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

第199章 即時戰略視野突破千里,出現新的能力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葫蘆開小花 本章︰第199章 即時戰略視野突破千里,出現新的能力

    以火炮技術為紐帶,可以繼續談下去。

    眼下李峰的部隊已經完全掌握了礦區、鐵路、牧場,這個年輕人的手段與魄力遠在黃教活佛之上。

    野心勃勃是好事,但野心太大很容易難以操控。

    甦維帝國想要听話的小弟,越听話越好。

    可當下礙于局面,不得不向李峰稍微的妥協,捏著鼻子答應他的條件,先穩住阿朱司令的戰線,確保戰事順利推進。

    三天後,阿福寧帶著印有紅色雙頭鷹的密令重返庫倫,軍大衣內袋里裝著 76 毫米山野炮和 107 毫米野戰炮的技術圖紙,以及一份專家派遣名單。

    當然了,這些圖紙都是二三十年前的老東西了。

    火炮的性能、射界都大大不如,屬實是過期的玩意兒。

    不過再過期的東西,只要能打造出來,放在獨立軍手上,都是好東西。

    誰叫我們沒有呢,連像樣的75毫米山炮都生產不出來,簡直是扯淡一樣。

    甦維帝國最好的當然是加農炮、122毫米榴彈炮、152毫米加榴炮這些,射程遠,威力大,牽引速度快。

    想要這些武器,可以花錢采購,但對方絕對不會把技術材料提供給你的。

    有性能陳舊的老炮就足夠撐一撐場面了,對軍工體系的要求不高。

    不要想太多,就算給你最新的火炮圖紙,眼下軍工能力也沒辦法生產。

    第一賽季時期的老古董也不錯了,有幾款火炮的性能還可以的,先實現火炮自產,比什麼都重要。

    另外重點更應該關注冶金水平,冶金水平低下,火炮的質量跟性能肯定拉垮。

    以75毫米山炮為例,圖紙有了,生產模具也有了,但缺少炮鋼,生產出來的碳素鋼火炮撐不住壓力。

    必須借助甦維帝國的技術輸出,把冶金科技樹給點了。

    引入對方的技術專家,這才是李峰勉強妥協的根本。

    通知馮牧的人接應技術專家,拉到軍工廠好好的榨一榨對方的知識,爭取盡快完成火炮用鋼的突破。

    手底下士兵擴軍如火如荼,每擴軍1000人,便可以增加即時戰略視野1公里範圍。

    之前就已經接近1000公里了,伴隨著兵力增加,即時戰略視野也在這段時間暴漲到1050公里。

    視野出現了新的變化,新增了幾個功能︰

    1.區域性面板統計︰能夠調閱某塊區域的敵對兵力情況,包含︰裝備、人數、物資、士氣等參數。

    2.戰場輔助計算︰根據炮兵陣地及目標區域,自動計算出火炮角度數據,計算出彈道偏差。

    3.空襲預警︰視野範圍內出現敵方戰機,自動以紅色跳動光波預警。

    整體而言,增加了智能輔助作用,能夠提取區域性的敵軍信息,能夠提供區域性的炮火覆蓋數據。

    這對李峰而言尤為重要,覆蓋上千公里,單靠一雙肉眼根本看不過來。

    人跡罕至的荒漠還好,幾百公里可能荒無人煙。

    放在復雜的山區、平原,村落相連,鄉鎮相連,僅靠一雙肉眼,不可能縱覽上千公里的情報信息的。

    此次即時戰略視野升級,完全是服務大兵團作戰,服務大範圍突擊作戰。

    對李峰這個指揮官而言,如虎添翼,如虎再添翼,都他媽能飛起來了。

    一旦完成兵力擴編,手握15萬兵力,再加上對敵殲滅鬼子軍官的提升,即時戰略視野範圍輕輕松松突破1800公里。

    日後統兵百萬,視野範圍突破萬里,這不成了純純的人造衛星了嗎?

    夸張,賊他娘的夸張。

    開全圖視野,搭配李峰本人的軍事素養,絕對是戰場上的一朵最耀眼的花。

    從庫倫到諾門坎,也就一千多公里了吧,李峰坐在庫倫城,已經能看到甦維帝國兵力集結的情況了。

    雙方大戰還未開場,獨立軍有更多的時間來消化地盤,打造軍工底蘊。

    只要吸收了甦維帝國的老技術,把山炮搓出來,哪怕第一賽季時期的老爺爺,比日軍的山炮也差不到哪去。

    在75毫米口徑中,能達到78公里射程,尖頭彈能達到10公里射程,足夠應對戰場了。

    李峰手上的火炮全是繳獲的日軍火炮,雖有一定的規模,卻一直不敢拿出來大規模部署。

    缺乏有效的防空能力,很容易被敵軍飛機轟炸。

    再加上油料緊張,汽車、牽引車能不用就不用。

    這次借著庫倫風波,強制登上了甦維帝國的列車,哪怕對方不願意,流出來一些物資,也足夠獨立軍折騰了。

    石油、設備、鋼鐵、技術,都可以通過鐵路線與帝國貫通。

    李峰手上有礦產,有煤炭,有羊毛牲畜,還有真金白銀,完全能支撐平等的貿易。

    以漠北為橋梁,貫通甦維帝國與漠南的聯系,可以考慮修建鐵路、公路,打通平綏鐵路,將漠南漠北貫通成一線。

    這不是軍工上的事情,也不是軍隊的事情,而是政工該做的。

    李峰不擅長這些工作,如能把付無義吸納到麾下,以他的治理手段,一定可以保證漠南、漠北的休養生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步步來吧,雙方之前鬧得很不愉快,將35軍趕出綏遠,幾近成了仇人。

    這時候吸納對方,想都別想。

    止住思緒,先應對眼前的兩件事,其一是把甦維帝國的技術徹底引進來,其二則是繼續在諾門坎戰事上發財。

    招待客人的蒙古包內,馮牧已經到了庫倫。

    臉上帶著風塵,顧不上休息,直接找上了甦維帝國的技術專家科瓦廖夫。

    拿到對方手上的冶金、火炮等改良文件。

    甦維帝國還有兩個小要求,他們可以提供技術跟專家,也可以提供部分設備,前提是軍工廠要建設在漠北。

    生產出來的軍械裝備,要拿出來一部分賣給八路。

    這倒無所謂,只要對方肯用心提供技術,坦克、火炮、飛機大大的提供,李峰不是吝嗇的人,願意滿足他培養小弟的要求。

    再說了,等軍工生產的武器裝備夠用了,別說八路了,統帥部願意買,他也願意出售的。

    人不會跟錢過不去,更願意分享給底層作戰的士兵,讓他們少流血,少犧牲。

    馮牧跟人聊到了深夜,依然神采奕奕的。

    涉及到技術的革新,涉及到精度更高的設備,怎麼可能睡得著覺。

    最大的問題可能是體系化的問題,現有的工廠都沾著一股子日本人的味道,要更換成甦維帝國的設備,就要引入對方的工業體系。

    還真應該利用漠北現有的底子開發,與現有的軍工廠,互相補充,互不影響。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方便以後閱讀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第199章 即時戰略視野突破千里,出現新的能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第199章 即時戰略視野突破千里,出現新的能力並對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