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

第186章 莽突察北,誰教李峰這麼帶兵的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葫蘆開小花 本章︰第186章 莽突察北,誰教李峰這麼帶兵的

    一人做主的好處是令行禁止,麾下效率驚人,他李峰一句話就可以乾綱獨斷。

    在眾多軍官的簇擁中,李峰返回歸綏指揮部,這里有新上任的46軍軍長楚雲飛,以及張大威、張大彪等人。

    如此鄭重其事的調配人手,可見此次北征的規模並不小。

    “李副司令,大家都到了,有什麼安排盡管吩咐吧。”

    馬湛山很急,尤其是看到楚雲飛主政綏遠後,他對主政察哈爾也很有想法。

    若是能夠借助李峰的力量奪取察北,以此為地盤發育,好過無根浮萍。

    李峰依舊有自己的節奏,不急不緩的盤點內心計劃,同時也利用即時戰略視野向北部幾百公里範圍探查。

    幾乎沒有看到日偽軍的蹤影,那是大片的荒漠草原地帶,人跡罕至。

    騎兵也不會貿然進入荒漠,進入了沒地方補充物資,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難不成去里邊吃土?

    北疆跟外疆之間,隔著大片的戈壁灘,所以也有漠南、漠北的稱呼。

    漠南不用多說,基本就是綏遠一部分、察哈爾一部分,基本已經在獨立軍的掌握範圍內了。

    漠北屬于一片陌生之地,情況如何?如何用兵,宛若一張白紙。

    李峰自己都沒想好,考慮的是見機行事,臨場應變之策。

    所以先定察北,再去漠北。

    環視眼下的軍官,他語速並不快的說道︰“我在萊茵河留學的時候,導師提到過超額補給閃電突擊的策略。我手上沒有機械化裝備,只能以騎兵的方式,玩一場超額補給的閃擊作戰了。”

    大家听到這些詞有些陌生,每個字單獨拆開明白,合在一起怎麼不明白呢。

    常規騎兵作戰,往往在幾十公里公里範圍內作戰,一般攜帶3天干糧,打完就撤回來休整。

    這一次不僅要攜帶10天的口糧,還需配備3個基數的彈藥,多多配備備用戰馬。

    察北的兵力不多,這邊有六個縣城,其中三個靠近戈壁,僅有二三百偽軍騎兵駐防,甚至連日軍都沒有。

    最重要的張北、多倫兩處據點。

    其中張北已經修建好了要塞工事,由日軍精銳駐防,庇護武城北部。另一個重要的據點是多倫,這是關東軍滲透察哈爾的橋頭堡。

    反過來講,它也可以是從察哈爾方向反攻關東軍的橋頭堡。

    參謀們展開最新情報地圖,標記出察北六座縣城的兵力部署。

    “李副司令,靠近戈壁的三縣防御空虛,只需一支精銳的騎兵連足夠拿下。” 馬湛山湊上來隨口說道。

    只要沒日本人幫忙,他一只手都可以拿捏偽軍騎兵。

    收拾偽軍有什麼意思?

    張北和多倫才是硬骨頭 ,張北要塞鋼筋水泥工事完備,駐有日軍精銳聯隊,扼守武城北路;多倫更是配備重炮陣地與騎兵日夜巡邏。

    不多廢話,上圖︰

    開始干關東軍,撕扯漠北

    李峰手上整編了四個騎兵師,這次全部拿了出來。

    戰斗力最強的,肯定是孫德勝帶領的獨立騎兵1師、獨立騎兵2師。

    馬湛山、何祝國手上的部隊其次。

    當即下令道︰

    “先撿軟柿子捏,馬軍長挺進軍于明天一早出發,先拿下察北3縣,何軍長部隊集結後向化德方向集結,與我親帥騎兵師,籌備對多倫的突襲。”

    馬軍長聲音清冷道︰“司令放心,三縣的偽軍騎兵就是群紙老虎!”

