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七年年初,魏征臥病在榻,病勢每況愈下,成為眾人憂心忡忡的焦點。恰似一層陰霾沉沉地籠罩著整個長安城。
這一日,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攜著衡山公主,步履匆匆地前往魏征的宅邸探望。與此同時,也差人將李承乾速速傳喚而來,畢竟魏征身為太子太師,太子前來探望實乃情理之中之事。
李承乾接到諭旨後,忙不迭地趕到魏征府上。甫一進門,便瞧見李世民正端坐在魏征的床邊,神色間滿是憂慮與關切,仿若陰雲密布。
李世民輕聲對魏征說道︰“魏愛卿,你為大唐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朕決意將嫡公主衡山公主許配給你的長子魏叔玉,以此聊表朕對你的感激與敬重之情。”
魏征聞听此言,強撐著想要起身謝恩,卻被李世民趕忙伸手按住︰“愛卿切莫亂動,此刻你只需靜心養病。”
李承乾疾步走上前,一臉關切地說道︰“魏公,您務必要安心養病,盡快恢復如初。”
魏征眼中盈滿欣慰之色,聲音微弱卻飽含深情地說︰“太子殿下,老臣恐難以再為您效力了。”
李承乾趕忙回應道︰“您切莫如此言說,高明還翹首以待您的諄諄教誨。”
從魏征府上出來之後,李承乾伴隨李世民一同回到太極殿。
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長嘆一聲︰“憶往昔與朕一同征戰沙場、共商國事的那些老臣們,如今相繼老去,甚至有的已然離朕而去。每每思及此,朕便心如刀割,悲從中來。”
李承乾出言寬慰道︰“阿耶無需過度傷懷。他們為大唐所建立的不世之功,必定會在史冊上熠熠生輝,為後世之人頂禮膜拜、傳頌敬仰。”
李世民微微頷首,神色稍有緩和,繼而說道︰“朕打算讓工部尚書閻立本為這些功臣們精心繪制畫像,並將其懸掛于一座高閣之上,好使後人永遠銘記他們的赫赫功勛。”
李承乾旋即回應道︰“阿耶此構想精妙絕倫,如此一來,他們的英名必然能夠流芳百世,激勵後人繼往開來。”
李世民接著說道︰“朕與你一同商榷商榷,這座高閣應當定何名為宜?”
李承乾沉思片刻,而後說道︰“依兒臣之見,不如就將其命名為凌煙閣。此名寓意著他們的功績好似青煙直上九天,永遠銘刻于青史之中,永不磨滅。”
李世民听聞,興奮地一拍龍椅扶手,高聲贊道︰“好,就叫凌煙閣!此名恰如其分,甚合朕心。”
隨後,李世民開始逐一細數這些功臣們的非凡功績。
“那長孫無忌,才華橫溢,英冠人杰,乃是朕的股肱之臣,為大唐出謀劃策,功勛卓著,功高蓋世。”
李承乾應道︰“舅舅確實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其智謀與韜略令人高山仰止。”
“李孝恭,身為宗室名王,于戰場之上獨樹一幟,軍功赫赫,為大唐平定四方,立下不世戰功。”
“杜如晦,賢良能臣,謀略深遠,與房玄齡一同為朕籌謀規劃,堪稱朕之左膀右臂。”
“魏徵,智慧超群,敢于犯顏直諫,乃青史留名的忠臣良相,如同朕的一面明鏡,時刻警醒朕的得失。”
“房玄齡,才華蓋世,德高望重,乃是大唐的中流砥柱,在籌謀帷幄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功績不可磨滅。”
“高士廉,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申國公,不僅才華出眾,更是德厚流光,才德兼備,為大唐的安定繁榮貢獻良多。”
“尉遲敬德,在戰場之上沖鋒陷陣,奪槊殺敵,智勇雙全,威風凜凜,令敵人望風披靡。”
“李靖,南征北戰,南征吳會,北定沙漠,戰功彪炳,威名遠播,為大唐開疆拓土立下了不朽功勛。”
“蕭 ,特進、宋國公,為人剛正不阿,猶如骨鯁大儒,敢于直言不諱,其忠誠與正直令人肅然起敬。”
“段志玄,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褒忠壯公,在危難關頭臨危不懼,堪稱真正的鐵血將軍,為大唐的穩定赴湯蹈火,出生入死。”
“劉弘基,輔國大將軍、夔國公,開國之初便是勇猛戰將,入京之時更是立下頭功,其英勇無畏令人贊嘆不已。”
“屈突通,尚書左僕射、蔣忠公,雖是隋室舊臣,但後來成為了唐朝的忠義之士,為大唐的建立和發展盡心盡力,鞠躬盡瘁。”
“殷開山,陝東道行台右僕射、鄖節公,參與籌謀,乃是秦王府的智多星,為大唐的崛起出謀劃策,居功至偉。”
“柴紹,荊州都督、譙襄公,身為駙馬,英雄氣概非凡,臨危不亂,勇往直前,銳不可當。”
“長孫順德,荊州都督、邳襄公,從太原時就忠心耿耿追隨,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其忠誠令人贊賞有加。”
“張亮,洛州都督、鄖國公,為大唐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毫無懈怠,堪稱楷模。”
“侯君集,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潞國公,在平定戰亂中奇謀迭出,展現出卓越的才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公謹,左驍衛大將軍、郯襄公,為大唐奉獻良多,其忠誠與勇敢值得歌功頌德。”
“程知節,左領軍大將軍、盧國公,驍勇善戰,好似虎賁之臣,義氣當先,令人欽佩之至。”
“虞世南,禮部尚書、永興文懿公,德行醇厚完備,善于進諫忠言,是一位赤膽忠心的純臣。”
“劉政會,戶部尚書、渝襄公,作為高祖舊臣,舉義之時立下殊勛茂績,為大唐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唐儉,光祿大夫、戶部尚書、莒國公,忠心不二,從無貳心,始終心懷唐朝,忠心可鑒。”
“李積,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如同國家的鋼鐵長城一般,守護著大唐的邊疆,義名傳遍天下,威震四海。”
“秦瓊,徐州都督、胡國公,馬槊英雄,勇武絕倫,在戰場上沖鋒陷陣,英勇無畏,氣吞山河。………”
李承乾在一旁側耳傾听,不時點頭表示認同。
李世民感慨萬千地說道︰“這些功臣,皆是大唐的脊梁中堅,朕永遠難以忘懷,大唐也永遠不能忘卻他們的豐功偉績!”
李承乾堅定不移地說道︰“兒臣定會銘記他們的功績,以他們為典範楷模,為大唐的繁榮昌盛竭心盡力,絕不辜負父皇的殷切期望。”
此時,陽光透過窗戶如金縷般灑落在殿內,那溫暖的光線仿佛也在靜靜地聆听著這一段段英雄故事。
李承乾問道︰“阿耶準備在何處建造?”
李世民答道︰“就在長安城太極宮東北隅。”
李承乾接著說道︰“兒臣建議把您對這些功臣的評價題在畫像邊上,彰顯阿耶對他們的敬意。”李世民听罷連連表示贊同。
喜歡大唐儲君請大家收藏︰()大唐儲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