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司令本人,也對李峰手上的作戰圖展現出極大的興趣。
“這個裝甲營的側翼防御薄弱點,你們是怎麼發現的?” 鐵木統帥指著圖上一個紅色三角標記,語氣里帶著難以掩飾的驚訝。
他自己的作戰圖上,這片區域只畫著一條模糊的虛線,標注為 “可能存在的裝甲部隊”。
周衛國剛想解釋,卻被李峰用眼神制止。
眼下裝逼的機會,當然是自己上了。
“我們的偵察兵在雪地里發現了這個,坦克的履帶間距比標準四號坦克寬三厘米,是改裝過的指揮車,通常指揮車周圍三百米內就是防御核心。”
鐵木辛哥的參謀們湊過來看照片,有人忍不住用甦維語低聲議論。
他們的偵察機也飛過這片區域,但帶回的只有模糊的雪地輪廓,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坦克掩體,哪里是偽裝的雪堆。
“飛機照片只能糊弄人,實際的偵查必不可少,這上邊的每個防區,都是我手下士兵親自偵查的結果,眼見不一定為真,但親眼所見絕對比照片真實。”
中五國方面軍隊戰場的偵查做的異常到位,能明顯感覺出雙方偵查水平及作圖水平的差異。
這是李峰多年培養的結果。
他本人有即時戰略視野,對偵察部隊的要求較高。
偵查是否屬實,均可以透過即時戰略視野矯正。
每次矯正之後,偵察部隊也能得到反饋,知道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是故意暴露的假陣地,哪些是藏在樹林後的真炮群,甚至能指出某個帳篷里是否有電台信號。
久而久之,偵察兵們漸漸摸索出規律︰凡是被長官圈出的 “可疑區域”,必然藏著關鍵目標。
這種反復矯正、反饋的過程,讓中五國方面軍的偵察水平甩了甦維部隊幾條街。
在反復矯正、偵查的過程中,偵察兵的技術跟水平也自然直線提升。
指揮部隊作戰,除了戰場的敏銳之外,就得靠實打實的功底。
如果是一個團,一個師作戰,可以靠指揮官的戰場嗅覺,判斷下一步作戰計劃。
可到了會戰層次,動輒幾十萬人撲上去,僅靠戰場嗅覺是不夠的。
必須有完備的作戰計劃,配套的參謀班底,良好的後勤供應,極具效率的執行班子,這些缺一不可。
這些班底應有盡有,就算沒有的,也從第八戰區挪過來了。
中五國方面軍已經是李峰的形狀了。
鐵木本人雖然是元帥級別,但也已經屬于老舊一派了,跟不上現代化作戰的思路了。
在來中五國方面軍之前,他手上也有一份作戰計劃。
本想裝個逼,在李峰面前展示一下。
可當周衛國的作戰計劃一拿出來,就顯得他們的準備工作如此粗糙,只有簡單的幾條線,畫在了作戰地圖上。
對于敵軍的詳細部署,更是猜測居多。
有點類似于學渣看到了學霸的解題方式,除了羨慕,更多的則是望塵莫及。
“鐵木司令有什麼建議沒?”
“周參謀長的計劃考慮得太周全了。” 鐵木辛哥感慨道,目光掃過圖上標注的後勤補給路線, 連加油點都精確到了村莊,“我們的方案…… 還是算了。”
他擺擺手,沒讓參謀拿出那份粗糙的作戰圖。
沒有更好作戰方案的之前,鐵木司令願意把主動權交給李峰,也不得不把指揮權交給李峰。
除非他拿出更好的,乃至更詳細的作戰計劃。
其實在來之前,鐵木辛哥本想露一手。
甦維大本營早有風聲,要成立西南統籌指揮部,由他擔任總指揮,統轄西南、南方面軍和中五國部隊。
若是能在李峰面前展現出過人的指揮才能,足以收復中五國方面軍所有。
可現在看來,別說爭奪指揮權了,能否跟上對方的節奏都成問題。
此次圍殲第一裝甲集群作戰,鐵木這老家伙未必沒有私心,如果打贏了,憑借著作戰的勝勢,以及他個人威望,絕對能擔任西南總指揮一職,從方面軍司令的職務上再進一步。
“鐵木司令有什麼建議沒?”
李峰端起茶杯,蒸汽模糊了他的表情。
鐵木辛哥連忙搖頭︰“沒有,周參謀長的作戰計劃已經非常詳細,我部將完全按照此計劃協同作戰。”
“需要我們的坦克旅在哪天拂曉前佔領高地?我現在就讓他們出發。”
周衛國立刻指著圖上的藍色箭頭︰“計劃執行後的第一天,必須控制這片丘陵。我們的騎兵會在凌晨兩點開始佯攻,吸引敵軍的注意力。”
他翻開附帶的小冊子,里面詳細列出了每個小時的兵力調動節點,精確到團級單位。
鐵木辛哥看著冊子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忽然明白為什麼甦維部隊總在會戰中吃虧。
幾十萬人的調度,靠的絕不是靠個人的戰場嗅覺,而是需要這種近乎苛刻的精細化安排。
從炮彈基數到騾馬飼料,從傷兵後送到電台頻率,每一環都嚴絲合縫。
接下來半天,雙方參謀求同存異,迅速的細化作戰方案。
一直到深夜9點多,才達成一致,形成了最終定版方案。
“核心指揮班底留在中五國指揮部。西南方面軍的通訊官跟我們的參謀合署辦公,確保命令同步傳達。”
李峰合上方案時,聲音在寂靜的作戰室里格外清晰。
鐵木辛哥沒有異議。
他清楚自己這套老舊的指揮模式早已跟不上現代化會戰的節奏,與其硬撐著出洋相,不如放手讓更專業的人來掌舵。
至于西南統籌指揮部的位置,只能等打贏這仗再說了。
年紀擺在那,勞心勞神的事情,就交給年輕人好了。
此次會戰,李峰將指揮兩大方面軍參戰。
第二天一早,兩個方面軍指揮部互通了消息,加密電報確認通訊安全之後,調動命令開始接連下達。
西南方面軍核心的第37、第18、第9集團軍紛紛行動起來,沿西北、東北方位進入阻擊位置。
中五國方面軍的獨立軍、機械化第六軍、騎兵集團涌動,從南部、東南、西南方位,進入進攻位置。
火炮、坦克、士兵紛紛向作戰地點移動。
兩大方面軍的動作極大,瞬間引動了克萊恩特的神經。
第一裝甲集群的外圍,突然出現了大批騎兵活動的身影。騎兵受泥漿期的影響少一些,配合特定飼料的情況下,部隊的機動範圍可達幾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