深合朕意。文化的力量潤物無聲,卻能從根本上拉近六詔與大唐的距離。”
太子李象在一旁認真聆听,此時上前一步,恭敬說道︰“父皇,兒臣以為,還可設立專門的機構,統籌與六詔相關的事務,協調各方力量,使我們的策略得以更有效地施行。”李承乾看著李象,眼中滿是贊許︰“吾兒此計甚妙。設立專司機構,可避免政令不一,提高辦事效率。”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圖謀六詔的統一和納入大唐版圖展開深入探討。不知不覺,窗外月色如水,灑在宮殿的琉璃瓦上,泛起清冷的光。李承乾看著眼前積極獻策的眾人,心中充滿信心。他深知,統一六詔之路必定充滿挑戰,但只要君臣一心,運用得當的策略,大唐的版圖必將更加遼闊,盛世也將更加輝煌。此次南方之行的所見所聞,將成為大唐走向更強大的重要契機,而他們,正站在這個偉大征程的起點,肩負著開拓大唐新時代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