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

第183章 軍械誘惑西北騎兵,穩定後方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葫蘆開小花 本章︰第183章 軍械誘惑西北騎兵,穩定後方

    王天珩能從哪采購武器呢,肯定是從金城那邊。

    甦維帝國的補給路線有三條,其中一條就在西北,也是目前最為順暢的一條公路補給線。

    大批的援助物資從這個方向過來,匯聚到金城。

    還在這里開設了空軍培訓班,培訓甦式戰機,讓這座西北重城陷入了片刻的繁榮。

    甦維帝國拉攏統帥部,通過一些陳舊裝備來換取礦石資源,順帶著還能牽扯日軍主力,何樂而不為呢。

    又能把錢賺了,還能讓對手頭疼。

    歷來軍火是大生意,屬于一本萬利的大生意。

    通過公路補給線,卡車源源不斷地將物資運抵此處,大批先進的軍火堆積如山。上次聯絡員伊萬諾夫少校就是通過這條通道,給獨立軍支援了一批裝備。

    更重要的是,那里還有甦式戰機的空軍培訓班,一大批飛行員正在那里接受訓練。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掌控了金城,就掌控了西北的戰略主動權!

    但金城可不是那麼好染指的。

    統帥部對那里極為重視,第八戰區司令部就設在金城,駐扎了不少軍隊保護補給線。

    周邊的馬家軍、西北諸路軍閥也都對這塊肥肉虎視眈眈,誰都想在里邊分一杯羹。

    如今已經穩定了綏西,從這里到金城就只剩下81軍一個障礙了。

    81軍、22軍都是典型的地方軍閥出身,受統帥部整編,加入到抗戰序列中來。在打擊日軍這件事上也算出了力,一心守著一畝三分地,並無太大野心。

    如能搞好關系,這兩支部隊可以作為盟友,未必會走到對立局面上。

    地方軍閥內部也不是鐵桶一塊,拉攏一個,收拾一個,孤立一個,也算是一種策略。

    35軍調走了,那22軍、81軍應該隸屬于李副司令來調動了。

    畢竟獨立軍與其接壤,總不能隔著上千公里,讓付軍長隔空發令吧。

    李峰要趁機把這件事坐實。

    以第八戰區副司令的名義,邀請鄧寶山、馬紅賓兩位軍長到五原,商議部隊整肅,修繕軍械事宜。

    兩支部隊不僅是武器裝備稀缺,更缺少彈藥補充,不具備自造子彈的能力,打一發就少一發。

    22軍還好,在林榆有一座修械所,也曾跟晉綏軍采購了大批的火炮跟槍械。

    81軍很多還沉浸在冷兵器沖鋒的場面,類似于古代的傳統騎兵,看似勇猛,實則戰斗力低下。

    雙方也能從甦維手上采購軍火,價格可就不一定了,往往比刀子割肉還疼。

    機關槍、步槍的價格並不低,尤其是子彈跟炮彈,比槍械的價格還高。

    李峰手握綏遠軍工,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給他們出售一些自造槍支跟繳獲翻新的槍支,控制彈藥。

    以此為條件,拉攏這兩個軍作為地方盟友。

    時間緊,任務重,解決後方的難題後,還需勻出一兩個月時間用來突破察北,參與到甦維、旭日兩大帝國的交鋒中去,趁機把外疆控制到手上。

    所以李峰先以拉攏的手段,穩住地方的這兩個軍,能勻出更多的精力,在兩個帝國之間周旋。

    眼光要放大一點,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小地盤,窮鄉僻壤的山區,能有什麼價值。

    但凡帝國手上摳下一塊,遠比在山溝里打游擊暴富的快。

    五原城王家大宅燈火通明,青磚鋪就的院落里,士兵們往來穿梭,將一箱箱軍械陳列在廊下。

    仿造的日式步槍散發著金屬光澤,還有4門步兵炮,並排放置在院內。

    黝黑炮管交相輝映,步兵炮後邊是一排擲彈筒。

    受邀過來的兩位軍長,剛一進門就看到了眼角一晃的東西。

    李峰身著筆挺的軍裝,站在屋子門口迎接貴客。

    81軍馬軍長與22軍鄧司令先後走進來。兩人的目光不自覺地被廊下的軍械吸引。

    “李副司令,這是?”

    “我這不是剛剛擴編一個大漢旅,放置在五原駐扎,從歸綏調過來一批自造的槍械火炮,給大漢旅助助威。”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的東西。”

    李峰特意擺出無所謂的姿態。

    明眼人一看就是裝出來的,要是真無所謂,為啥光明正大的擺在院里,不應該放在倉庫里嗎?

    馬軍長眼楮里閃過一絲戀戀不舍,這還不值一提?主動把話題引到軍械上邊。

    “寶山兄,我記得22軍內多晉造六五式步槍,也是仿造的鬼子三八大蓋,我觀這批仿造步槍的成色似乎比晉造步槍好一些吧?”

    鄧寶山也駐足于前。

    心想西北這邊大部分用的都是老西貨,精銳部隊用毛子貨,別的你也買不到啊。

    你馬軍長比我更清楚啊,非得問我呢。

    心里不屑的想著,手還是很听話的拿起一把仿造步槍,拉開槍栓,看了看槍管。

    整體的制造水平是比晉造步槍好的,零件加工精細、槍管用鋼質量高。

    晉造步槍的加工粗糙,用料也是參差不齊,尤其是槍管鋼的質量比不上日本貨,致使步槍壽命低,可靠性不足。

    說實話,到現在這個節骨眼,栓動步槍的技術早就爛大街了。

    很多人手搓都能搓出來。

    能搓出來是一回事,能否保證精度跟質量是另一回事。

    缺少相應設備,難成規模的仿造槍支,也難打造可靠性強的步槍。

    國內的這些軍工廠,大部分都在生產中正式、漢陽造。

    綏遠軍工的底子是日本人拉過來的設備,讓李峰的人接手後,生產出來的槍支在合格線之上,有效射程450米,可靠性有一定的保證,零件與三八大蓋基本通用。

    所用的材料也是鋼材,利用雲中城的煉鐵廠鍛造。

    整套軍工體系是相對完善的。

    這是周邊幾個軍最羨慕的一環,能自造槍炮,還能自造彈藥,實在是讓人眼紅。

    “不錯,真不錯,這槍真不錯。”

    鄧寶山手上多是晉造六五式步槍,老西敗落後,連子彈供應都是問題。晉綏軍手上的晉造步槍,也因為彈藥供應不足,大部分改成了7.92毫米。

    統帥部只供應7.92毫米子彈,你想用6.5毫米子彈,要麼從鬼子手上繳獲,要麼去求老天爺嘍。

    現在李峰手上可以生成該型號子彈,那李峰就是大家的老天爺。

    道理很簡單,供需關系才是牢固的盟友關系。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方便以後閱讀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第183章 軍械誘惑西北騎兵,穩定後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第183章 軍械誘惑西北騎兵,穩定後方並對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