    “記住,要快!” 李峰強調一句。

    突襲戰首重迅猛,趁敵不備,出其不意,閃電擊之。

    次日破曉,馬蹄聲撕碎了察北草原的寧靜。

    馬軍長的挺進軍如同黑色潮水,在晨霧中直撲縣城據點。同時對三處偽軍據點展開破襲。

    城樓上的偽軍哨兵揉著惺忪睡眼,還未看清來者何人,子彈已穿透胸膛。

    騎兵們揮舞著寒光凜凜的馬刀,刀刃劈開晨霧,鮮血濺在土牆上,開出一朵朵猩紅的花。三個時辰後,城頭的膏藥旗被扯下,取而代之的是隨風獵獵作響的獨立軍旗幟。

    區區幾百偽軍騎兵,確實不用擔心。

    馬湛山的挺進軍做了一輪整編,裝備更換了一大批,又配備了擲彈筒、步兵炮等重武器。

    炮聲一響,偽軍騎兵基本就四散而逃。

    其余三個騎兵師則晚一些從歸綏出發,隊伍拉出很長很長,分別從不同的小路,向化德方向行進。

    日軍對戈壁草原的偵查薄弱,僅設立了一些日偽軍哨點,平時很少動用飛機偵查。

    關鍵是沒啥偵查價值,飛一趟連油錢都賺不回來。

    缺乏偵察,也是突襲有利條件之一,偽軍被襲擊的同時,三個騎兵師的主力直奔多倫。從歸綏至多倫據點一共是220公里,以騎兵的行軍速度,日常行軍在50公里左右。

    急行軍的話,可以趕至80100公里之間。

    為保證部隊的戰斗力,以日常行軍+部分急行軍,每日行軍標準是70公里。

    保證在第三天到達多倫據點,能夠展開有效的進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峰這次親自帶隊,身邊是何祝國、孫德勝兩人,除了騎兵之外,還有2個步兵團。步兵團行軍速度更慢,落在後方位置。

    “李副司令,戈壁行軍不比山區,白天跟晚上差距很大。白天可能熱的出汗,晚上就凍得想抱娘們了。”何軍長嘿嘿笑著,人在馬匹上不斷的動屁股,顯然是騎馬累的不行。

    借著娘們的話題,轉移一下注意力。

    說到娘們,何軍長看向騎兵師一側的那支自發而來的騎兵營。王天珩的堂姐王玉書,真的換上了一身軍裝,帶了一個騎兵營過來。

    小娘子配槍,一身戎裝追著跑到了察北地界。

    何軍長的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到傍晚時分,剛好行軍至70公里,在一處背風的草地扎營。

    夜幕降臨,草原換上了另一副模樣。

    寒風呼嘯,氣溫驟降,士兵們相互依偎著,將戰馬拴好,簡單地搭建起帳篷。月光灑在草原上,遠處不時傳來狼群的嗥叫,令人毛骨悚然。

    偵察的騎兵裹著大衣出行,在月夜之下,散布到周邊。

    李峰裹著軍大衣,在營地中巡視一番後,才返回自己的帳篷內。

    孫德勝、何祝國都在,端起一杯溫好的馬奶酒,讓他嘗嘗。

    “算了,我喝不慣這個味道。”

    換成了熱水,咕咚咕咚的灌下去。

    周邊連棵樹都找不到,更別提燒火做飯了。全靠曬干的馬糞充當燃料,短時間內可以,如果長時間在這里駐軍,馬糞也不夠用的。

    “李副司令?在忙?”

    帳篷外傳來王玉書的聲音,孫德勝跟何祝國對視一眼,紛紛起身。

    “走啊,何軍長,咱們去視察一下部隊。”

    “走走走,同去,同去。”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方便以後閱讀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第186章 莽突察北,誰教李峰這麼帶兵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第186章 莽突察北,誰教李峰這麼帶兵的並對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