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

第181章 釜底抽薪,趕35軍至察南一線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葫蘆開小花 本章︰第181章 釜底抽薪,趕35軍至察南一線

    郭雲師長手上青筋暴起。

    “好個王天珩,不當漢奸了,敢來咱們的地盤鬧事!”

    “竟敢在我們眼皮子底下挖牆腳,我踏馬崩了他!”

    付無義連忙攔住郭雲,小聲呵斥他不要胡鬧。以前大漢義軍屬于偽軍序列,殺了也就殺了,現在對方是獨立軍麾下正兒八經的團長。

    槍殺自己人,別看你郭雲是師長,也頂不住這個雷。

    一旦開槍走火,事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以李峰的手段,必然拿此事大做文章,搞不好會趁機把35軍給清理出綏遠。

    隱忍,必須隱忍,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暴怒。

    郭雲是替軍座擔心啊,若是任由王天珩這般行事,不出半月,自己手下的兵怕是要跑個精光,35軍苦心經營的防線也將瞬間崩塌。

    嫡系士兵認可你付軍長,軍墾征召的地方兵,還是更看重肥田的。

    幾人返回軍部,卻發現內部的情況也不樂觀。

    付無義的營帳內氣氛凝重,軍官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軍心的動搖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向35軍的要害,而他們卻一時找不到化解之策。

    後勤部緊急來報,說是已經十幾天沒有看到運糧隊的身影了。

    “什麼?抓緊安排人去找,是不是遭了土匪?”

    “立刻安排一批糧草,再送去騎兵團。”

    屋漏偏逢連夜雨。

    營區內已是人心惶惶。

    新兵蛋子們聚在伙房門口,圍著幾個從五原回來的老兵七嘴八舌地打听。

    “真有這麼好的事?”

    有人摸著補丁摞補丁的軍裝,眼神里滿是向往,“在咱這兒扛槍,一年到頭連雙新布鞋都混不上。”

    老兵們則唉聲嘆氣,想起在35軍的日子,訓練艱苦不說,還時常面臨缺衣少食的困境,再對比王天珩給出的誘人條件,心中不免泛起波瀾,紛紛勸著新兵︰“要是能有自家的地,誰還願意在這吃苦受累啊。”

    35軍內有政委體系,這一點是跟八路學習的。

    此刻全部出動起來,做士兵的思想工作。

    還是那句話,嫡系士兵願意跟著付軍長,其他征召來的士兵,未必有那麼多的歸屬感。

    另外獨立軍、35軍,在哪干不是干。

    最近獨立軍聲名在外,似乎比你35軍的平台還要好一些啊。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最主要的不是士兵本身怎麼想,而是他們家里人怎麼想。軍隊里有政委做工作,但家里的老頭老太太們卻很信王家的說辭。

    王友卿的身份擺在那,十之七八的土地都是人一家的。

    隨便拿出來一些,足夠窮苦人折騰半輩子了。

    半夜,三連連長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

    推門一看,七個骨干士兵齊刷刷跪在地上,領頭的上士攥著退伍申請書,聲音發顫︰“長官,俺娘來信說,讓俺無論如何去大漢旅報到,不然就不認我這個兒子了。”

    連長看著他們始終不敢在申請書上簽字。

    王天珩的招募行動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不斷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知曉在大漢旅能獲得土地的優厚條件,使得五原城的招募處每天都人滿為患,進一步加劇了35軍士兵們心中的動搖。

    街頭巷尾都在傳頌著大漢旅的慷慨,百姓們紛紛感嘆,跟著這樣的隊伍,日子才有盼頭。

    事情搞成這樣,只有一個辦法,陪跑。

    35軍想要穩住軍心,必須跟王天珩一樣,也選擇把軍墾的田地分出去,分給士兵。

    性質不一樣,王家的土地都是靠吞並、采購弄來的。

    他們手下軍墾的田地,那可是一搞頭一搞頭敲出來的,隸屬于軍部,屬于士兵的軍糧。

    一人分5畝,35軍一萬多人,那就是五萬多畝。

    軍墾也沒墾這麼多啊。

    這姑佷倆,分明是要把他的根基連根拔起。

    這一招真的絕。

    付無義在營帳中來回踱步,滿心焦慮與不甘。

    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可一時又實在想不出既能留住士兵,又不損害軍隊根本利益的良策,內心的煎熬讓他的眼神愈發凶狠,仿佛下一秒就要擇人而噬。

    “李峰,李峰,你過分了。”

    猶豫之後,還是決定把軍墾的田地拿出來一部分,先給骨干軍官分。

    穩住35軍的基本盤再說。

    這明顯是錯誤的決定,人都是有私心的,尤其是患寡不患均。要麼把軍墾的田地拿出來,所有人一塊分,哪怕分一畝或者幾分地,也好過先穩住骨干。

    而且,一旦跟王天珩打上這場經濟仗,意味著35軍必然會走向弱勢。

    無論勝負與否,對方在綏西地區的地位都會瞬間降低,拉低到跟大漢旅一個水平。

    王天珩騎在高頭大馬上,看著遠處 35 軍營地騰起的炊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轉頭對副官下令︰“再放出話去,帶十人來投,額外加贈一頭耕牛!”

    他們王家主營的兩大家業,一個是干渠田地,另一個就是牲畜養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牛犋跟套馬桿多了去,不愁35軍跟他接著打擂台。

    若是行軍打仗,王天珩肯定不是付軍長的對手。可要是折騰商業手段,折騰家業這一套,付無義還真比不上大地主出身的王家。

    帶到對方熟悉的領域內,用豐富的經驗干掉你。

    李峰呢,坐鎮九原城,安心看著雙方勝負就完了。

    不管誰勝誰負,他都是始作俑者,也是最終的受益者。

    騎兵團的事情基本告一段落,連續十幾天沒有糧食補給,又有孫德勝花大價錢挖牆角,劉春芳麾下的嫡系也有人帶隊跑路。

    剩下的就更不堪一擊了。

    拿下騎兵團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是兵不血刃的拿下。

    另一邊,李峰還在調動楚雲飛的關系網,想把主政綏遠這件事掛在楚雲飛頭上。

    他是統帥面前的紅人,且得到了甦械師整編的承諾,算是中央軍出身了。

    相較于門炳月,楚雲飛無疑是李峰的人,更有利于掌控綏遠。

    走統帥部的關系,調35軍至察南一線,與日軍對峙。給楚雲飛申請獨立軍副軍長,及綏遠主席一職。這才是李峰真正的殺手 ,可以把35軍連根拔起的手段。

    論資歷楚雲飛不及這些人,但在亂世之中,資歷這玩意兒是最不值錢的。

    可以花錢買民心,收攏地方支持,民心所向,跟資歷有屁的關系。

    喜歡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請大家收藏︰()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方便以後閱讀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第181章 釜底抽薪,趕35軍至察南一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第181章 釜底抽薪,趕35軍至察南一線並對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