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李峰命令,采購的榴彈炮、綏造榴彈炮直接向雁南運輸。
有一門算一門,全部拉過來加強火力。摩步師需要搭配火炮來用,手下的三位師長進攻有余,對炮團的使用並不熟練。
也遠沒有發揮炮團應有的威懾力。
這跟以前部隊貧弱,缺少炮兵有關。
步兵沒有炮兵配合,作戰顯得空洞乏味,進攻則力度不足。
摩步師沒有強有力的火炮配合,也難以發揮沖鋒之勢。
僅靠火炮,有時候就能結束一場戰斗。
李峰有即時戰略視野的外掛,一直都可以開掛,礙于部隊建設不足,火炮數量不夠。
即便開掛打擊,硬實力上也沒辦法吃掉日軍主力。
現在不一樣了,此一時,彼一時。
第八戰區的軍工向前邁了一步,有了氣吞如虎的能力,亦有了橫掃日寇的機會。
結合即時戰略視野,趁著百團破襲時期,完全可以輕取第一軍鬼子主力,擴大第八戰區的影響範圍。
他要親自調教手上的軍直屬重炮團、師屬山野炮團。
“魏大勇,通知獨立軍、伏擊46軍所有的上校軍官,炮兵團長、參謀等人員,統一到一線指揮部來。”
“接下來這段時間,我親自指揮所有炮兵部隊,一切命令以我本人簽字手書為主,其余命令一律作廢。”
張大威跟楚雲飛對視一眼,不知道長官是準備作何打算?
但對于李峰的命令,大家需要無條件執行,無條件信任就ok了。
第八戰區的兵力,更像是他李峰的私軍,可以不听統帥部的調動,但絕對要听令于李長官。
得清楚手上的軍餉是誰發的。
得知曉手上的武器裝備來自哪?
還得知道職務是誰提拔的。
“大威,咱們獨立軍是有一個獨立炮兵旅,由周參謀整頓,利用繳獲的日式榴彈炮跟山野炮,組成了一個重炮團,一個野炮團。”
“後續各軍分別由山炮營擴編,擴編為炮團。”
“各炮團既沒有成體系,也未統一調度,大家手上既有日式火炮,也有甦式火炮,以及綏造火炮跟德式火炮。”
“雜亂無章不成兵,體系混亂不成派別。”
“無論如何,炮兵是重要兵種,需要提升其重要性,提升他們話語權。”
“給你們一個小的課題,如果用炮兵作為進攻主力,一場戰斗應該怎麼打?應該如何部署兵力?”
張大威一副受教的表情,虛心向長官學習。
楚雲飛也不得不承認,他對火炮的印象還停留在358團山炮營。
屢次對敵作戰,也往往是按照山炮營的打法,服務于步兵沖鋒,服務于防守作戰。
讓炮兵主導一場戰斗,那應該提供大量的火炮,提供足量的炮彈。
還需保證火炮的機動性,能夠隨戰線迅速前移。
“你們兩位先考慮一下,不用著急答復,等各師的炮兵團長集齊了,拋開步兵團,單獨看一下炮兵部隊的布防情況。”
李峰大手一揮,指揮部的參謀心領神會,把代表步兵團的旗子拔下來,重新布署沙盤圖。
拔掉了步兵棋子,沙盤圖看起來光禿禿的。
僅剩下代表炮兵的幾支部隊,零星的分布在地面,數量太少,根本不成規模。
“長官,炮兵上校們都到了。”
陳勇貼近小聲說話,詢問李峰的意見。
“都請進來吧。”
房間內陡然多了十幾號人,有幾個熟悉面孔,任山山、喬風、吳子強等人,屬于一開始就跟著358團、獨立團,由炮營營長晉升上來的。
更多的是陌生面孔,由後續培養提拔上來的。
上校屬于軍隊內的中高層軍官了,要麼是團級參謀副職,要麼是團長等正職。
李峰走向沙盤圖。
“重炮1團誰在指揮,任山山還是喬風?”
任山山往前一步,敬了個禮。
“報告長官,重炮1團由我指揮。”
“講一講各式火炮的射程、覆蓋範圍、部署時間,現在讓炮兵陣地向前推進500米,重新構建射擊諸元,需要多長時間?”
“不管是甦維帝國的火炮戰術,還是漢斯帝國的火炮戰術,都值得我們大肆學習。”
“機動、協調、觀察、通訊等,都需要引入進來,加強炮兵的戰斗力。”
“我認為這段時間的休整應該以加強炮團建設為主,加強師屬炮兵與步兵的協同作戰。”
“做不到這些,如何掌握戰場主動權?”
李峰走向沙盤圖最前沿。
將重炮團、野炮團的位置齊齊向前,集中到忻縣南部。
“甦維帝國火炮戰術往往以密集火力來填補精度上的不足,集中幾十門,乃至幾百門火炮,形成突擊火力,這便是炮兵進攻理論。”
“假如我炮兵陣地全部集中在忻縣南部,又要提防日軍飛機威脅,乃至太源鬼子炮兵部隊的反擊。”
“既要兼顧漢斯帝國炮兵戰術的試射修正彈道的手法,還要學會炮兵進攻的作戰方式。”
“重炮1團,野炮1團,向忻縣南部集結。另調動防空炮團分別配合,掩護炮兵陣地。”
李峰要動用即時戰略視野能力,來驗證手下炮兵的觀摩跟瞄準能力。
親自打磨一下這批炮兵的水平。
命令下達,火炮多用汽車牽引,迅速前往目標地點部署。
炮兵時刻匯報情況,與指揮部形成單獨通訊。
第八戰區的動作,尤其是觀測氣球的出現,讓負責堅守的混成旅團迅速警惕起來。
觀測氣球往往搭配遠程火炮使用。
如果敵軍動用重炮,他們也得協調重炮旅團過來助陣啊。
“速速通知筱冢義男將軍,敵軍恐將投入火力打擊,我混成旅團急需炮火支援。”
第一軍手上本有一個重炮旅團配合作戰。
後調任到了正面戰場。
太源鬼子手上就只有野炮、山炮、部分榴彈炮。
相較于李峰的突然爆發,鬼子的火炮數量在持續減少。
李峰從漢斯帝國采購了200多門榴彈炮,足夠拉起6個榴彈炮團,眼下火炮已經到了手上。搭配綏造山野榴炮,將進一步擴展炮兵隊伍。
炮彈由卡車運輸,分別到了炮兵連手上。
陣地分散部署,正在快速校準。
坐在指揮部,根據各炮兵的部署情況,進行射擊前的矯正。
哪些觀測的準,哪支部隊觀測的一塌糊涂,全在李峰的掌握之中。
電話不斷響起,參謀部的人直接罵過去︰“你們的眼楮是出氣的嗎,觀測不準,重新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