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飛入駐蘭封城,三個軍的兵力依次部署開。
留下98軍打掃城內,畢竟是武世民的部隊付出最大,應該由他們打掃21師團的駐地,所繳獲的物資也該優先補充給他們。
繳獲的武器裝備堆積如山,日軍的三八大蓋、歪把子、野雞脖子等槍械,密密麻麻的堆成一團。
擲彈筒、山野炮等,經過清點後分配下去。
正規部隊看不上這些玩意兒,手上有更好的。
暫編師倒是不嫌棄。
只要有武器,就能拉出部隊來。
另一邊,
加藤園的栗色戰馬在惠濟河北岸刨著蹄子,對岸傳來的歡呼聲像針一樣扎進耳朵。
當 21 師團覆滅的消息通過電台傳來時,他立馬拿出地圖思考撤退路線。
加藤園不是傻子,連21師團、獨立重炮第八聯隊都被干了,留下他一個騎兵旅團,還不夠楚雲飛塞牙縫的呢。
“立刻向東撤退。”
“放棄所有警戒陣地,輜重全部銷毀,輕裝前進。”
鬼子少將很果斷的下令向東撤退,並入徐城方向。
日軍騎兵們紛紛翻身上馬,混著拆卸重武器的叮當聲。
騎兵旅團的撤退像道黃色潮水,迅速漫過荒原。
陣線迅速向東退縮,被迫放棄多個縣城。
周邊的日偽軍心生寒意,是否還要跟著鬼子混,似乎第八戰區更猛啊。
已經連續吃掉多個師團,照著眼下的局勢發展下去,整個華北都會成為囊中之物。
張嵐峰的治安旅已經被打殘了,還剩下兩千多人。
心腹湊過來詢問他的想法︰“旅座,咱們還跟著鬼子跑嗎?”
這話讓他心里咯 一下,第八戰區連 21 師團都能吃掉,自己這些偽軍根本不值一提。
“找個地方休整。”
“等看清局勢再說。”
士兵們面面相覷,卻沒人敢反對,誰都能感覺到,跟著日軍混的日子怕是到頭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作為漢奸、偽軍頭子,他們得提前為將來打算。
偽軍是一個大盤子,至少有幾十萬兵力,陪著鬼子為虎作倀。
這群家伙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但你沒辦法忽略他們。
這是毒蟲,也是禍害,總歸要想個法子解決。
此時的第八戰區司令部,李峰正對著電台發布指令︰“給各偽軍據點發通牒,既往不咎,投誠者保留編制,立功者有獎。”
“告訴他們,跟著鬼子只有死路一條,投向我們,才有活路。”
通牒像雪片般飛向各個偽軍據點。
有的指揮官將通牒撕得粉碎,演給太君看,卻在夜里翻來覆去睡不著。
有的悄悄派人與第八戰區聯系,用糧食和彈藥換取投誠信號,還有的干脆殺了據點里的日軍顧問,舉著白旗開城投降。
第八戰區收編的偽軍的消息一出來。
很多人再也無法把持了。
現在起義還能混個職務,等滅了鬼子,再滅他們的時候,那可就全完了。
起義的浪潮迅速蔓延。
接連出現治安軍嘩變的情況,扣押了日軍聯絡官,以此作為投誠里。
這些人上趕著找上楚雲飛的龍城集團軍,請求第八戰區收編,主動接受整編。
整編還有活路,作對必死無疑。
暗地里更有主動聯絡者,願意配合第八戰區,甘願潛伏在日軍手下,等待命令投誠。
任命趙剛為偽軍起義政治部主任,全權負責對接偽軍起義事宜。
成立單獨的領導班底,做其他偽軍的心理工作,負責收編部隊的思想建設。
這是趙剛最擅長的任務。
既需要組織能力,也需要思想建設能力。
除了偽軍之外,不排除地方武裝,其他勢力的收編。
李峰難得張開手,放開了門檻,願意主動吸納一大批兵力進入第八戰區。
放在之前,偽軍想投降,第八戰區還不要呢。
作戰會議的余溫還沒散盡,李峰的任命狀已經送到趙剛案頭。
收編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做好了可以擴充兵力,做不好,那就是引進來一群老鼠屎。
“這擔子不輕啊。”
趙剛喃喃自語,看向石門的收編處,剛投誠的偽軍正亂糟糟地列隊,有人還在偷偷往槍套里塞煙卷,隊列里不時傳出粗野的笑罵。
被日軍驅使了數年的士兵,身上還帶著匪氣與奴性的雙重烙印。
“主任,第一期學習班的名單擬好了。”
干事捧著花名冊進來,紙頁上密密麻麻寫著偽軍軍官的名字,不少人備注欄里標著 “曾鎮壓抗日武裝”“手上有血債”。
周剛的眉頭皺在一起,想要完好執行長官的任務,必須考慮軟硬兼施的手段。
該拉一批典型出來,殺雞儆猴,以此來用于整頓軍紀。
趙剛接過名單,鋼筆在 “王懷慶” 三個字下畫了道橫線。這位偽均的司令,投誠時帶著全師的輕重武器,需要重點關注。
“把他調到學習班第一排,我親自帶。”
“告訴各區縣,成立臨時宣講團,每個起義部隊派駐三名政治指導員,從最基礎學起。”
第一期學習班就在石門,趙剛站在臨時搭建的講台上,看著台下坐得歪歪扭扭的偽軍軍官,突然將手里的搪瓷缸重重頓在桌上︰“你們當中,有人說自己是被逼當漢奸的,有人說為了混口飯吃,可槍口對著同胞的時候,誰猶豫過?”
台下的竊竊私語瞬間停了。
很多人漲成豬肝色,手指下意識攥緊了衣角。
想起圍剿游擊隊的場景,想起助紂為虐的場景,那些被日軍機槍掃倒的農民,此刻仿佛就坐在台下盯著他們。
“但現在不一樣了。”
趙剛的聲音緩和下來,從帆布包里掏出一摞油印的小冊子。
“第八戰區給你們機會,不是讓你們繼續混飯吃,是讓你們把槍口調過來,對著真正的敵人。”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想要獲得原諒,不是靠第八戰區,不是靠我趙剛,原諒你們的不是我。”
趙剛指著窗外飄揚的軍旗,“是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是你們將來在戰場上流的血。”
……
思想建設像春雨般滲透軍營。
趙剛帶著政治部的干部們逐營座談,在馬燈下听偽軍士兵講被迫當漢奸的經歷,把那些沾滿血淚的故事編成小冊子,用于警示。
他組織投誠士兵與抗日家屬見面會,當老太太給曾經的偽軍端來熱粥時,不少硬漢當場哭成了淚人。
讓士兵知道為民族而戰,為家人而戰,知廉恥,明是非。
保家衛國,不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