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

第386章 老西是真沒吃過細糠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葫蘆開小花 本章︰第386章 老西是真沒吃過細糠啊

    最大的問題在于中五國跟西域不通火車,大型設備靠車輛運輸基本不現實。

    幾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的距離,需要很龐大的運載能力。

    有些可以不惜代價挪過去,對于第八戰區有質的提升。

    譬如車里雅賓斯克拖拉機廠,能夠生產t34坦克。

    譬如比什凱克機械廠,能夠生產輕型轟炸機。

    譬如第聶伯工廠,能夠生產重型坦克跟重炮。

    只要遷移過去,立馬具備這兩項能力,再依托工廠來衍生新的技術,培養新的工人,便可以借此機會開設分廠,讓它在第八戰區生根發芽。

    這樣一來,中型坦克、重型坦克、輕型轟炸機、拖拉機、牽引車,全都有了。

    為此哪怕靠十幾萬人力拖拽,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也是值得的。

    至于其他的,就需要等鐵路貫通之後,再進行圖謀了。

    這種工業大遷徙的機會可不常見。

    若不是漢斯帝國的鋒芒太盛,中五國跟李峰都吃不到這些細糠的。

    部隊往前線趕,接下來的事情,就需要周衛國、老西、付無義三人牽頭搞起來了,一個把持預備役部隊,掌握軍隊大權。

    一個負責工廠遷移,狠狠的握住工業核心。

    另一個則是負責交通水利建設,讓中五國跟西域用鐵路串起來。

    正好在日軍手上弄到了10億法幣,必然是毫不猶豫的砸過來。

    五位書記在議會廳里傳閱李峰的計劃,原本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

    當看到第八戰區將派遣 5 萬名工人、3 千名技師支援”的條款時,尼古拉沃爾露出了深深的擔憂,但是其他幾個人卻很是滿意的樣子。

    “咱們出土地和糧食,他們出人和技術,雙贏的局面。”

    哈國第一書記還有些猶豫︰“可這樣一來,工業和交通不就全被他們掌控了?”

    “掌控總比亡國強。漢斯的坦克已經直插甦維科夫了,一旦甦維科夫被攻佔了,我們都難逃敵手,沒有工廠生產炮彈,沒有鐵路運送物資,咱們守得住嗎?”

    也是這個道理。

    礙于局面,紛紛簽字確認。

    老西乘坐飛機到達機場,這位失去了軍隊大權的長官,已經趨向于退休狀態。

    喝喝茶,看看報。

    哪曾想一紙調令,就給他安插過來擔任什麼工業遷移計劃總師。

    見過世面的人,但不多。

    他在晉戰區搞工業的時候,突出一個摳摳搜搜,連鐵軌都修建成窄軌。

    歸根結底是因為窮,缺少資金,缺少技術,缺少設備。

    下了飛機之後,汽車接上老西,沿途已經看到了不少運輸車輛。

    拄著拐棍左看看,右看看。

    對于工業區的規模,並未有什麼概念。

    老西眯著眼數了數,能看到的煙囪就有十幾個,比晉戰區所有工廠的煙囪加起來還多。

    見慣了巴掌大的作坊,他實在想象不出 “工業區” 能大到哪去。

    汽車停靠在路邊,已經能看到獨立軍的戒嚴士兵。

    查驗了證件之後,士兵紛紛敬禮。

    偶爾還能踫到一兩個從晉綏軍出來的士兵,認得老西的身份。

    還親切的喊一聲長官。

    這讓老西非常受用。

    “李峰搞了這麼多設備過來,全都是要遷移的工廠嗎?”

    與他一同過來的,還有馮牧,這個年輕人顯然見識更大,帶了第一批工人跟技術工程師過來。

    負責交接的干事,拿出 300 座工廠的清單時,老西的手指在 “軋鋼廠” 三個字上停住了。

    他想起晉西那台用了二十年的軋鋼機,每天能軋出兩噸鋼材,廠長就得敲鑼打鼓;而清單上這座軋鋼廠,日產量後面跟著的是五百噸。

    之前搞工業,那純粹是無米之炊。

    靠著小米省吃儉用省下來的。

    缺資金,缺技術,缺設備,像三只手緊緊掐著脖子,讓你連喘口氣都得精打細算。

    眼下可好,一下子甩過來這麼多工廠。

    空氣里彌漫的都是機油味。

    聞一口都覺的滿足。

    “工業國與農業國的差距,簡直讓人匪夷所思啊。”

    馮牧在一旁呵呵一笑,差距是肯定有的。

    光甦維帝國隨便遷移的這批工廠,就足夠發展五年乃至十年的。

    沒吃過細糠,當真是眼楮瞪大。

    “馮部長,咱們過來了多少人,得抓緊計劃一番,怎麼把工廠接管起來。中五國方面也得加緊練習,先把廠房搭建起來啊。”

    你要是讓他帶兵打仗,那純粹是外行。

    老西干勁兒上來了,你讓他搞一搞工業基建,他沒準真能給你搞好。

    大量的精細設備,最能激發內心的沖動。

    馮牧也是大開眼界,對于李峰交代的幾個重要工廠,那是必須要不惜代價帶走的。

    機械設備、冶金設備、制造設備,統統拉走。

    為此單獨給他留了100輛卡車,還有大批的騾馬。

    既需要盡快安頓工廠的遷移,也需要順勢往第八戰區扒拉一部分。

    兩個人的任務是任重而道遠。

    他們的那套理念或許早就過時了,也該遭受一下甦維帝國工業化的沖擊了,如能趁機加快第八戰區的技術水平,收益難以言明。

    甦維帝國的經濟體制,注定了可以花小錢辦大事。

    只要工業區沒有遭受到覆滅打擊,就可以迅速的遷移,迅速的恢復生產。

    後方的事情交給心腹來處理,李峰沒有更多的心思關注工廠遷移工作。

    他得把心思放在戰爭上來。

    手上25萬兵力往哪里集結,這得听他自己的安排,而不是听所謂參謀部的想法。

    目光回到眼前的戰場,漢斯帝國三個集團軍群長驅直入。

    但突進的速度,處在的位置大不相同。

    實力最為強勢的自然是中央集團軍群,不僅配備了2000輛坦克,還有成名的裝甲集團指揮官,其中更有李峰、周衛國兩人的老師,古德里安閣下。

    南方集團軍群、北方集團軍群只配備了700輛左右的坦克,突進速度並不快。

    所以漢斯帝國進攻狀態是中部突出,兩翼落後。

    那麼按照戰場局面來看,完全可以從兩翼做文章,威脅中央集團軍群,形成片面的反擊,遏制對方的攻勢。

    李峰手上的25萬兵力,配備了幾百輛坦克,主力是38t輕坦,其次是t34,還有其他老舊坦克,加在一起算五個坦克師。

    要面對的是漢斯帝國的3號坦克、2號坦克。

    整體上還是有的打的。

    關鍵在于往哪里落子?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方便以後閱讀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第386章 老西是真沒吃過細糠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第386章 老西是真沒吃過細糠啊並對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